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捐监在明景泰初年济边饷而开。捐监意为捐出身,不同于政府直接卖官,但也属于一种变相的卖官行为。捐监群体政治地位较低,多授低微的官职。捐监所得银两,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暂时解决军饷、赈济等问题;捐监的影响恶劣,是导致明代中后期选法壅滞、学风日衰、社会腐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赈捐指政府面对赈灾而举行的捐纳或捐输活动,是救灾中一种重要的筹款方式。清政府为筹集资金曾多次开办赈捐,尤其晚清,虽早已意识到政策的弊端,仍频繁开捐。赈捐对清代救灾、官僚制度、财政、社会风气等方面均产生了重要影响。赈捐是捐纳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捐纳制度的研究,赈捐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拓展对其个案及相关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中带有根本性的制度 ,是封建国家用以维护国家统一 ,促使社会安定 ,加强皇权的基本手段 ,它的完善程度与否 ,执行情况如何对封建国家的兴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它吸取了历代监察制度的精华 ,集历代监察制度之大成 ,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有所创新和发展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整套相当严密的监察制度 ,不仅在中国监察史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而且在世界监察史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以古鉴今 ,研究清代监察制度的利与弊 ,总结其经验教训 ,对于我国当前的反腐倡廉 ,加强社会主义监察制度的建设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清代的荒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代自然灾害频繁,造成巨大的社会损失,因此清政府制定了一套非常严密的荒政制度,开支巨大,组织严密,成为历代王朝的集大成者。清代的荒政重点集中于救灾和重建两方面,颇有创新,为清代社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国力与荒政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清代后期荒政的败坏,又直接导致了清王朝的衰落。  相似文献   

5.
清代学政为钦定之官,专职管理和督察一省教育事务,在科举取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学政在履职中也存在着诸多弊端,清政府制定了严密的防弊措施也收效甚微。分析研究弊端产生及防弊失效的原因,为我们当代教育留下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试论清代的例对明代的例之继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是明清时代重要的法律形式。清代的例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明代的例,但在语言、编纂、规定上又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明清律例条文、注释的考证与比较,揭示了明清例之间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7.
致仕制度(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官员年老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官员致仕制度多袭明制.但仍有其独特的变化和规定。尤其在晚清时期,统治危机急剧加深,对于年老官员的致仕问题,清朝最高掌权者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致仕年龄的无定制和灵活性.以及致仕待遇的优厚性这两大特色在此时期表现的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科尔沁草原是辽河文明的发源地,也是马背民族的摇篮。这片草原曾经是东胡、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古代北方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科尔沁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文化,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货币文化资源。近年来,科尔沁博物馆加强了货币搜集工作,现已有藏品万余种,有的铜币窑藏达数百公斤之多,这里择其清代二种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清代三峡地区的邮驿主要有水驿、陆驿与递铺三类,中央政府和各地州县对邮驿的管理主要在驿站与递铺的设置,驿递里程的规定,司兵夫马的配备、驿站(以及递铺)经费的开支等方面,其管理特点:一是中央政府实行“邮”、“驿”合并;二是地方州县实行兵房管驿。清末由于邮驿开支巨大,朝官扰驿、开办邮政等因素影响,古老的邮驿制度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0.
11.
清代三峡地区的邮驿主要有水驿、陆驿与递铺三类。中央政府和各地州县对邮驿的管理主要在驿站与递铺的设置、驿递里程的规定、司兵夫马的配备、驿站 (以及递铺 )经费的开支等方面。其管理特点 :一是中央政府实行“邮”、“驿”合并 ;二是地方州县实行兵房管驿。清末由于邮驿开支巨大、朝官扰驿、开办邮政等因素影响 ,古老的邮驿制度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2.
致仕制度(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官员年老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官员致仕制度多袭明制,但仍有其独特的变化和规定.尤其在晚清时期,统治危机急剧加深,对于年老官员的致仕问题,清朝最高掌权者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致仕年龄的无定制和灵活性,以及致仕待遇的优厚性这两大特色在此时期表现的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清代统治者吸收前朝历代统治者成功的经验,采取了高压和"怀柔"等一系列稳固统治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图书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清代的皇室藏书以"七阁"为主,<四库全书>的编纂和入藏,奠定了清官府藏书的基础,并体现了清代官府藏书的特色.清代书院发达,藏书颇丰.清代的私人藏书为历代私藏之冠,藏书名家名楼很多.清代藏书保存了我国古籍文化,对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清代统治青藏高原后,采取了政教合一制度。通过此政策的实施,加强了清代对青藏高原的管辖。但清代的政教合一制度在西藏和青海的实行又略有不同,文章主要探讨了清代在青海藏族聚居区实行的政教合一制度的情况、作用及特点。  相似文献   

15.
清代的盐业产销实行垄断式的“官督商卖”,为了保证国课收入,清代两淮盐政一直重视反腐倡廉.乾隆、嘉庆等最高统治者率先垂范.从主管盐政的高官和最高机构入手,狠抓盐政的反腐倡廉,敢于向盐政的特权阶层开刀,重视惩治盐政行业的不正之风.通过对两淮盐政的治理,使两淮盐课成为清代国库收入的最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试论清代书院的兴衰及其学术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的书院是清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院在清代有了很大的发展 ,而且书院和学术活动的联系更加密切 ,客观上促进了学术活动的发展。甲午战争后 ,随着古老的封建制度的衰落 ,书院制度也逐步崩溃。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笔者主持国家清史工程有关清代中日关系史的研究项目,与课题组的成员一起,查阅了大量中日文档案及文献资料,力图发掘新资料,对有清一代中日关系史进行一些新的探索.本文着重对清代初年中日关系史的开端问题作以新的探研.  相似文献   

18.
试论清代流人与东北社会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很早就有汉族人口的迁入,尤其是清代以来汉族人口逐渐增多,并最终成为东北地区的主体民族。作为移民的先导——流人群体是东北早期的拓荒者,是东北社会变迁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流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风尚等方面给东北带来了深远影响,而社会风尚的变化对东北社会产生的影响,需要我们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清代社仓的发展从时间上看呈现出明显的时段性特点,从初期的试行开始逐步发展,到乾隆时期达到顶峰,其后因种种因素影响,逐渐衰落,晚期又有短暂勃兴。从管理制度上看,朝廷倾向于官督民办,然而在如何解决社仓管理中官方干预过多以及贪污挪用、社谷借放涣散等问题上,似乎一直未找到好办法,这直接制约着社仓的发展和其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试论清代民族法制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现代法理学和法律社会学的角度观察清代民族法制情况 ,指明清代民族法制在立法方面具有形式多样化、立法原则因俗化的特点 ,在法律适用方面具有二元性和逐步内地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