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要说抢头条,近期是没人抢得过大英帝国了。脱欧公投一事,赚足了眼球,刷够了存在感。英国公投脱欧了,随后苏格兰和北爱尔兰表示要脱离英国……再然后……首相卡梅伦宣布辞职……但事情还没完……就英国脱欧这事,大报告小纸条满天飞,脑子里都是浆糊的朋友们,我们就说三个事儿:公投结果是否意味着最终脱欧?明知风险重重,英国人民为何一意孤行?英国分手欧盟后将如何左右世界格局?  相似文献   

2.
面孔     
正安倍晋三日首相欢迎英国"脱欧"后加入TPP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前表示,日本欢迎英国在"脱欧"后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安倍在其位于东京的官邸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英国"脱欧"后将失去欧洲门户地位,但仍然是"具备全球实力"的国家。他同时敦促英国和欧盟双方作出让步,避免出现无协议"脱欧"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正欧盟官员正在推动一项新计划:18岁的欧洲年轻人免费坐火车,畅游欧洲大陆,增进他们对欧洲的认同感。这被看作是"拯救欧盟"政策的一部分。近年来欧盟年轻人失业率达20%左右,各国排外情绪高涨,尤其是英国脱欧公投更重创欧洲一体化进程。"欧盟晴雨表"调查显示,许多原先支持欧盟的年轻人对欧盟前景感到困惑,认为一体化未必对自己有利。由于目前"疑欧"思潮兴起,欧盟一  相似文献   

4.
正被欧盟和美国一起围捕,英国人谁都想要但又不能兼得,谁也不能得罪,这非常考验外交水平。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有很高的地位却没有很高的权力,实际权力在议会那儿,更准确地说是在下议院,上议院监督和审批下议院的决议。搞清楚了这个规矩后,再看1月24号的新闻就可以做到波澜不惊了,那天新闻里说英国女王昨天在下议院通过的脱欧法案上签了字。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截至2015年,中国单身人口达到2亿,专家表示,中国第四次单身潮正面来袭!根据国家民政部统计,全国独居人口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单身独居群体日益庞大。专家分析,在女性要求经济独立、精神独立的今天,第四次单身潮显然担负着从真正意义上扭转这种固化现象的责任。——我国第四次"单身潮"来了英国脱欧谈判中,欧盟方面准备向英国索要最多600亿英镑,被英国媒体调侃为史上最贵离婚赡养费。——英国脱欧或面临"史上最贵离婚赡养费"  相似文献   

6.
正面对经济种种危机,意大利国内却在商议着一场很有可能进行的公投。对此,来自花旗银行的报告表示,"意大利公投将会是继英国公投之后最大的风险因素"。对于当下的欧盟来说,比英国脱欧更让人头疼的是意大利的经济。作为欧洲第四大经济体,这个国家的经济在过去几年一直不容乐观。2016年7月11日,国际货币经济组织(IMF)已经警告称,意大利可能很难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经济至少要到2025年前后才能走出衰退。  相似文献   

7.
正无论有多像,特雷莎·梅终究没能成为撒切尔夫人第二。时也、势也、命也。重拾自信和骄傲英国首相特雷莎·梅2017年12月31日发表新年致辞。她希望英国民众及政府在面对新一年的脱欧谈判挑战中,仍能重拾自信和骄傲。特雷莎·梅在新年致辞中称,"政府会在2018年持续取得成功,直至落实一份成功的脱欧协议,我们将建构一个强大及平等的社会,经济亦将会持续发展。无论政府将来面对什么挑战,我知道政府将会与国  相似文献   

8.
英国对南海“航行自由”问题的认知,主要体现在法理、政治和历史三个层面上。英国对这一问题的理解,顺应了其一贯对国际海洋法的原则主张和海洋利益诉求,它谋求利用该问题提升“脱欧”后在印太的影响力。同时,英国有意在南海“航行自由”问题上采取模糊表述,以便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英国支持“航行自由行动”在给中国的南海维权制造麻烦的同时,也将损害“全球英国”的前景和中英关系大局。对此,中国要坚持“预防为主、区别对待、多管齐下、软硬结合”的方针,从容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9.
独立以来,印度实行英国式议会制度。与英属印度时期相比,印度议会制度已经由英国统治印度的工具变为印度自己管理国家的机制,改变了英国人利用议会欺骗印度人民,瓦解分化印度各种力量的团结的状况,发挥着一定的政治作用。印度议会制度与英国议会制度存在着许多共同点。首先,两国议会制度都确立了下院多数党执政的内阁制。掌握立法权的议会与掌握行政权的内阁总理或首相负有连带的责任,印度总理和英国首相都是由议会下院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其次两国中央一级议会都实行两院制。宪法都规定了民选的下议院比间接选举的上议院拥有更大的权力。再次,无论是印度总统和英国国王都是国家元首。他们作为国家的象征,没有实权,只行使礼仪性职责。他们的行为必须征求总理或首相的意见。但是由于印英两国政治文化不同,印度议会制度在许多方面与英国不同。首先,英国国家元首是世袭的君主;而印度历史上从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过统一的封建王国,印度国家元首是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其次,英国宪法是不成文的柔性宪法,体现在以往的司法判例和法律惯例中;印度则实行一部成文宪法。再次,英国议会通过的法律  相似文献   

10.
面孔     
正李嘉诚"脱欧"使其财富两天蒸发612亿英国公投决定退出欧盟后,全球金融市场连日来受到波及,香港首富李嘉诚成了最"受伤"的华人。由于近年来李嘉诚将投资重心逐渐向欧洲尤其是英国倾斜,在英国公投结果宣布以来,其旗下上市公司股价接连受挫,4家旗舰上市公司市值两个交易日  相似文献   

11.
王淑杰  孟金环 《创新》2010,4(4):76-79
监督政府预算是议会的重要职能。英国作为议会之母,其预算监督制度在世界上较为完善,梳理和回顾英国的预算监督制度将为我国人大预算监督工作提供重要的启示。在系统地总结英国议会监督预算的主体、内容和程序以及审批的基础上,分析了可供我国借鉴的议会监督预算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英国是西方议会民主制的发源地,英国的议会制度源远流,历经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有极其丰富的历史内容,对英国的政治发展和政治制度构建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议会由上院(贵族院)和下院(平民院)组成,在英国的政治发展进程中,两院的权力关系也经历了一个重大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姓名:大卫·卡梅伦国家:英国年龄:492015年的卡梅伦似乎一直在镜头之外,在每一件全球性的事件中,他都若隐若现,按说英国也是全球举足轻重的一个国家,却在2015年的全球重大事务中给人一种全无参与的怪感觉。稍微能让人印象深刻点的大事,也无非就是英国到底是否脱欧。整个2015年,卡梅伦引爆全球视线的事件似乎只有一件。对,就是你知道的那一件。  相似文献   

14.
孟加拉国历次宪法修改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1年12月孟加拉国政府的建立标志着旧的宪法体制的终结。为了使新国家尽快走上宪政民主的轨道,政府领导人立即着手制定新宪法,由1970年12月选举中当选的国民议会和东巴省议会议员组成制宪议会承担这项工作。1972年4月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法律和议会事务部长卡迈勒·侯赛因任主席。经过半年的努力,宪法起草委员会于10月将宪法草案提交制宪议会审议。制宪议会于11月4日通过了孟加拉国宪法,并宣布新宪法于12月16日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15.
议会主权原则是英国宪法的重要原则,由于历史的原因,英国上议院长期作为立法与司法合一的机构存在,2005年的<宪法改革法>实现了英国宪制的重大变革,即设立新的最高法院以取代原先由上议院独享的最高上诉管辖权,不过该法对议会主权原则下立法权与司法权的关系并未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尽管英国法院对议会立法的违宪审查权事实上存在,但英国议会仍保持其理论上的至上性.  相似文献   

16.
董建萍 《浙江学刊》2002,1(3):176-182
历史选择英国作为议会制度的母体 ,完全是因为英国存在特殊的历史条件。议会不是抽象理论和精心设计的结果 ,而是直觉的结果 ,是无图纸建筑。英国封建制度和封建政治的特质主要在于 :王权与贵族力量的平衡、中庸主义的政治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法律的相对独立性、“法律至上、王在法下”宪法原则的形成 ;议会成为政治斗争的主要场所和权力合法性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英国的因特网最近特为经常在网上检索与法相有关主题的用户律师而设立了一项因特网研修课程。它包括 :研修课程一 :议会与立法程序。学习在网上获得议会的会议过程、国会议事录 ,包括现行的法律 ,以及它们现在的发展状况的方法。 196 6年以来的所有法律都可以在网上查到。通过网上提供的工具 ,我们可以在网上浏览 ,还可以看看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议会和立法机构。我们可以检索网上提供的英国和北爱尔兰的联合法律数据库。研修课程二 :政府上网。大多数政府机构组织已上网 ,而且 ,它们上网的范围非常广泛。在网上可以查到“开放的政府…  相似文献   

18.
热雨 《东西南北》2009,(6):26-26
在欧洲的电视广告中,年轻的家庭妇女系着围裙洗衣服晾衣服,围着灶台团团转的形象并不少见。这一形象如今就要和荧屏挥手说再见了。据德国之声报道,欧盟议会新近出台一项规定,凡是赞扬暴力或者涉嫌性别歧视的广告都不得播出。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英国的政治学和比较政治学的领域里,最近就英国统治结构的法律,即怎样确定实质意义的宪法展开了争论。N.约翰逊在《对宪法的探索——关于英国的国家和社会的考察》一书中指出,“中央集权”政府机构的出现是从英国的近代统治原理产生的一种现象,这是指国会主权和行政部门对议会负责,即大臣责任制,旨在牵制极权主义(指王权而言)。实际上,与其说国会和内阁是“分立”的,不如说由于二者之间的紧密融合,必然走向中央集权化,即集中行政大权于中央行政部门。“议会主权”论和“大臣责任制”的想法,是由于受到前一世纪末功利主义的强烈影响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李静 《社科纵横》2013,(11):107-111
战后初期,澳大利亚为寻求美国的保护,在不同时间、地点多次向美国表示,希望构建一个包括美国在内的太平洋条约,但美国对澳的建议不感兴趣,英国对此也没有太大反应。战后英国承认英联邦国家可以在本地区内承担防御责任,由于自己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直接控制太平洋地区,所以认可了澳大利亚的建议,但并没有在行动上帮助澳大利亚。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开始考虑澳的建议并提出"岛屿链"方案,即太平洋公约草案(不包括英国)。英国对这个不包括自己的条约表示强烈反对。由于英国的反对,美国放弃了自己设想的太平洋条约,转向了缔结美、澳、新三方协议。面对这一状况,英国内阁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决定接受三方条约,但坚决反对美国试图让菲律宾加入条约。美国采纳了英国的意见,放弃让菲律宾加入条约。1951年9月1日,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签署了《澳新美同盟条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