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社会疾病是当今实践伦理学的一个常用概念,它历史悠久,影响广泛,但这个概念本身具有许多内在的困难。阿克塞尔·霍耐特借助亚历山大·米切利希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等人的思想资源,尝试对社会疾病的概念进行界定。首先,作者区分了社会疾病的三种可能的患病主体,并对这三种可能方案的优劣进行了评价。其次,作者进一步就社会疾病的病因进行分析,批判了弗洛伊德的生物主义,指出米切利希不仅遗忘了历史因素,而且在征服外在自然、将内在自然社会化以及调节人际关系这三个社会再生产要素当中,只强调了内在自然借助道德教育社会化这一个因素。最后,作者回顾了自黑格尔以来的社会有机体思想,表明自己进行批判的基础是马克思和帕森斯所阐述的有机体思想,并由此证明社会疾病存在更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明政府尊崇程朱理学,推崇《朱子家礼》,但社会上不遵循《朱子家礼》的现象仍广泛存在。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朱子家礼》自身存在不足,不良风俗的阻挠、地理位置的限制、人情、恩义、宗族以及人们认识不同等主客观原因导致的。从礼制史角度来认识明人不遵循《朱子家礼》的现象,使我们更为深刻地了解礼制诸多共性,即礼制有时代性的特征、变通创新是礼制发展的规律、礼制的普及需要破除恶俗、礼制的实施需要考虑社会现实等。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社会正遭遇礼仪的缺失,建立既适应当代社会,又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礼制,是需要学界乃至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与西方文化对可视性的热情相比,中国古典诗学更加注重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辩证构成.同时西方文学以叙事为主,倾向于一种时问化的模式,而以意象为核心的中国文学则具有空间化的倾向.正因为这种空间化艺术能够通过象,沟通形而上与形而下、有限与无限、可见世界与不可见世界,因此构成一种视觉的辩证法.而视觉的辩证法是始终如一的对不可见的意识,或者与可见的相比,那不可见的才是更本源的,因为可见总是从不可见那儿获得意义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