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版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公开出版的一部涉及面最广,所收录地方志数量也最多的大型方志目录.这部方志目录的出版,对各地古旧方志整理及新方志编纂均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部方志目录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情况与问题.根据目前可以收集到的材料,在西藏地区清代方志中,这部方志目录从较早的《藏纪概》、《西藏志》到清末的《巴塘盐并乡土志》、《西藏新志》等9部方志的著录及注均存在可商榷之处,有的需要加注.同时,这部方志目录的著录也有遗漏,《西藏志考》、《三藏志略》、《西藏赋》应著录,雍正《四川通志·西域志》及《乍丫图说》、《门空图说》等也应著录.  相似文献   

2.
《千顷堂书目》是黄虞稷以自家藏书为基础编撰而成的明代经籍目录,是《明史·艺文志》编纂所据之蓝本。《千顷堂书目》内容中有诸多“缺姓名”“缺”“中阙”“阙”,尤其是卷六至卷八史部地理类之方志目录,多达五十四处,内容涉及人名、书名、卷帙等,现考补出其中十九处缺文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方志史上 ,元代方志处于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起着承前启后的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地方志在元代继续得到发展 ,不仅表现在数量上 ,更突出地表现在创立了新的方志种类———“一统志”上。同时 ,元代在方志理论上也作了进一步探讨 ,并有新的发展。正是由于方志在元代得到了继续发展 ,为明清方志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5.
方志的渊源,是研究我国方志史首先遇到的问题。不辨明它的源,就无从缕析它的流;不清楚方志的最早形态,也就不能认识方志的继承与发展、演变的总过程。  相似文献   

6.
地方志要记载的内容异常广泛,不仅包括一地的自然情况,还包括该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不仅包括有据可查的事实,还包括一些奇闻轶事、神话传说;可以说凡属一地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方志都应记载。要容纳如此众多繁富的内容,过去的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是不能胜任的。那么,怎样的结构才能适应方志的需要呢?实际上,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进行探索了,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结构,这种结构,学术  相似文献   

7.
《千顷堂书目》是明清之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黄虞稷以自家藏书为基础,广为搜寻明代文献典籍编撰而成的明代经籍目录。《千顷堂书目》问题较多,清代诸多藏书家都曾为之校补,其中有卢文弨和吴骞。卢、吴二人依据不同底本,考订时代分类,校正文字,增补条目、注文等,取得不小成绩。然而,经校补后的书目仍存诸多问题,卢、吴二人尚有遗校、误校之处。以卷六至卷八史部地理类方志目录为中心,校出卢校误八则、吴校误十九则。  相似文献   

8.
讨论苏州的旧方志,先要弄清楚苏州的历史沿革。因为方志除总志而外,一般是以一个行政区域为记述的对象,并以这个行政区域的称谓或地名命名的。不明了苏州的历史渊源和变迁,就无从了解它所有旧志的全貌。简略地说,苏州,最早是东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吴国所建的国都■闾城。越灭吴,楚灭越,称吴或吴地。秦为会稽郡治的首县。东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从会稽郡分浙西诸县为吴郡,其后或改吴州,或复为吴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48年)改称苏州,苏州成为州郡一级地方建置的名称从此开始。煬帝到中唐,又几经改易,自乾元(758年)复苏州,苏州不仅是一个州的标识,并逐渐普遍地作为州治的地名。五代时,吴越改为中吴军,宋又由州改平江军和平江府,元为平江  相似文献   

9.
海南古代地方志内容庞杂,时有舛错乖谬之处,后世学者袭此谬误亦每有误判误读。论者 特据阅读所及摘取其中几则加以辨释。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界对方志的利用还不充分。本文利用方志,成功地解决了宋代地方武学及武学博士的一些问题,并补充了《全宋文》漏收的一篇文章,展示了方志对解决学术疑难问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林则徐有着丰富的修志经验,对方志理论亦多有研究与阐发。林则徐认为方志起源于《周官》,将方志视为史书,修志视为修史,对方志编纂中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林则徐方志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是对方志功用的强调和注意在实践中发挥方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0 年代以来宁夏整理出版了所有的旧方志,出版了一大批新方志和专业志。这些志书突出地方性,反映时代特点,资料性强,体例、结构设置合理。新方志资料价值较高,是开展地方多方面研究的一座宝库,也有较高的资治价值和教化作用。但新方志也有地方性略嫌不足,准确性不够等缺点,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志书作者的修志水平。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从旧方志鲜明的阶级性、旧方志的种种糟粕、旧方志的诸多缺陷等三个方面论证了旧方志的局限性。但同时指出,其中也含有一些精华。从文献学的角度说,每一部旧志都有保存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方志是综合记载地方自然和人文情况的著作。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一地的建置、沿革、疆域、物产、天文、地理、气候、山川、名胜、天灾、人祸、文化、艺术、医药、政绩、教育、风俗、民族、人物、宗教、科学、技术、交通、经济等。诸多方志中记载的某地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信息,具有重要的近代乃至现代地理学价值。因此,研究方志的渊源与发展,地理学价值,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和推动地理学的发展具有意义。 一、方志的渊源和发展概述 方志之名称始于《周礼·地官》:“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而后编修志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区分方志的发展为三个阶段:地记阶段、图经阶段和方志阶段。根据体例,东汉袁康的《越绝书》和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可谓开方志之先河。后者又是现存最早以“志”命名的志书,有巴、汉中、蜀、南中等志,凡十二篇。最早以“志”为名的,当属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全书三个部分对汉代郡县封国的建置,以及各地的山川、户口、物产、风俗和文化等作了综述,保存了汉代及其以前的许多珍贵的地理资料,蓄含了丰富的地理信息。该志开创了疆域地理志和沿革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方志卷帙浩繁,源远流长。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方志约八千多种,计十余万卷。批判地继承祖国古代的方志遗产,认真修好新志,是建设两个文明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现就目前修志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一、方志的特点与定义要编修好新方志,有必要弄清方志的涵义、特点以及史与志的关系。有的同志认为,地  相似文献   

17.
清代产生了大量的节烈戏曲,此类戏曲与清代大修方志的风气有密切的关系.首先,二者在教化观与夸耀地方乡里上有相通之处;其次,方志记载的大量节烈事迹成为戏曲创作的素材;再次,一些节烈戏曲的创作则是补充方志记载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指出,一定的学术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同时又反过来作用并影响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因此,不同时代,总是要出现为这一时代服务的学术文化思想体系、学术流派以及相应的各种学术著作.这就是说,文化这种精神生产,一定都建立在特定的物质生产之上,并与当时社会政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无论研究哪一个时期的学术文化,都不能把它孤立出来就事论事,必须同  相似文献   

19.
地方志书以其“经世致用”的功能在我国延续了二千多年。修志事业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并在清代发展到顶峰,今天则处于低谷。要振兴修志事业,应该从三个方面努力:1.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2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务。争取各级党政对修志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保证志书的“官”修。3.变静待用户上门为主动向社会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服务,扩大读者群,提高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马可波罗是否在扬州为官,已成为肯定与怀疑“马可波罗到中国”的一个重要议题.一些文史工作者在万历《扬州府志》和康熙《扬州府志》中找到了马可波罗扬州为官的史实,使长期困惑人们的这一疑虑得到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