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一方面推动了世界统一性的增强,同时也为多元民族主体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展示民族自我的条件。全球化进程成了一种统一和多样并存的过程。民族精神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在表达全球文化或人类共同精神的普世价值标准方面,应有特殊的定位和走向。  相似文献   

2.
乡村体制内治理精英是衔接党和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在农村文化治理中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基于源发动力的差异,农村文化治理可以分为外源式文化治理和内源式文化治理。内源式文化治理强调积极挖掘文化发展的内源发展动力,在多元主体互动的过程中将主流价值与乡村社会有益文化有机融合。外源式文化治理则强调乡村体制内治理精英以主流价值为标准,去硬性地改造乡土社会传统价值,以达到价值灌输的目标。然而,两种文化治理模式在实践中皆存在一定的瓶颈,即多元主体间的话语争夺和社会构件取向与社会建构取向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环境里,法律文化重构是同构性与异质性相协调的过程,是以承认多元存在为特征的多样性重构。这是法律文化的自然发展,体现了一定程度上法律价值、规范、制度的全球性共同建构。全球性法律文化重构是人类社会开放性显著增强的标志,反映了法律文化生存发展的时代要求,这是全球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协同发展作用于法律文化系统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文化共生与和谐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仁富 《兰州学刊》2008,(5):171-173
和谐的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的社会。共生与和谐是辩证统一的,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两个不同的文化发展层次。文化共生是实现和谐文化的前提,和谐文化则是文化共生的保证和终极价值向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要充分把握多元文化共生,而多元文化共生并不等于多样性文化同等程度的、甚或是同步的发展。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的过程中要高扬主导性文化的规导作用,多样性文化要围绕、服务和服从主导性文化发展方向。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充分发挥主导性文化在建构和谐文化中的主旋律、主渠道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5.
多元文化价值观是无庸置疑的历史和现实存在。由于历史与现实的主体形态是多样化、多层次性的,不同主体在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差别和对立,并具有不尽相同的现实利益、需要和能力,因而不同主体之间必然产生个性化、多样性的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的个性、多样性不仅是普世文化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而且相对于普世文化价值观,它本身也具有存在的充足理由和意义。在全球化时代,必须在多元民族文化与普世文化价值观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在丰富发达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寻求最低限度的普世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袁超 《云梦学刊》2013,(3):159-160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各种社会文化不断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不断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交融交锋。多元文化的碰撞必然会带来多样的价值取向,带来多元的社会思潮,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在多元文化时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社会思潮是我们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李建华的著作《多元文化时代的价值引领》(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很好的解释和回答。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生命递进的实现,族群传统文化现代化是其生命不息的动力,是对现实的积极回应,新疆多元文化的历史对之做了鲜活的注解。基于新疆实际,在知识产权促进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维度中,应当坚持文化多样性的文化权利与文化主权统一、知识产权权利的平衡性两个原则。只有一个继承、创新并共享的文化生态才能造就文化的多样形态,也只有一个多样性文化形态的存在才能保有一个其所需的文化生态,才能达致“以互利的方式为各种文化的繁荣发展和自由互动创造条件”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它强调事物是不同因素的相异相成和紧密凝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辩证思想与系统观念和客观事物存在的多样性,又体现了多样事物的统一性。在当前我国多元文化并存,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各种价值观念泛起的情况下,科学理解和正确发掘中华"和合"文化,充分汲取和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多元价值,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信是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后的状态,是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结果。文化自信是一种主体心态、价值诉求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是人的一种深度发展,是人在文化上增进自我、扩展自我的表现。当代中国文化领域的多元特征日趋明显。在多元文化境遇下,只有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通过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增强自我价值主导性;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精神生活归属感;批判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丰富精神生活内涵;增强文化甄别能力和消费能力,提升精神生活主体价值等可能路径,才能使人走出多元文化冲突的现实困境,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不断提升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新辩证论与中国比较文学的主体认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辩证论是全球化时代所形成的一种新辩证理论。它以多元文化下的主体认证为核心 ,以承认他人的主体性为前提 ,以差异性与同一性之间的逾越为逻辑基础 ,意在建立一种较为健全的自我主体以及辩证的主体间的联系。文章最后对新辩证论的现实意义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纪,文化的交往和汇流难免发生碰撞和冲突。因此,编辑主体对文化的选择应自觉运用"和而不同"的思想和方法,在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承认各种文化的价值存在及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各种文化在对立和冲突中相互交流、融合,最终达到整体性和谐。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哲学开辟了新的哲学研究领域,跨文化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既承认多样文化的正当性,又设法把这种文化多样性与单一的普遍真理结合起来。雅斯贝尔斯的世界哲学预先推定了跨文化哲学的基本理论内容,正如今日跨文化哲学所倡导的一样,雅斯贝尔斯的世界哲学也倡导哲学的跨文化变革的必要性。作为总体交往领域里一种罕见的思维尝试,他的世界哲学理论大胆克服对永恒哲学的种种传统表象,为全人类构筑了普遍交往的思想框架。他的世界哲学理论不仅全面扬弃了欧洲中心主义的狭隘地域思维,也积极获取了东西方多样哲学思维中多元主义的存在根据以及作为支撑正当性的差异普遍性。  相似文献   

13.
徐家林 《学术界》2006,(6):76-82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趋势,并严重威胁着文化的多样性存在,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问题受到普遍关注,人们从各个视角论证文化多样性存在的合理性。人文发展观以选择与自由的视角看待文化多样性,认为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自由的前提,而文化多样性并不存在固有的价值,它的价值则由文化自由来衡量。身份的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方面,文化自由要求承认多样性文化身份的存在与人们文化身份选择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如何包容文化差异,寻求共同价值,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是所有多民族国家在推进政治认同时必须面对的问题。查尔斯·泰勒立足于加拿大的政治实践,敏感于认同与承认的关系,剖析了平等承认的政治的两条进路及其政治认同危机,进而在完整刻画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回答了"国家是为了什么/为了谁"的问题,确立了他独特的政治认同理论:一方面,国家被视为一种集体能动性,其成员把它认同为自由得以辩护和实现、共同的文化认同及共同善得以表达的地方;另一方面,与之相应,成员既达成自由共识(国家容许"第一层次的多样性"),又以多元的归属方式获得政治身份(国家容许"第二层次或深度的多样性")——或直接作为个人权利的载体或作为民族共同体的成员而成为加拿大人。泰勒的政治认同理论为我国广泛凝聚共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学观念指我们对文学的基本认识和看法。文学是文化的重要方面,又是文化多元化的一种反映和表现。文学的价值取向是广阔的,文学观念也是多元、多样性的。  相似文献   

16.
姚新中 《中州学刊》2023,(2):104-109
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的智慧,其内涵不仅仅是指一种伦理德性、一种存在状态或一种包容能力,而且是具有深刻哲学意义的方法论。和而不同既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万事万物的儒学视角,为我们处理各种复杂境况提供了必要的工具,也为我们在各种各样境遇中进行道德选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和而不同中蕴含着人类共同价值何以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的文化基因密码,是共同价值之所以可能实现的重要原因。和而不同承认万千世界具有内在的差异,文化形态具有多样的诉求,个体群体在观念与实践中具有不同的样式。然而,承认差异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和而不同绝不仅限于承认“差异”“不同”,还要进而通过协调、协商、协作来实现求同存异、共生共长、美美与共,从而为新时代人类共同价值重构提供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草原文化是古代青藏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创造的多元游牧文化,青藏高原草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态,多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融合中不断地创造、积淀、充实着青藏高原草原文化的内涵,使青藏高原草原文化具有了民族的融合性、文化的多元性和创造主体的多元性、文化遗存的多样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杨洪贵 《学术论坛》2007,9(2):75-77
多元文化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以民族方式处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和政策模式。在20世纪60~70年代左右,随着民族文化多样性问题的突出,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加、澳等移民国家兴起。冷战结束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成为西方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文化多元一体的角度考察中国文学,发现调整和改变应成为其两个关键词,而这样做的实质是,强调各民族文学的平等意义及其在中国整体文学与文化格局中的互补价值.而要打通文化与文学,那么重要的是:多元、交融与开放.首先要做到的是意识到“多元”,并承认“多元”.其次是“交融”,即在多元之中的相互联系与融合;而开放,则是在多元基础上,通过交融,逐步走向开放.这样树立起来的就是新的文学观——是兼容汉民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中华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出现文化的全球化。多样性是文化的内在精神,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中必然存在两种价值取向———世界性与民族性、全球化与本土化、统一性和多样性,并且它们是辩证的统一在一起的。在全球化的境遇中,我们既要努力维护民族文化的身份和地位,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形态;同时也要致力于寻求一种多样性的和谐协作,努力创造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整合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