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铜、镉、汞对水稻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必需元素Cu2+和非必需元素Cd2+、Hg2+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水稻抵抗重金属毒害的机理.方法:用质量浓度为0.25 mmol/L、0.5 mmol/L、1.0 mmol/L重金属离子溶液滴灌水稻幼苗,测定处理后幼苗根和叶的长度,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的表达变化.结果:重金属离子抑制水稻幼苗生长,降低幼苗根和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了根、叶POD活性和根系SOD活性;Cu2+增强幼苗叶SOD活性,而Cd2+和Hg2+抑制幼苗叶SOD活性.不同浓度Cd2+降低水稻幼苗叶绿素含量;不同浓度Hg2+降低幼苗根和叶CAT活性;Cd2+增强根CAT活性,但抑制叶CAT活性;随着Cu2+浓度增大而逐渐减弱根和叶CAT活性.POD与SOD同工酶电泳结果与其活性检测相一致.结论:Cu2+、Cd2+、Hg2+处理对水稻幼苗POD、SOD和CAT活性的影响与重金属种类和浓度有关并存在器官特异性.水稻幼苗表现出抗氧化活性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说明抗氧化系统不仅具有解毒功能,同时还是Cd2+、Cu2+和Hg2+对植物产生毒性的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春季和夏季对盆栽白三叶进行人工模拟变温处理,测定其叶片MDA含量、抗氧化酶活力和渗透调节物含量变化以揭示春夏季不同温度条件下匍匐茎上产生的叶片对变温的生理响应差异以及生理可塑性与耐冷性关系.结果表明,春季均温7℃低温下生长的白三叶叶片MDA含量较夏季均温28℃高温下的白三叶低25%,而SOD,CAT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夏季叶片.在变温处理中,春季叶片随气温上升(7℃~28℃),叶片MDA含量稳定、CAT和POD活力提高,而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降低.随气温下降(28℃~87℃),春季叶片MDA含量降低73. 9%,伴随着POD活力和SOD活力下降;而夏季叶片MDA含量增高64. 1%,伴随着POD,CAT活力增高,及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增高.可见不同季节温度条件下生长的白三叶抗逆生理差异较大,对变温的生理响应不同.白三叶叶片对不同温度表现出较大的生理可塑性,其中不同季节温度条件下叶片所展示不同的抗氧化酶活力和渗透调节能力可能是白三叶生理可塑性和耐冷力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茉莉酸甲酯是一种能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适应能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研究茉莉酸甲酯浸种对盐胁迫下谷子萌发的影响,探究其在谷子抗盐胁迫初期的作用及生理机制,可为盐胁迫提高谷子幼苗存活率提供理论依据。现选取现代品种晋谷21号为供试材料,用0.1μmol/L茉莉酸甲酯和150 mmol/L氯化钠处理种子,设置4个处理:水(CK),茉莉酸甲酯(MeJA),茉莉酸甲酯+氯化钠(MeJA+NaCl)和氯化钠(NaCl)。在培养第3天和第6天分别测定发芽率、芽长和根长,发芽结束后(第6天)测定脯氨酸、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浸种可以提高盐胁迫下谷子的抗逆能力。盐胁迫显著降低了谷子发芽率(P<0.05),用0.1μmol/L茉莉酸甲酯浸种处理后,可以有效缓解盐胁迫导致的发芽率下降现象。同时,茉莉酸甲酯浸种后能有效提高盐胁迫下种子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提升盐胁迫下谷子的发芽率、根长和芽长。综上所述,外源茉莉酸甲酯通过提高萌发期谷子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从而提高其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4.
室内水培条件下设计盐胁迫梯度试验,通过新梢生长量、新根数等形态指标和Na+、K+含量比、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了罗汉松幼苗在不同盐胁迫条件下的动态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罗汉松在盐胁迫初期,低盐条件下有利新梢生长,高盐条件下抑制新梢生长;但延长胁迫时间,低盐条件也一定程度地抑制新梢生长.(2)在低盐和中盐条件下罗汉松仍能发根,但高盐条件下新根发生基本停止.(3)随着胁迫程度加剧和胁迫时间延长,Na+、K+含量比呈上升趋势,但低盐和中盐条件下Na+、K+含量比值较接近,而高盐条件下Na+、K+含量比明显升高.(4)不同程度的盐胁迫使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但随胁迫时间延长,脯氨酸含量呈下降趋势.(5)叶绿素在低盐条件下未受明显破坏,但在中盐和高盐条件下受破坏较大.(6)胁迫初期,SOD在低盐和中盐条件下活性较高,高盐条件下活性降低;胁迫后期,低盐条件下SOD活性维持较高水平,但中盐和高盐条件下SOD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选用胡萝卜种子为试材,以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浸种,观察种子的萌发状况及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当亚硒酸钠浓度为0.5~1mg/L时,对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最适宜浓度为0.5mg/L,同时在0.5mg/L时叶绿素含量最大,POD、SOD活性最强。当亚硒酸钠浓度为100mg/L时,对幼苗生长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盆栽试验,通过测定盐碱土壤中不同生物炭添加量(0%,1%,2%,4%,8%)处理的盐地碱蓬(Suaeda salsa(L.))的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其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探讨生物炭添加促进盐地碱蓬生长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不加生物炭的对照组相比,添加生物炭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盐地碱蓬的生物量;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SOD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POD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而CAT酶活性均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推测生物炭促进盐地碱蓬生长的生理机制,在较低添加量(1%~2%)时是通过增大植物的SOD,POD酶活性及其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了植物的抗胁迫能力;而在较高添加量(4%~8%)时却显著降低了植物的SOD,POD酶活性及其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可能是由于此时生物炭对土壤的改良效果缓解了植物的盐碱胁迫.研究结果可为理解生物炭添加促进盐碱地植物生长的生理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pH值对裂叶牵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pH值对裂叶牵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3~4的酸性水溶液可缩短裂叶牵牛的种子萌发时间,并促进种子萌发.随着pH值的降低,裂叶牵牛幼苗的根长、苗高及鲜质量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大;pH值对裂叶牵牛叶绿素b的影响高于叶绿素a;随着pH值的降低,叶绿素a/b增大.pH值对裂叶牵牛幼苗根、茎、叶的可溶性糖和MDA(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pH值降低使裂叶牵牛的茎及根中的可溶性糖和MDA含量增加.当pH值为4时,裂叶牵牛叶中的可溶性糖和MDA含量均最高;当pH值高于或低于4时,裂叶牵牛叶的可溶性糖和MDA含量均下降.  相似文献   

8.
以水培华农5号玉米(Zea mays L.var Huanong 5)幼苗为材料,综合分析了NaCl胁迫条件下幼苗的生理反应变化及其不同组织和生理过程的胁迫耐受阈值.结果表明:玉米叶片对NaCl胁迫最为敏感,耐受阈值约为150 mmol/L,且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孔限制,非气孔限制因素对NaCl耐受性较强.PSⅡ的耐盐阈值在200~300 mmol/L之间.  相似文献   

9.
通过NaCl溶液培养和海水浇灌处理,研究了盐胁迫对三角滨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Cl溶液浓度的提高,三角滨藜种子萌发有下降趋势,但低于140 mmol/L NaCl溶液对三角滨藜种子萌发无明显影响;高浓度盐胁迫对三角滨藜的幼苗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低浓度盐胁迫(低于100 mmol/L NaCl溶液培养或25%海水浇灌)则能促进其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的胁迫下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利用浓度分别为0.001mol/L,0.002mol/L,0.003mol/L,0.004mol/L0,.005mol/L,0.006mol/L,0.007mol/L的NaCl溶液处理水稻幼苗,测定水稻幼苗的生长量、生物量指标.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水稻幼苗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显著.盐胁迫对水稻幼苗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抑制作用,其影响是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轻度盐胁迫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影响较小,高浓度盐胁迫对水稻幼苗的株高、根长、叶长、叶宽、叶表面积等生长量的增长抑制明显,呈下降趋势,其中叶面积减小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磁场处理黄瓜种子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其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给出了黄瓜种子经不同磁感应强度磁场处理后的生物效应及抗旱性对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时处理组幼苗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增强,表明磁场可以通过清除植物体内自由基和增强代谢来加强黄瓜幼苗对水分胁迫的抗性;脯氨酸含量提高,说明磁场能通过降低细胞渗透势来增加黄瓜幼苗抗旱性;丙二醛(MDA)含量下降,表明磁场处理可以降低干旱胁迫时的膜脂过氧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离体玉米叶片后,测定不同浓度下叶片Vc含量及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NaCl作用时间的延长,作用强度的增加,离体玉米叶片内Vc含量逐渐减少。活性氧清除剂(甘露醇、苯甲酸钠、巯基乙醇)处理可缓解NaCl作用而引起的Vc含量下降。NaCl作用下,叶片内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叶片呼吸速率均下降,而外源Vc对这些过程均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大蒜为研究材料,研究水杨酸对镧胁迫条件下大蒜幼苗的生理状况。[方法]采用水培试验,设计3次重复,丙酮法提取叶片中的叶绿素,用722型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用愈创木酚法测定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La浓度为50mg/L、70 mg/L时叶绿素含量下降,均低于对照0.469 mg/L和0.669 mg/L,说明在此浓度下大蒜幼苗受镧胁迫,但当加入SA时胁迫作用受到缓解,SA浓度为50 mg/L时缓解作用较好。在一定范围内水杨酸能提高体内过氧化物酶等细胞保护性酶的活性,提高大蒜对镧胁迫的抗逆性。[结论]水杨酸对大蒜受镧毒害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4.
PEG对几种豆科牧草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10-4mol/LPEG处理,七种牧草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叶绿素含量减少,游离脯氨酸含量增高、细胞透性增大。各种牧草的生理指标变化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水平下Cd、Pb复合污染对龙须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龙须草CAT、SOD活性随Cd、Pb复合污染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Cd处理浓度大于10mgCd/kg土、Pb处理浓度大于500mgPb/kg土的复合污染情况下,龙须草POD的活性随着复合污染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水杨酸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玉米种子经较高浓度(1~5mmol/L)的水杨酸预处理后,萌发都受到抑制,发芽种子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淀粉酶活性升高;若用较低浓度(0.01~0.1 mmol/L)的水杨酸处理,则促进种子的萌发,降低淀粉酶活性,可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7.
用含有0,100,200,300和500 mmol/L NaCl的Hoaglands培养液处理箭叶淫羊藿幼苗,处理一定时间后对其鲜重、干重、叶表面积等形态参数以及根系活力、过氧化氢酶(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NaCl胁迫明显抑制了箭叶淫羊藿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长,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地上部分茎、叶和地下部分根的鲜重和干重均有比较显著的降低,根系活力下降;同时,箭叶淫羊藿总蛋白质含量也受NaCl胁迫浓度的影响;在低浓度范围内,NaCl对箭叶淫羊藿叶片中CAT活性的影响不大,高浓度时CAT活性受到抑制;但其总抗氧化能力由于NaCl胁迫而明显降低.箭叶淫羊藿的生长受NaCl抑制程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Cr3+对苦草O2-、MDA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r3+浓度的增加,对苦草的毒性效应呈现加重趋势,具体表现为O2-和MDA含量先升后降,MDA峰值较O2-滞后,SOD、POD活性先升后降,和CAT在开始阶段略有升高,之后下降;这些表现了酶系统在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和抗性机制,但植物抗性能力是具有一定范围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壳聚糖涂膜保持芒果采后品质的相关生理机制,以‘台农1号’芒果(Mangifera indica L.‘Tainong No.1’)为材料,研究了1.0%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芒果在常温(28~30℃)贮藏条件下果实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壳聚糖涂膜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的失重率和病果率,延缓了果皮颜色的转黄,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并且,壳聚糖涂膜有效保持了果实品质,能够显著延缓芒果可滴定酸(TA)含量的降低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升高,维持芒果果实较高的Vc含量;同时,壳聚糖涂膜也提高了芒果果实贮藏后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并抑制MDA含量的积累,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从而延缓了采后芒果的后熟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20.
在光辐射大于100μmol蛐(m2.s)的条件下,经多水处理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叶片利用强光的能力较强,少水处理则其光合速率受到抑制.在弱光条件下,适水处理后紫背天葵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较高,光补偿点较低,叶绿素a的含量高,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紫背天葵叶绿素的含量随土壤含水量下降而减少.在多水和少水处理条件下,紫背天葵叶片可溶性糖及MDA的含量有增加趋势;适水处理后紫背天葵具有良好的光合生理特性.紫背天葵在弱光条件下对水分胁迫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