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针对废旧发动机回收策略的不同, 构建一个再制造商和一个服务站下的两种不同的再制造供应链模型:服务站进行回收的单一回收渠道模型和再制造商参与回收的双回收渠道模型。考虑废旧发动机回收价格对再制造发动机的销售量的影响系数,运用斯坦科尔伯格博弈, 对两种不同回收渠道模型进行研究, 并对回收价格、回收数量和利润等均衡解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废旧发动机的回收价格和回收数量随着回收价格对再制造发动机需求的影响因数的增加而增加;双回收渠道的回收数量大于单一回收渠道的回收数量;固定废旧汽车发动机回收量取值不同, 再制造商采取的回收策略也不同, 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结论并对灵敏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解决应该由零售商提供服务而制造商协调服务时间还是由制造商提供服务而零售商协调服务时间的问题,从而指导再制造闭环供应链选择服务策略。【设计/方法】构建考虑了服务水平和服务时间的斯坦克伯格博弈模型并做比较分析和数值验证,进而探讨零售商和制造商之间的相互激励行为对供应链服务策略选择与绩效的影响。【结论/发现】研究表明:若消费者对服务时间越敏感、服务水平成本越大、服务时间越晚,而消费者对服务敏感程度越低、协调时间努力成本越小,则由制造商提供服务,反之则由零售商提供服务;零售商和制造商的相互激励行为能增加销售量、提高回收率、提高服务水平和协调服务时间努力水平,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增加零售商利润。由此可见,根据消费者对服务时间敏感性进行细分,是提高供应链绩效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实物期权的供应链能力柔性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实物期权方法研究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中的能力决策问题。通过对能力投资决策的价值分析,给出柔性条件下的能力决策规则,并研究了市场演进的性质、投资成本和缺货成本对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较大(小)的市场、较高(低)的能力投资成本和较低(高)的缺货成本将使得供应链管理者推迟(提前)其扩大能力决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研究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工业发展、环境恶化及资源短缺等因素,再制造闭环供应链越来越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本文从网络设计、回收渠道、定价与协调及库存管理四个方面,综述了再制造闭环供应链领域的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其发展特点,并提出了关于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未来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净现值决策法和期权决策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即净现值法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应用实例 ;然后分析了期权投资决策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实例 ;最后对这两种不同的投资决策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
应用期权博弈理论方法分析了存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决策问题。建立了一个双寡头模型,用实物期权的离散分析方法计算了模型中两个公司竞争项目的价值,并分析了模型的博弈均衡状态,给出了两公司在技术创新阶段最优的战略决策。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市场需求水平下两公司竞争将会陷入“囚徒的困境”,而联盟技术创新战略对两公司而言才可能是最优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合理地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各企业进行利润分配,不仅可以提高各企业和供应链整体的效益,而且增强企业在供应链中参与运作的积极性。由于影响供应链企业利润分配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Shapley值法的利润分配模型仅考虑各个企业对供应链整体效益的贡献率,而不能反映出其他因素对利润分配的作用,因此,文章在Shapley值法模型的基础上,综合企业的资本投入、风险因素和对环境的影响这三方面在利润分配中的作用,建立了综合策略利润分配模型,利用信息熵确定四种利润分配策略的权重;并以某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的制造商、零售商、再制造商为例进行利润分配,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随着再制造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再制造领域,与原制造商进行竞争或合作。考虑到碳排放约束,企业面临的生产决策更加复杂。设计/方法基于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异质需求,构建了制造商和再制造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博弈模型,探讨碳税对制造/再制造决策的影响;结合数值仿真,分析了竞争与合作模式下碳税对企业利润及碳排放的影响。结论/发现不同模式下,企业可根据再制造产品碳排放强度选择不同的生产策略;碳税总是会抑制新产品的生产,当再制造产品碳排放强度低于一定数值时,碳税会促进再制造产品的生产;再制造商竞争会挤兑新产品,使制造商利润减少,再制造门槛提高;当碳税不超过一定限度时,合作模式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9.
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发展和市场不确定性需求的加剧,针对考虑服务水平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决策问题展开研究,运用数学建模、最优化理论、数值仿真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构建集中决策模型和分散决策下斯坦博格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并采用反向归纳法求解,建立供应商进行部分服务成本分摊决策模型.求解出满足双渠道随机需求的最大库存量、最优服务水平和服务成本分摊时最优分摊系数.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供应商进行服务成本分摊决策时可以使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总体利润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0.
企业再制造有效运作的关键是废旧产品的返回和再制品需求的拉动。消费者偏好是制造/再制造过程中企业对产品质量选择、新品/再制品产量决策的重要依据。根据新品/再制品的需求分布,企业可以更准确地预测需求,决策制造/再制造的产量;同时,也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新品与再制品的广告投入,影响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购买决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回收废旧产品的降级率直接影响再制造处理成本,企业应该保证产品质量水平以提高回收旧件的可再造性,从而实现再制造的经济效益;其次,一定程度内增大广告宣传虽然能够刺激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但企业需要合理配置新品/再制品的广告投入,权衡广告成本与所增加产品需求的收益;另外,系统分析闭环供应链中生产企业与需求市场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实现双方的共赢。  相似文献   

11.
期权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内部碳交易机制定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期的研究提供了一套具有自我加强性质的促进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机制,即企业内部碳交易机制.该机制引入了市场机制,将企业内的各部门作为减排单位参与碳交易市场,在减少本部门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情况下达到企业整体的节能降耗.在此基础上引入期权理论,利用金融工具建立的相对合理、实用的期权定价模型,可以解决该机制中温室气体排放权初始分配市场定价问题,从而达到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政府物资储备库存储的应急物资常常耗用较多的人力、物力,物资超过质量有效期报废也造成较大浪费。因此,采用政府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储备协议,企业代为储备的方式来存储应急物资。通过分析供应商利润和政府成本的变化,建立应急物资采购定价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定价策略能使政府和企业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回收规模和再制造延保服务对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决策的影响,以制造商提供延保服务、零售商销售延保服务的模型为基础,在考虑回收规模促进再制造延保服务的情形下,运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建立集中决策模型和制造商、零售商分别负责回收工作的两种延保服务销售分散决策模型。结果表明:回收规模对不同回收渠道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集中决策模型具有最高利润,分散决策模型中由零售商负责回收工作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最高。同时,分析回收规模对不同模型决策的影响,指出集中决策和零售商负责回收工作时回收规模的扩大会产生积极影响;制造商负责回收工作时回收规模的扩大会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石油生产中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暂时中止或重新启动生产的选择权,即停启期权。对于石油企业而言,洞悉包含停启期权的石油储量价值,并能够掌握停产和重启的恰当时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针对林浆纸供应链中原材料供应不稳定、价格存在波动的情况,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对营林企业原材料的期权定价决策、制浆造纸企业的原材料期权购买决策和期权执行决策进行探讨。通过构建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营林企业与制浆造纸企业间的博弈过程,得到各决策变量间的相互影响。通过数值算例验证实物期权契约优于传统契约,为企业的实际运作提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7.
针对供应链的低碳化转型中伴随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低碳供应链风险的识别框架模型,并对低碳供应链风险源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低碳供应链风险控制策略,为有效控制供应链转型风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考虑由制造商和能源管理公司(EMC)组成的碳排放权供应链系统。面对政府关于碳排放量的限制以及碳交易市场体系的形成,处于下游的制造商需要投资减排以符合规制的要求,但过高的边际减排成本迫使其考虑寻求拥有较低边际减排成本的上游EMC来帮助自身减排。同时制造商需要对产品的价格重新做决策以将减排所取得的利润按一定的分享比例返还给EMC,进而使得EMC获利。本文对两种契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契约条件下的最优定价与减排决策主要依赖于两主体的边际减排成本及碳交易价格;分享比例的逐渐降低使得制造商会考虑其与EMC边际减排成本的差值;不同分享契约条件下所产生的制造商利润的差值存在临界值,而对于EMC来说,利润分享能给其带来更多的利润值。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数字技术应用对供应链企业绿色决策的影响,运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比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模式下各决策参数变化情况,并构建应用数字技术下成本分摊契约模型,最后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集中决策的供应链整体收益、产品绿色度和绿色产品需求均大于分散决策,数字技术应用可以缩小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供应链整体收益的差距。数字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绿色偏好对供应链最优收益、产品绿色度和绿色产品需求的影响程度。在应用数字技术下成本分摊契约模型中,只要将成本分摊比例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能实现Pareto改进。利用数字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消费者绿色信任度及绿色偏好是实现供应链企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由政府、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三阶段绿色供应链,探讨绿色供应链中政企博弈问题,分别建立供应链成员的双方利他偏好、仅制造商具有利他偏好、仅零售商具有利他偏好,双方都不具有利他偏好4种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成员的利他偏好和政府的补贴同时对绿色供应链的定价、产品绿色度、供应链各方的利润和整体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和利他偏好行为对供应链的最优决策产生较显著的影响。政府补贴系数对供应链决策成员的行为偏好具有负向效应。相较于制造商的利他偏好行为和双方成员都具有利他偏好行为的模型,零售商的利他偏好行为对供应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政府的补贴行为能够减弱其消极作用。制造商的利他偏好行为更易于合作,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期望效用和社会福利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