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不对称信息下跨国最优技术授权合同设计问题,以外国企业为授权方,本国企业为被授权方,构建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来分析外国企业的最优技术授权合同设计及其选择条件,进而考察授权合同选择、本国企业生产规模不经济等对技术授权、社会福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虑本国企业选择生产外包与本国企业生产规模经济情形,对原始模型进行延伸和拓展分析。研究发现:分离合约是外国企业的最优选择,并且会策略性地选择固定收费形式或者双重收费形式的跨国授权合同;本国企业生产规模不经济并不会影响外国企业对跨国授权合同形式的选择,但会促使本国企业降低产品产量,产品价格上升;规模不经济对各个企业利润的影响取决于市场条件,但却总是会导致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损失。本国企业选择生产外包与本国企业生产规模经济不会影响外国企业对跨国授权合同形式的选择,但会影响外国企业和本国企业的均衡决策。  相似文献   

2.
专利保护制度是技术转移的重要制度保障,而专利授权又是技术转移并形成现实生产力的关键。针对由专利持有企业、品牌企业以及ODM组成的系统,建立不对称信息下包含专利授权和生产外包过程的博弈模型,研究最优专利授权合同设计与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投入策略。研究发现:固定收费形式与双重收费形式的专利授权合同是专利持有企业的最优选择,这从理论上证明了不同形式专利授权合同的存在性及其选择条件;品牌企业总是会有动机选择CSR投入策略,并对专利持有企业和ODM产生“CSR溢出效应”;不对称信息会导致专利持有企业的利润损失,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品牌企业有动机向专利持有企业披露市场需求信息,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专利授权有助于激发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实现专利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而产品质量则是决定企业能否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针对由专利持有企业和品牌企业组成的系统,考虑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以及品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研究品牌企业产品质量决策和专利授权合同设计问题,进而分析CSR投入对各个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市场条件下,专利持有企业会策略性地设计专利授权合同形式,即选择仅包含"一次性固定授权费"或者"一次性固定授权费+版税提成"的专利授权合同;品牌企业CSR投入并不会影响专利授权合同的形式,但会提高一次性固定授权费;CSR投入会促使品牌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但并不一定会导致产品销售价格的提高;CSR投入虽然会降低品牌企业利润,但能有效提升专利持有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对技术授权以及企业产品定价的影响,本文构建了技术授权与产品分销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了技术提供商最优技术授权合同设计以及品牌制造商、零售商的最优产品定价决策,分析了品牌制造商承担SR对技术授权、产品分销以及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品牌制造商承担SR不会影响技术提供商对技术授权合同形式的选择,其总是会选择固定收费形式的技术授权合同或者“版税提成+固定授权费”形式的技术授权合同;品牌制造商承担SR会导致产品批发价格、零售价格的降低和产品需求的增加,有利于提升零售商、供应链系统的利润水平和消费者福利;品牌制造商承担SR能激励企业让渡部分利润来提升消费者福利,但也会导致品牌制造商利润水平的降低;不对称信息会导致技术提供商的利润损失,但有利于品牌制造商获得额外信息租金。  相似文献   

5.
金亮 《中国管理科学》2022,30(11):137-148
从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视角,为研究技术供应商、制造商以及零售商之间的专利技术授权与分销渠道选择问题,构建不同渠道结构下的经济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最优专利技术授权与产品定价决策以及分销渠道策略。研究发现:1)在专利技术授权阶段,技术供应商会策略性地选择仅包含固定授权费或者“版税提成+固定授权费”形式的授权合同;2)在产品分销阶段,制造商根据渠道成本、消费者渠道偏好、市场规模等因素来选择不同渠道结构,包括单渠道分销策略和双渠道分销策略;3)不同分销渠道选择不会影响授权合同形式,但会促使技术供应商和制造商调整各自的最优决策。最后,对原始模型进行不同维度的扩展,探究第三方电商平台模式、零售商渠道入侵模式等情形下的专利技术授权问题。  相似文献   

6.
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公有企业引入民营资本对技术创新传播、产业发展以及社会福利状况产生的影响,是评估改革效果的重要因素.基于不对称信息混合寡头模型,从专利授权角度讨论部分民营化对企业技术推广决策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排他性合约、分离合约和混同合约3种合约类型中,前两者更受公有专利持有者青睐.民营化程度更高的专利持有者为提升资本增值能力,更倾向于排他性合约;授权方式上更倾向于特许权收费,而不是固定收费.民营化比例选取不当,将无法引导企业内生选择社会最优的技术传播路径.从技术传播角度,对理解民营资本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作用,合理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7.
姚洪心  吴伊婷 《管理科学》2018,21(10):47-60
在传统战略贸易政策工具受到 WTO 限制的条件下,绿色补贴作为具备环境政策效果的策略手段正在被很多国家所采用。文章在多阶段双寡头竞争模型中研究了绿色补贴及其溢出效应对政府和企业行为的作用机制。结论表明,如果政府分别按照 EOS 和 SOS 准则为本国企业提供单边绿色补贴,则仅 SOS 准则下的补贴可通过改变古诺产出水平和环境排污标准改善本国的福利水平。但是,较之 EOS 准则,绿色补贴在 SOS 准则下使本国政府具有更强的生态倾销动机,从而使得本国环境存在恶化的可能性。此外,本国绿色技术溢出会提高本国及外国的排污标准,降低(提高)本国(外国)企业利润,进而减少(增加)本国(外国)福利水平。在模型一般推广的条件下,本国政府最优的环境政策是为企业提供最优非合作绿色补贴或征收最优合作税收。  相似文献   

8.
基于Stackelberg竞争模型,分析非生产性的专利持有者如何在纵向兼并和技术许可之间进行选择,以转化提高产品质量的专利技术,并分析此决策对消费者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当技术的创新程度较高时,专利持有者的最优策略是先纵向兼并跟随企业后向先行企业许可技术;此时,较之单位收益收费合同,兼并后的新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单位产出收费合同进行技术许可.第二,当技术的创新程度较低时,专利持有者同时向两个企业许可技术.第三,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纵向兼并有益,而技术许可有害,这与我国政府偏好技术许可的态度相反.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战略贸易政策工具受到WTO限制的条件下,绿色补贴作为具备环境政策效果的策略手段正在被很多国家所采用.文章在多阶段双寡头竞争模型中研究了绿色补贴及其溢出效应对政府和企业行为的作用机制.结论表明,如果政府分别按照EOS和SOS准则为本国企业提供单边绿色补贴,则仅SOS准则下的补贴可通过改变古诺产出水平和环境排污标准改善本国的福利水平.但是,较之EOS准则,绿色补贴在SOS准则下使本国政府具有更强的生态倾销动机,从而使得本国环境存在恶化的可能性.此外,本国绿色技术溢出会提高本国及外国的排污标准,降低(提高)本国(外国)企业利润,进而减少(增加)本国(外国)福利水平.在模型一般推广的条件下,本国政府最优的环境政策是为企业提供最优非合作绿色补贴或征收最优合作税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网络视频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消费内容,同时网络口碑对在线内容扩散的影响也日益深刻。本文考虑网络视频收费期内用户情绪效用产生的网络口碑对视频节目扩散过程的影响,运用数理分析方法,研究了网络视频运营商关于节目价格与广告投放量的最优决策问题,并分析了节目口碑属性、节目试看、节目体验质量和收费期等因素对最优决策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付费用户与普通用户的视频体验质量差异足够大时,运营商将选择广告主导型策略(广告投放水平相对较高),反之则选择收费主导型策略(收费水平相对较高)。当节目口碑越好、试看时间越短、付费模式体验质量越低或免费模式体验质量越高时,运营商越倾向于选择收费主导型策略,相应的节目价格、广告投放量和运营商期望利润也将视条件发生不同变化。基于前述最优决策结果,运营商可进一步针对节目口碑属性对收费期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1.
将期权博弈引入到企业专利投资研究中来,基于期权博弈的理论,通过建立不对称双寡头模型来考察两家企业专利投资的最优决策行为,具体研究了两家企业在专利投资方面期权博弈的情况和纳什均衡,并利用数值分析说明纳什均衡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进行专利投资时必须同时考虑不确定性、不可逆性与竞争性的影响,不仅要考虑管理柔性的价值,还要考虑不同市场结构导致的竞争性所带来的战略价值,在这样一个整体框架中去寻找最优的专利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产品专利授权是企业寻求合作、互利双赢的一种方式。拥有互补产品的企业进行产品专利授权,会对互补产品销售和参与授权的双方企业收益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考虑一条由两家企业组成的供应链,其中一家生产并销售两种互补产品,并将其中一种产品授权给另一家企业进行竞争性生产和销售,研究该授权行为对于参与授权双方的决策与收益、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本文进一步利用Stackelberg博弈求解出授权前后两家公司的最优决策、利润、产品需求,以及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并对授权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授权行为会导致被授权产品定价提高、销量增加,但其互补产品的定价和销量会下降。当专利许可费适中时,授权行为能最大程度提升授权企业的总利润。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授权行为能够提升消费者剩余,且在大多数情形下都会提高社会福利,只有当专利许可费较高时会降低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3.
潘小军 《中国管理科学》2022,30(11):239-249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增值服务可以给制造商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赋能,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的作用。本文构建包含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博弈模型,求解基于使用量收费和订阅收费模式下的最优决策。分析不同定价模式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和利润受到增值服务因子、成本降低因子的影响,以及对两种定价模式下的最优决策进行比较。研究显示:存在不同的平台增值服务效果阈值,当服务效果位于不同阈值范围时,平台和制造商将选择订阅收费模式或按使用量收费模式。当平台增值服务效果适中时,平台和制造商都选择订阅收费模式。当平台增值服务效果较低(高)时,平台(制造商)选择基于使用量收费模式,而制造商(平台)选择订阅收费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专利授权及其授权协议是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本文针对由一个专利技术提供商、一个品牌制造商和一个OEM组成的供应链,考虑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以及OEM存在规模经济效应,研究了专利技术提供商最优专利授权合同设计问题,考察了不对称信息、规模经济效应等因素对专利授权合同设计、供应链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对称信息下,专利技术提供商通过设计一组合同菜单可以有效甄别市场需求信息;OEM会有动机去提升其规模经济效应,但却不一定有利于其他供应链成员和消费者;不对称信息的存在会影响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利润水平以及消费者剩余,并总是会导致供应链系统利润的损失,但若满足一定条件,则专利技术提供商与品牌制造商可以达成信息共享谈判,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博弈论方法构建竞争企业两周期动态定价模型,研究基于战略顾客行为的质量差异化产品最优定价策略,并分析基于行为的定价(behavior-based pricing,BBP)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1)企业相对生产效率和决策顺序是影响BBP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2)当竞争企业相对生产效率差异较大时,BBP策略保护弱势企业利润并且损害强势企业利润,从而加剧行业竞争;3)拥有信息优势的企业单独采用BBP策略时,不仅自身利润降低,也会损害竞争对手利润,从而导致“损人不利己”的双输局面,这与直觉相悖.最后,选择实际企业数据对本文的模型和结论进行说明验证.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博弈论方法构建竞争企业两周期动态定价模型,研究基于战略顾客行为的质量差异化产品最优定价策略,并分析基于行为的定价(behavior-based pricing,BBP) 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研究结论表明:1)企业相对生产效率和决策顺序是影响BBP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2)当竞争企业相对生产效率差异较大时,BBP策略保护弱势企业利润并且损害强势企业利润,从而加剧行业竞争;3)拥有信息优势的企业单独采用BBP策略时,不仅自身利润降低,也会损害竞争对手利润,从而导致“损人不利己”的双输局面,这与直觉相悖. 最后,选择实际企业数据对本文的模型和结论进行说明验证.  相似文献   

17.
平台盈利模式对平台竞争至关重要。本文在双边市场竞争模型中引入消费者配送时间敏感度,构建基于单边和双边收费策略下的接入费模式和两部制收费模式形成的四种盈利模式下的外卖平台、外卖商家和消费者博弈框架,揭示外卖平台最优盈利模式选择及临界条件。结果表明:外卖平台选择单边还是双边收费策略,取决于平台对商家的收费模式以及消费者市场竞争强度;外卖平台最优盈利模式取决于平台匹配能力、市场竞争强度、消费者配送时间敏感度、商家对消费者的网络外部性以及平台抽成比例。在平台匹配能力较弱且抽成比例较低时,单边收费策略下的接入费模式最优。在平台匹配能力较强或较弱但抽成比例较高时,若消费者市场竞争强度较高,单边收费策略下的两部制模式最优;若消费者市场竞争强度较低,双边收费策略下的两部制模式最优。  相似文献   

18.
构建企业外部技术获取的实物期权模型,并分析企业外部技术获取时机的决策机制,且提出研究假设,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相关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外部技术获取的最优时机,由外部技术的比重、外部技术与自主研发创新收益的比值、创新收益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所决定。当外部技术获取与自主研发的创新收益之比较低时,或者外部技术的比重较低时,抑或创新收益的不确定性较高时,企业都应该选择推迟外部技术获取。(2)在专利转让模式的外部技术获取中,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在外部技术获得专利授权之前实施获取,可以更好地促进后续创新;而创新能力弱的企业在外部技术获得专利授权之后实施获取,则可以对其后续创新绩效产生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高新科技领域,制造商往往需要面对技术优势与需求优势的选择问题,技术策略(开放/封闭)逐渐成为选择的关键。在产品需求理论的框架内,研究了制造商的技术策略问题,通过构建制造商技术策略模型,分析产品的网络外部性、规模经济效应以及新制造商对于制造商不同技术策略下最优利润的影响,进而得出制造商的技术策略、新制造商的市场进入策略及相应的市场结果。最后,文章进行了拓展,分别研究了存在多个新制造商和市场进入成本两种情况下各方策略及市场结果的变化。研究发现:(1)制造商数量对于潜在市场总需求的影响系数越大,制造商越倾向于选择技术开放策略;(2)适中的网络外部性强度和规模经济效应强度有利于制造商选择技术开放策略;(3)当新制造商数量增加时,制造商技术策略的变化方向由其初始技术策略所决定;(4)市场进入成本不会影响制造商的技术策略,却会改变技术开放策略下新制造商的市场进入策略,进而使得市场结果发生分化;(5)专利授权费会激励制造商选择技术开放策略。  相似文献   

20.
企业在对R&D项目投资时的路径选择行为受到决策者期望的影响。本研究在分析R&D项目投资路径及其决策者期望的基础上,根据政治关联性将企业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构建了考虑决策者期望的企业R&D项目投资路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表明:民营企业是否选择最优路径的策略影响着演化均衡;对民营企业来说,初始投资额差异对该类企业选择最优路径的概率的影响完全一致;乐观决策者的数量、群体规模、决策者期望差异和初始阶段的投资额差异对两类企业选择最优路径的概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影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路径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乐观决策者的数量、期望差异和初始阶段投资额差异。以上结论有助于企业和政府更好地进行管理策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