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的坳上古村为例,通过当地“赶年会”活动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保护利用和开发的过程,对“地方”这一具有独立文化意识的主体的文化取舍偏好现象进行分析,继而考察当地的传统村落文化如何经历“地方”主体的选择而再生,由此揭示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的泛化现象,以及传统村落文化形象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2.
泰山为全国名山之冠,被《世界遗产名录》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泰山不愧为“天下第一名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泰山魂”是中华民族之魂。泰山遗产的商业价值不能过度使用,泰安市政府要为全人类保护泰山遗产。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世界遗产实施保护,要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对世界遗产实行强制性保护,要依据国内法的有关规定对文物遗产实施规范管护。  相似文献   

3.
[提要]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首要和核心任务,即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就是文化价值的保护。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的综合体。2010年颁布的《中国名镇名村评价体系》和2012年颁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评价体系》是中国传统村落价值评价的准则,文章据此梳理中国传统村落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的探索历程和发展流变。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世界文化遗产正式名录和预备名录为例,运用层次分析等方法建立中国传统村落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揭示中国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在价值评估过程中,从重视有形文化遗产价值到重视无形文化遗产价值的转变,旨在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传承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4.
记得2004年的端午节前夕,我从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消息,说韩国已将端午节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并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作为我国端午节由来地的岳阳市十分震惊,急忙表示要“捍卫我们的端午节”。《人民日报》也有报道说,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交流会上,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焦虑地说:“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果国外申报成功,我们该有多么尴尬?”他指出,目前中国正加紧考虑将所有的传统节日打包,集体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根性”载体之一,其价值和意义不仅关乎人民生产生活与各类文化遗产,更关乎民族的尊严与自信,关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身份与认同.传统村落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的“非正常”消亡与瓦解不利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文章通过中国传统村落普查与审定的背景综述,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解读传统村落普查与审定这一当前文化行为.  相似文献   

6.
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民俗“内存”发生逻辑关系;而在世界遗产事业的历史中,这一关系也真切地表现出来。在UNESCO遗产事业的进程特别是推进过程中,民俗一直扮演着特别的角色。我国的民俗一如“民俗”的本义,有自己的表述逻辑和知识谱系。在我国的遗产运动中,不仅要在“名录”上表现民俗学的成色,更要在脉理上体现民俗与遗产的学理逻辑,知识产权不失为历史的切入口。文章为此提供了一些相关档案材料。  相似文献   

7.
关中地区是我国传统文化起源地之一。地处关中核心地带的富平县,底蕴丰厚,历史文化遗存、传统村落遍布县境。美原镇美原村作为传统村落文化的代表性村庄,2017年入选陕西省第二批传统村落。美原是古频阳县城的旧址,其历史文化根源可以上溯到2400多年前。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因为战功受封于此地,由于有“美田千顷之封地”的美誉,遂成名为“美原”,村里至今留有大秦将军菜园子。相传,美原有“东门浮雕、商代古柏、六座牌坊、十门九萨、东官铜佛、百燕朝塔、西门石狮、真人仙观”八大奇景。美原村是美原镇区所在地,斑驳的民居、蜿蜒的巷道,伴着寺庙的残壁、老宅的深院和古树的枝叶,无一不诉说着历史积淀在这千年古村落的儒雅、质朴、恬静和深邃之美。  相似文献   

8.
《汉语大词典》将“文化遗产”定义为:“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而我们今日所谈“文化遗产”,关涉精神和物质两方面。这一概念内涵的变化,多少与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遗产”所作界定、并在世界范围速选著名的人类自然与文化历史遗产的影响有关。不过影响所及,其意义是广泛而又深远的,已远远超出了荐举几处中国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范围。依拙见,它引发出某些新的理念,在一些相关的领域产生一种推动力。这里我想结合文博工作提一些看法。简言之,对“文化遗产”的新的理解,有助于…  相似文献   

9.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多重价值的村落。目前国家公布保护名录中的河南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整体分散局部聚居、丘陵多山地平原少等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受到自然环境要素、农业发展状况、历史文化沉淀与人口分布格局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以亲身经历着重介绍侗族大歌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即2003年黎平县政府开展侗族大歌申请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工作,未获得成功;2005年开展侗族大歌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侗族大歌入选了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下步申报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拿到了“通行证”;2008年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贵州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召集了侗文化专家到贵阳制作申报所需文本,贵州省电视台完成了影像的制作。文本与影像资料将于2008年9月25日上交国家文化部非遗中心,并报送到联合国初审合格。同时,阐释了侗族大歌的文化价值,保护传承侗族大歌的重要性,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以及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常识。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涵盖了省域内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以及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和民俗风情村落。历史文化村落是中国乡土文化遗产的博物馆,是“乡愁”记忆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国国学的思想宝库,及时保护利用功在当代、惠及子孙。对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树立正确的观念、科学规划和严格执行最重要,持续而有保障的土地、资金和传统技艺投入是关键,正确处理各利益主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是保障。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的档案工作源远流长,这是有口皆碑的。然而,它发展速度缓慢以至造成近现代挡案工作某些方面的积重难返,也是档案界有目共睹的事实。究其根源,许多人曾认为:主要是中国封建社会持续时间太久的缘故。本文则打算从文化的角度另作一番探究。一、档案工作是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视角探讨档案工作,其前提必须回答档案工作是不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是什么?在西方《大英百科全书》(1973—1974)赞同将文化概念分为两类:一是“一般性”的定义,文化就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二是“多元的相对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它包括这一集团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包括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以及它们在物质工具和制造物中的体现。”《法国大百科全书》(1981),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持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包括知  相似文献   

13.
研究立足传统村落文化的“母体”特质,把其作为“文化母本”的概念。分析传统村落“文化母本”所具的母体意蕴与文化系统特性,探讨其文化生成的特质及现代转化的方法。从生成论与系统论角度,将传统村落文化视为文化生发的起点和“冶炼场”,为人类的繁衍与文化的生发提供孕育场和滋养力,是民族文化的孕育之源。传承和发展村落文化,是实现乡土文化资源的共生与转化利用的新路径,是促进和培育现代乡村家园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世界遗产发展经历了制定保护公约,公布遗产名录,建构全球战略,申遗趋势蔓延,遗产保护成风的进程。近10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包括制定公约,普查、整理、入选各级代表作名录,颁布相关法规,建设传承人保护示范基地,进行学术交流,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结合自然地理与经济社会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法,选取最邻近距离、地理集中化指数、核密度等分析模型,揭示了湖南省传统村落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湖南省传统村落遗产的最邻近点指数R=0.64<1,表明这些村落趋向于集聚分布,空间分布类型属于凝聚型。湖南省的传统村落在14个市州地理区域分布的空间基尼系数G=0.3,表明其在各市州分布不均衡。核密度分析发现传统村落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3个明显的集聚区,分别为怀化、湘西—张家界,以及永州—郴州地区,这3个集聚区拥有全省近80%的传统村落。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是造成这种空间分异特征的主导因素。另外,土地开发强度∩公路密度、人均GDP∩公路密度以及公路密度∩距水系距离对这种空间分异现象具有较强解释力,表明这种空间分异是各种影响因素协同作用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文化线路这一概念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2014年,丝绸之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根据中国山水诗等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申遗的“唐诗之路”,将红色旅游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红色旅游线路等也逐渐出现。如何挖掘文化线路遗产的丰富内涵,在复兴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地方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外同类遗产的发展经验。通过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检索,利用Citespace对国外历年的文化线路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国外文献较多地关注文化线路遗产的内涵和本质特征,以及从参观者和游客角度来分析其动机与体验。随着大众旅游的发展,研究者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旅游活动对传统朝圣之旅的影响以及二者在一定时空背景下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正福德湾村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工业发展史为一体的传统村落,而且它有青少年科普教育的资源,是珍贵的实体科普基地。苍南县福德湾村,是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发通知公示的中国传统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福德湾村,便是600年前先人留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留给了我们一笔丰厚的思想文化遗产,这份遗产同时也是一笔丰富的视觉符号遗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高度的艺术形式,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设计教育是推动一个民族视觉语言文化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寻找具有现代意义与传统视觉符号意象结合的切入点,在传统中“考古“未来设计,创造出切合时代实际需求的现代“传统文化”设计,是我们每一位设计教育、研究、实践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山西老年》2014,(10):52-53
中阳剪纸作为山西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蕴藏着大量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图腾符号,是一种原生态的文化现象,为研究中华文化的发源和各地区先民的历史及民俗,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宝库。原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靳之林曾这样评价中阳剪纸:从中阳剪纸中,人们可以看到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古老的民间风俗、古老的历史文化传统,这是一个数千年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遗存。  相似文献   

20.
作为首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项目,昆曲的遗产价值几乎全部沉淀在数百个传统折子戏中。昆曲遗产保护传承的主要载体是剧团和演员,对老一代昆剧演员所传承的传统剧目进行抢救性保护整理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苏州大学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通过师徒口传心授的传承教学,学者、艺术家与高校学生的对话推广,以及青年演员的个人专场演出,这样三位一体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模式,致力于为昆曲遗产续写传承谱系,为昆曲遗产的保护传承积累经验,发挥推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