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年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导致的工程事故数量有所增加,注意到责任型领导或许会对项目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产生影响。文章以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基于中国建筑企业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使用多层线性模型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这一假设。结果表明:责任型领导对项目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工作意义感在这种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且团队道德敏感性能够正向调节这一中介作用。研究结论系统地揭示了责任型领导影响项目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内在作用机制,也为项目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道德型领导是一种强调伦理道德的领导风格,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发挥着重要的塑造和推动作用。立足社会学习理论和SOR模型理论,探讨道德型领导影响员工绿色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310份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结果表明:道德型领导有助于员工绿色行为的产生;绿色心理氛围在道德型领导与员工绿色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内部人身份感知在绿色心理氛围影响员工绿色行为的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领导者应当加强自身的环保道德修养,对员工的绿色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增强员工的绿色心理氛围,加强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进而促使员工做出更多绿色行为以提高企业的绿色绩效。  相似文献   

3.
组织变革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个体主动变革实现,主动变革行为逐渐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但现有研究忽视了同事主动变革行为对员工自身潜在的消极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通过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来自5家中小型科技公司328份上级主管-下属配对的3阶段调查数据,阐释同事主动变革行为对员工自我损耗及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同事展现更多主动变革行为时会引起员工的自我损耗;同时,随着员工自我损耗程度的增加,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会减少,即员工自我损耗在同事主动变革行为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此外,员工感知的高承诺人力资源实践能有效削弱同事主动变革行为对员工自我损耗的正向影响,并且使员工自我损耗在同事主动变革行为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得到减弱。  相似文献   

4.
引导员工助力企业可持发展是时代赋予企业领导者新的工作重点.以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构建环保变革型领导通过环保自我担当与组织绿色氛围作用于员工亲环境行为的双中介模型.基于646份员工有效问卷数据,采用Bootstrap、层级回归等方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环保变革型领导对员工亲环境行为存在正向影响;(2)环保自我担当、组织绿色氛围分别在环保变革型领导对员工亲环境行为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两者起到共同中介作用;(3)面子意识显著正向调节环保自我担当对员工亲环境行为的正向影响,但在组织绿色氛围对员工亲环境行为正向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探讨授权领导与员工主动行为的关系。在三个时间点对224份领导-员工一对一配对数据的层次回归分析发现,员工能力调节授权领导对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的影响,即员工能力强时,授权领导会正向影响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内部人身份感知正向影响员工主动行为。员工能力调节授权领导通过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影响,即员工能力强时,授权领导会通过内部人身份感知正向影响员工主动行为。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授权领导影响研究的成果,同时为组织激发员工主动行为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以320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员工为调查对象,探讨了差错管理氛围如何促进员工建言行为的产生以及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安全感在差错管理氛围与员工建言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差错管理氛围对员工建言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安全感在差错管理氛围和员工建言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安全感在差错管理氛围和员工建言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因此,企业要努力营造积极的差错管理氛围,从而提高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安全感,促进员工建言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法对69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并行性中介模型和纵向性中介模型探讨大学生社会目标、道德推脱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道德推脱水平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且道德推脱得分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呈下降趋势;(2)大学生道德推脱水平在其社会目标和攻击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调节作用;(3)道德推脱在大学生社会目标的发展和稳定性上起到重要作用;(4)大学生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相互影响。依据研究结论,笔者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挑战型—阻碍型压力框架,对240个团队的1547名员工进行两时点的问卷调查,研究绩效薪酬强度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实证分析方法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得出如下结论:绩效薪酬强度能够正向影响职场焦虑和亲社会违规行为,职场焦虑在绩效薪酬强度与亲社会违规行为之间的简单中介效应不显著;组织的员工关怀氛围不仅能够跨层次调节职场焦虑与亲社会违规行为之间的关系,还能够调节职场焦虑的中介效应,即在低员工关怀氛围下,职场焦虑在绩效薪酬强度与亲社会违规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本文引入组织认同为中介变量,人际敏感特质为调节变量,构建了真实型领导对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通过对522名在职员工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真实型领导与员工的推脱隐藏、装傻隐藏及合理隐藏行为均显著负相关;组织认同在真实型领导与员工的推脱隐藏、装傻隐藏及合理隐藏间的关系中均起到中介作用;在真实型领导影响员工组织认同、推脱隐藏及合理隐藏的过程中,人际敏感特质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在真实型领导影响员工装傻隐藏的过程中,人际敏感特质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人际敏感特质正向调节组织认同在真实型领导与推脱隐藏、装傻隐藏及合理隐藏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即存在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员工实施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并非是出于利己或者报复动机,而是为了实现组织利益。通过在北京和山西等地开展问卷调查,探讨职场灵性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在两个不同的时间节点收集到427份有效问卷,实证结果表明:职场灵性正向影响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工作满意度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职场排斥正向调节工作满意度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还正向调节工作满意度在职场灵性与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已有研究表明,员工建言行为受个体和领导行为的影响,但关于员工社会关系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期望状态理论,探究反映员工社会关系的非正式地位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取了45个团队的358份有效配对问卷。数据结果表明,员工非正式地位通过上级对其产生的能力信任和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其建言行为,且能力信任和自我效能感在员工非正式地位与建言行为的正向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员工的集体主义取向在能力信任与建言行为的正向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且在自我效能感与建言行为的正向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员工非正式地位与建言行为之间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并为组织如何促进员工建言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应用中介效应检验的Bootstrap方法,以安全氛围感知能力为中介变量,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辱虐管理行为对员工绩效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辱虐管理行为对员工绩效水平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影响;安全氛围感知能力在辱虐管理行为与员工绩效水平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的同时,在感知合作能力、感知创新能力和感知公平能力3个维度均对员工绩效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根据实证结果,从管理者与员工两个层面提出了提升员工绩效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知识隐藏行为会抑制创新与合作氛围,探究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诱因对企业团队氛围和价值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探索不同类型领导风格与员工知识隐藏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在影响机制,具体包括:剖析谦卑型领导和辱虐型领导与员工知识隐藏行为之间的关系;探究员工心理安全感是否发挥中介作用;分析心理安全感与知识隐藏的关系是否受到不同类型团队动机氛围的调节影响。本研究通过对长三角地区某省的6家科技型公司共820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显示:不同风格的领导行为对知识隐藏行为都产生影响,心理安全感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具体而言,谦卑型领导通过心理安全感对知识隐藏行为产生负向影响,辱虐型领导通过心理安全感对知识隐藏行为产生正向影响。此外,动机氛围起到调节作用,其中绩效氛围正向调节员工心理安全感与其知识隐藏行为之间的关系,掌控氛围负向调节员工心理安全感与其知识隐藏行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从领导力视角深化了对于员工知识隐藏行为诱因的认识,从情境视角为心理安全感和知识隐藏的关系构建了边界条件,进一步丰富了领导力、组织行为管理等理论;同时,本研究也为企业知识隐藏行为管理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解决思路。为了最大限度抑制知识隐藏行为,企业领导者需要多展示谦卑型的特质,对员工观点持开放态度,愿意吸纳和听取他人意见;要培养员工的心理安全感,让员工在知识分享中能够毫无顾忌;采用鼓励竞争的方式营造团队氛围,提升团队的绩效氛围等。未来将进一步采用多变量来源、多样化情境进行验证,将相关研究结论从中国科技型企业推广到其他研究情境中,从而提高研究结论的外部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全渠道零售环境下,零售商在为顾客提供无缝衔接的一致性体验的同时,也加剧了顾客对零售商道德问题的担忧。利用2019年全渠道消费者的调查数据,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从零售商道德视角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全渠道整合对顾客惠顾的影响及其机理,并探讨了跨渠道购买经验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全渠道整合正向影响感知零售商道德,进而正向影响顾客惠顾;感知零售商道德在全渠道整合与顾客惠顾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跨渠道购买经验不仅负向调节感知零售商道德与顾客惠顾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负向调节感知零售商道德在全渠道整合与顾客惠顾之间的中介效应。因此,零售商应重视渠道间的信息一致、交易衔接、关系整合所产生的渠道协同效应,从零售商道德的七个维度出发提升自身道德水平,并基于顾客跨渠道购买经验细分顾客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进而促进顾客惠顾。   相似文献   

15.
道德强度在灰色营销行为决策中的影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营销道德理论和灰色营销理论为基础,从卖方视角实证检验了道德强度(感知的后果严重性)对灰色营销道德决策的影响作用及其在决策过程的权变作用。结果表明:道德强度对道德判断和灰色营销行为倾向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会调节道德判断及惩罚预期和灰色营销行为倾向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但是对灰色营销的同情和灰色营销行为倾向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没有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于企业提升销售人员的道德判断水平,降低个人情感因素对决策者灰色营销行为的影响等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使用跨层次分析技术,以100家企业及658名员工为样本,考察了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工作投入在二者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该研究结论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影响员工态度到影响员工行为这一理论链接提供有形的实证支撑,从而有助于揭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最终影响组织绩效机制的中间过程。  相似文献   

17.
鉴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绩效和管理效能的积极作用,组织行为研究探讨了组织文化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但过于紧张的"狼性文化"反而会产生消极作用。为此,该文基于组织文化视角,进一步探讨了企业伦理文化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结果表明,企业伦理文化可以显著提升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企业社会责任在此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受到亲社会动机的正向调节。企业领导者应当积极构建以商业伦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让员工感知到组织的伦理价值观和"责任行为",激发其更多的角色外组织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18.
如何有效地帮助组织引导员工实施越轨创新,迫切地需要理论界和实践界给出答案,现有研究鲜有基于信息加工视角考察管理开放性对越轨创新的影响。通过236名在职员工两阶段数据,探讨了管理开放性对越轨创新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结果表明:管理开放性对越轨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在管理开放性与越轨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创新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管理开放性与越轨创新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集体主义导向在心理安全感与越轨创新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越轨创新的理论研究,并为企业更好地激发和引导越轨创新提供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运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3家明显具有辱虐管理风格的家族企业为案例分析对象,通过对3家企业人情化组织氛围的挖掘和分析,探索出其对辱虐管理作用结果的调节效应,从而加深了对组织氛围作为一种情境因素影响辱虐管理作用结果的内在机制的认识。经过数据收集、编码和分析,归纳出辱虐管理、家族企业氛围与员工情绪反应、心理感知和工作态度等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据此提出6个研究命题,研究发现:(1)案例企业表现出具有身心自由、人文关怀、团结一致特征的人情化组织氛围;(2)这种人情化组织氛围能够弱化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疏离感的正向影响,并弱化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投入度的负向影响;(3)人情化氛围对辱虐管理作用结果产生以上调节性影响的机制在于,这一组织氛围使员工产生了对上级领导行为的同理心和对组织的认同感,从而弱化了辱虐管理对员工心理状态和工作态度的破坏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  &#  &#  &#  &#  &#  &#  &#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2):85-90
从心理契约履行的理论视角,以西安市11家民营企业的90后新生代员工为样本,建立作用关系模型,探讨心理契约履行与90后新生代员工组织行为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90后新生代员工感知到的心理契约履行程度对工作认同、组织承诺两项因子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并通过工作认同间接影响个体离职倾向,但与工作绩效无显著相关关系,同时领导-成员交换(LMX)与90后新生代员工感知到的心理契约履行显著相关。研究结果对于认识当代90后新生代员工组织内工作行为具有理论和实践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