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2—2019年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省的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并构建空间误差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2)数字金融对工业绿色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其对区域内和相邻区域工业绿色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3)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不够显著,而数字化程度与工业绿色发展联系紧密。因此,提出应加强省域之间绿色技术和人才的空间流动,充分发展和利用数字金融,推动数字化技术与工业绿色发展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并采用2003-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并借助三阶段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了绿色创新效率,在检验到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自相关后,构造了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当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为负;只有当金融发展水平超过门槛值后,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显著地促进了绿色创新效率。进一步做了时空双维度异质性分析,表明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的门槛效应在东部地区得到验证,而且这种门槛效应在2009-2017年期间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创新补偿论”与“遵循成本论”悖论下,提出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具有差异化的影响。利用随机前沿函数测度2000—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绿色经济效率基础上,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估计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在地理与经济两种权重矩阵下差异化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存在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行政型、市场型与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基于地理或经济的间接效应远高于其直接影响;区别于其他两类环境规制地理与经济联系省份间均为正向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行政型环境规制对地理相邻地区存在正向溢出效应,而对经济迥异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基于2011—2019年我国282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降低地区碳排放强度、提升碳排放效率,且可通过扩大社会经济规模、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两条路径来促进碳减排。本地数字经济发展对邻地的碳排放强度带来负向溢出效应,而对邻地碳排放效率存在正向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强的地区对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效率的影响远大于数字经济发展弱的地区。因此,为实现“双碳”目标,应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口迁移能够影响区域人口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探究人口迁移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有助于促进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进程。本文基于2006—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迁移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我国绿色发展水平指数正在逐年上升,但地区发展存在异质性和不均衡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中部发展较慢的格局;(2)人口迁移存在较强的不平衡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整体呈现中部、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的趋势;(3)人口迁移不仅能够驱动本地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还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周边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4)人口迁移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因此应重视人口迁移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人口迁移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6.
基于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SE-U-SBM模型实证考察三大经济圈绿色创新效率的发展特征,并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和热点分析法(Getis-Ord Gi*)深入探究其时空格局及演变趋势。研究发现:三大经济圈绿色创新效率呈波动上升态势,但梯度效应显著:长三角经济圈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环渤海经济圈处于较低水平;三大经济圈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空间跃迁多表现为本位跃迁,“高水平垄断”与“低水平陷阱”现象并存;三大经济圈绿色创新效率冷、热点地区呈片状分布,冷点区位于泛珠三角经济圈西部和环渤海经济圈北部,热点区位于长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东部,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趋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创新和绿色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绿色创新效率可被视为衡量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情况的重要指标。通过测算2006—2016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而从省级层面和地区层面实证分析其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1)目前大部分省份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不高,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2)全国层面和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对FDI具有负向的挤出效应,东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对FDI具有正向的拉动效应;(3)环境规制强度和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同时提高能够吸引更多FDI,环境效率和创新效率提升的合力作用明显,说明环境管制和绿色发展不能一刀切地实行“关停并转”,应当同时考虑技术创新和创新发展。这些结论启示我们在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同时,应注重绿色创新效率,彻底转变发展思路,加快提高自生能力。  相似文献   

8.
该文基于我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19年空间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测算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并通过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本身具有“时间惯性”和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财政分权抑制了工业绿色发展,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发展存在非线性“U”型关系,环境规制下的财政分权仍显著抑制工业绿色发展。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财政分权、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发展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但西部地区不显著;财政分权与环境规制交互项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对工业绿色发展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9.
该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2000—2019年西北地区的绿色发展效率,结合Dagum基尼系数考察绿色发展效率的区域差异,并使用GML指数及其分解指数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动态演变情况及变动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北地区的绿色发展效率不高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研究期内西北地区的绿色发展效率获得了正向增长,增长的主要源泉来自于技术进步的驱动。同时,该文实证分析了西北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技术创新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环境规制力度对西北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高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则对西北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高产生负面抑制影响,产业结构因素对西北地区绿色发展效率尚未产生显著影响。最后,该文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西北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利用2005—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种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绿色发展之间存在“U”型关系;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会对邻近城市产生虹吸效应,导致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通过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影响城市绿色发展,其中产业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从地理区位来看,东部地区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不仅有利于自身绿色发展,还会对邻近城市绿色发展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从行业来看,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集聚不仅能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发展,也会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集聚会促进城市绿色发展,但会对邻近城市产生不利影响;交通运输业集聚的外部性则具有本地化特征。因此,应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发挥东部地区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推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相似文献   

11.
绿色信贷政策是助力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以往国内的绿色信贷主要依靠国有银行推动,随着政策体系的完善,非国有银行也开始系统性地在信贷业务中落实环保原则。论题结合商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阶段划分假说,提出中国国有银行与非国有银行的绿色信贷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并分析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绿色信贷对以上两类银行经营效率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利用Meta-Frontier框架下的DEA方法测算了中国28家上市银行的经营效率,并将该效率值分解为技术创新效应与技术领导效应。在此基础上的Tobit回归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促进了两类商业银行总体经营效率的提高,但其对国有银行效率的正向边际影响更强,国有银行的技术创新效应更加显著。这种异质性效率激励作用使得国有银行与非国有银行间的效率差距呈缩小趋势。以上研究对两类商业银行未来高质量、可持续地发展绿色信贷具有有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该文采用全国2009—2015年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协整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以促使绿色金融发展更加完善,进而更好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内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从长期来看绿色信贷和绿色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正向的拉动作用。绿色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其中,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绿色信贷具有正向的拉动作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绿色保险也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绿色信贷的作用远高于对绿色保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技术的融合与嵌入能够改变文化产业技术范式,引致产业技术轨道跃迁、产业技术体系重塑,推动文化产业由低位态向高位态演进并最终促进文化产业效率的提升。测算2005—2018年我国30个地区的文化产业综合效率与数字技术发展指数,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测算数字技术对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技术对我国文化产业效率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但程度十分有限。从空间溢出视角来看,数字技术的提高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文化产业效率提升,但对邻近地区具有抑制作用。因此,我国应该加大数字基建投入力度,优化文化科技资源跨区域配置并加强文化科技政策的区域协调,进一步释放我国文化产业的绩效与活力,使其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绿色技术创新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文章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机理,采用超效率EBM模型从全国视角测度分析2017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空间格局,进一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探究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内在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上中下游地区差异显著,呈右偏"V型"空间格局,下游地区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优势突出;经济发展、政府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直接提升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主导力量,发挥着绿色创新核心驱动作用;环境规制、外商投资、产业结构高级化、企业效益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但城市间绿色创新要素竞争严重.进一步增强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应加快地区绿色创新协同发展进程,加大政府绿色创新支持力度,优化环境治理模式,推动产业结构绿色高级化,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30个省份的绿色发展效率,并通过动态面板GMM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规制约束下,数字金融及其三个子维度对绿色发展效率提升起促进作用,且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金融与环境规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绿色发展具有正向影响,表明数字金融能够缓解因环境规制产生的融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负效应;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和技术创新进而对绿色发展效率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99—2019年14个小麦主产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SBM模型测算小麦生产效率,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农业产业集聚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14个小麦主产省份农业产业集聚与小麦生产效率整体上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农业产业集聚对小麦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即农业产业集聚不仅对本区域的小麦生产效率产生负向影响,还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相邻区域的小麦生产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自然灾害、政府干预程度、外开放度对小麦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村城镇化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对小麦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此,提出应当注重宏观平衡发展、协调效率均衡化发展;加快生产要素配置建设、激发小麦支撑因素生产潜能;营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并且从人力资本、人口规模、自然灾害、政府干预程度、对外开放度、基础设施水平、工业化水平、农村城镇化水平、农业发展水平等方面促进小麦生产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绿色金融在推动经济绿色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间面板数据,构建了三种空间权重矩阵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论如下。(1)绿色金融和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2)绿色金融不仅能提升本地区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还能提升邻近地区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3)环境规制加强了绿色金融对本地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减缓了对邻近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4)绿色金融对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绿色金融对Ⅰ型及以上大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大,Ⅱ型大城市次之,中等城市最小,对小城市未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运用超越对数SFA模型测算1994—2016年中国15个小麦主产地区成本效率,继而构建空间杜宾计量模型考察农业机械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成本效率的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小麦生产成本效率仍存在17.3%的损失;农业机械化服务对小麦成本效率具有正向显著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区域农机化水平对其他区域小麦成本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空间维度来看,农业机械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表现在经度相近地区之间,纬度相近地区之间并不显著;从时间维度看,2004年前后农业机械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明显差异,2004年之后空间溢出效应更加明显。据此提出农机补贴向农机服务组织倾斜,建设和推广农机信息平台以及作物种植沿经度布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绿色信贷为核心的绿色金融体系是绿色转型、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使用我国2007—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绿色信贷对碳排放的空间效应,并检验财政分权在绿色信贷与碳排放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绿色信贷整体上对人均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财政分权对绿色信贷的碳排放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消弱了绿色信贷效果;不同区域内绿色信贷的实施效果和财政分权的调节作用都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本文拓展了绿色信贷宏观层面的研究视角,为统一碳市场构建、资源配置优化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20.
寻求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双赢已成为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而推动统一市场体系建设是实现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与提高绿色增长效率等目标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基于市场一体化视角,首先探讨了市场一体化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2004-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3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市场一体化对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总体来看,在2004年到2018年这一考察期内,长三角城市群大多数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水平值有了显著提高,但绿色发展效率不平衡发展的空间格局较为突出;(2)采用地理距离矩阵、经济矩阵以及地理距离和经济嵌套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确存在显著正向空间交互效应,即当长三角城市群内相邻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水平上升时,受影响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水平也跟随上升;(3)从空间异质性来看,市场一体化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呈现出空间连片特征,上海、南京、苏州、扬州、杭州、温州、宁波以及合肥等城市,其中大多数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大的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