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在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新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民主党派的地位,充分发挥其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方针,是由我国具体国情决定的。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和斗争的产物。每一个政党都是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或集团并为维护其利益进行斗争的政治组织。在近代和现实社会中,由于存在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在某一国家就会同时出现几个政党并存的局面。无产阶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认为,政党是某一阶段,阶层或集团为实现其根本利益,以取得政权为主要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任何政党都有其阶级基础,代表着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是这个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工人阶级政党产生于资产阶级政党之后,它是在资本主义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自觉阶段,  相似文献   

3.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通过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来实现其政治目标的政治组织。政党制度亦称政党政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政治制度。它是统治阶级实现其政治统治的一种方式。中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美国实行共和党与民主党轮流执政的政党制。下面试对这两种不同制度  相似文献   

4.
<正>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 政党作为一个阶级、阶层、集团的政治组织,在政治统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党的历史如果从17世纪80年代英国出现“辉格党”和“托利党”的时代算起,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而于1847年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也距今140多年历史了,现代世界各国,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还是民族独立国家几乎都有政党的存在。近现代各国政治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政党进行的。政党是一定的阶级和阶层,为维护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形成的阶级的政治组织。在现代社会中,政党是政治权威的中坚,是社会组织力量的核心,是补充制度的力量,具有兼容和同化社会力量的功能,因此,强大的政党是对政治稳定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政治力量。不同的政党制度和不同的政党,对政治稳定具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政党制度在政治稳定方面都各有自己的长处,也都各有自己的短处,不存在谁绝对地优,谁绝对地劣的问题。决定社会政治稳定度的不是政党的数量,而是政党的质量。决定政党质量的是政党的阶级性质,政党的组织化程度,政党的成熟性和创造性,政党的适应性和兼容性等。  相似文献   

6.
利益集团在政治过程中的角色与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益集团作为政治体系的组成要素之一,与行政、立法、司法、政党、阶级等政府、非政府的政治结构一样,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物以类聚,民以群分,政治从一开始就是以群体的面目出现,而政治群体的聚合有意无意地都是以利益为主要纽带。因此,可以说利益集团的存在几乎与政治现象一样古老。只是在17世纪70年代现代政党出现以后,利益集团的角色逐渐被政党的光芒所遮掩,甚至被人们忽视。然而,在政党竞争现象背后,利益集团因素在现代政治过程中的影响力相较于政党却不逊色,在某些时空环境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美国大选中,利益集…  相似文献   

7.
统一战线是由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在具有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结成的政治联盟。共产党人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战略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代表性”是包容政党差异性的核心概念.因为没有代表性的组织势必沦为宗派,而代表某个阶级的强意识形态政党是无法强大起来的,唯有广泛代表性的政党,才能赢得执政地位.从代表性到代表力,政党因代表性而正名,从此有了生存的正当性;因代表力而成长,从此有了努力的方向.代表性可以自我标识,而代表力却是需要政党努力去争取.基于代表力的政党建设,需要政党与其代表的社会群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对政治生活中不同群体的利益关切,及时作出回应.而这恰是各类政党发展的共同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七十年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政治优势.这种政治优势,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巨大动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地认识党的政治优势,研究探索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的条件和机制,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党的政治优势的本质特征及其表现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从一般意义上讲,政党作为代表一定阶级或集团利益并为之斗争的政治组织,是进行阶级斗争和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工具,它对  相似文献   

10.
在危机丛生的现代城市政治生态中为普罗大众找到制衡资本统治霸权的有效途径,是曼纽尔·卡斯特创造性解读马克思主义阶级政治学说的理论旨趣。对此,他试图在城市规划的空间布展与社会冲突的"情势"结构内,延伸阶级斗争的效应范围并将其整合进更具群众基础的所谓"城市社会运动"当中,从而,构建出社会多元群体反抗资本逻辑规训的一般政治性联盟方案。这涉及卡斯特在阶级、性别、种族乃至分工职能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社会各层级人口中,对民主制度下自觉的政党组织和自发的群众动员的策略性定位。后者以特定情势下城市多元群体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为契机,促成了广泛的跨阶级联盟对资产阶级施压的临时反抗运动。显然,卡斯特提出的城市斗争策略,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阶级政治理念之适用边界的拓展,又是对其最终政治目标的曲解。当刚性的社会革命转化为柔性的城市运动时,最终被利益协商取代的阶级斗争势必降格为对资本异化制度的隐秘维护。  相似文献   

11.
推进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需要实现七个根本的范式转变:根除人治意识,弘扬法治意识;破除权力本位意识,树立权利本位意识;根除臣民意识,培育公民意识;摈弃官本位意识,树立民本位意识;根除全能政府意识,弘扬有限政府意识;破除国家本位意识,树立社会本位意识;破除扬善为主意识,树立制恶扬善并重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治学的进程——一个评论性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以及相对于社会的经济文化而言,政治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作为一种历史,中国政治学的命运与现实政治的变迁息息相关;作为一种科学,中国政治学已经从"伪科学"发展成为一门拥有独特的概念、方法、公理和逻辑的独立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中国政治学已经成为人们认识政治发展规律不可或缺的工具;作为一种职业,中国政治学已经拥有一支数量不小的专业研究和教学队伍;作为一种事业,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对推进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瞻望未来,中国政治学将成为世界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化是公民政治参与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政治参与的不断发展推动良好政治文化氛围的形成。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为视角,从思想渊源、鲜明特征和价值取向的维度剖析封建社会下的政治参与,有助于在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先进政治文化及其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Uniqueness of our political systems and tremendous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reform and opening up are reflected in language use,so contem 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discourse has its own distinctiveness,and is especially featured by increasing political neologisms,posing difficulties for interpreters and for China’s international publicity.Quality of political neologisms interpreting has a direct bearing on whether or not success of interpreting the whole discourse can be achieved.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interpreting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discourse,also for the purpose of com m unication can gain guidance from Bachman’s CLA Model.So the paper elaborates through exem plification on strategies for interpreting political neologisms in light of Bachm an’s Model,with a view to realizing discourse power of Chinese.  相似文献   

15.
对于封建专制传统积淀深厚、国家规模超大、现代化进程属于后发外生型的当代中国来说,建设和发展以民主、法治、人权为核心的现代政治文明的任务甚为艰巨。其中,政制发展是核心和关键。政制发展不仅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其现实诉求和动力源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优选之路就是从制度建设入手,在理性渐进的政制改革中探索和开辟前进的道路,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制,充分发挥和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影响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现代化是一个国家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政治现代化既是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又是实现社会全面现代化的保证.回顾从洋务运动开始近150年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中国政治改革的失败与迟缓对中国现代化的不良影响,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难题.而这一难题又是和传统政治文化的阻力、最优模式的误会、方法的错用、社会稳定的不足、市场经济发育不够、公民文化知识程度的低下等因素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不仅关系其民主政治建设的走向,而且关系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权的稳固.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指导思想,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基本方针,开辟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这两种新的形式,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来建设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以此建构起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框架,为中国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指出了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8.
赵宗博 《理论界》2014,(8):17-21
作为政治权力取得、分配和行使的制度化安排,政治权力体制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中枢和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政治权力的取得与分配,是政治权力体制的基础和支柱;政治权力的行使则是其外在表现。政治权力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取决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基本矛盾,体现出民族国家经济、政治与社会运行方面的特性。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政治权力体制的中国特色,即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政治权力体制。要发挥政治权力体制核心的功能,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就必须超越一般政治组织把取得执政地位作为中心目标的境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政治文明概念的界定入手,阐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又要符合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论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与政治文明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江虹 《学术论坛》2005,2(4):40-43
在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含行政体制)的演变是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与现代化的一条主脉络。在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和现代化过程中,从太平天国革命、戊戌维新、清末新政到辛亥革命的政治建设、政治变革中均以制度选择和权威变化不适应而失败。历史经验表明,在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制度文明是核心,而权威的理性化、世俗化发展则是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的先导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