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上海经济研究》编辑部、《浙江学刊》、金华社会主义改革研究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结合理论讨论会”于1991年5月6日—10日在浙江金华召开。这是我国经济学界一次重要的学术盛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经济理论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商品经济结合理论讨论会”在浙江省金华市召开之际,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学术月刊》杂志社、《上海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了经济理论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兄弟报刊代  相似文献   

3.
为了总结、研究近年来城市改革中实行股份制的经验,推动各地股份制试点顺利进行,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由国家“七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心城市综合改革研究》课题组、自贡铸钢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管理研究所、四川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四川省计划经济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日报理论部、光明日报理论部,四川日报理论部、自贡市体制改革办公室和《经济体制改革》杂志于1988年1月29日至2月1日在自贡市联合召开了《股份制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4.
<正> 卓炯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钻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早在50年代就开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研究.1961年发表《申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是计划商品经济.经长期研究,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见解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他的研究成果终于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为社会所承认,为学术界和思想界所赞许.他的经济科学著作甚丰,生前相继出版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政治经济学新探》、《再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等专著.遗著有《<资本论>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等巨篇.  相似文献   

5.
信息之窗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 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 5月1日至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纪念《经济研究》创刊30周年,在北京召开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会议按所有制、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价格与金融 再生产与发展战略等专题进行分组讨论,系统地回顾了有关理论问题研究的历程,提出了今后需  相似文献   

6.
<正> 经济学家卓炯的新著《政治经济学新探》最近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十四题,共十八万字.这是继论文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之后,作者研究和发掘《资本论》的思想及其体系,探索商品经济理论的新作,也是卓炯同志二十多年来探索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总结.书中反映了卓炯同志对《资本论》的深入系统研究和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细致考察,是他坚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二十年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 1988年10月17日,董辅乃同志为卓炯的《<资本论>体系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扩大商品经济论》一书所写的序中说,卓炯也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功不可没.李炳炎同志写了一篇阐发董辅乃观点的文章,题为《卓炯;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发表在《江海学刊》1990年第3期上.李炳炎从四个方面对卓炯的先驱作用进行论证:较早奠定了我国经济改革的理论根据;科学分析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一贯强调计划必须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的最早探索者.李炳炎在第一节里提到了卓炯第一个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并作了说明,李炳炎的文章是符合事实的,当然个别问题表述上不够清楚.  相似文献   

8.
<正> 《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经济学家单炯同志的一本论文集.一九八一年十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入了作者《论商品经济》、《论社会分工在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和《试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等从六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初的论文三十篇,约三十二万字,是作者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从提出到丰富和完善整个过程的代表作.商品经济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可是,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9.
全国高校《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一次会议于9月19日至23日在成都召开。会议就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下面发表的是浙江大学俞明仁教授在一次大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10.
卓炯传略     
1985年4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董辅礽同志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最早提出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这一论点的,在我国,可能是卓炯同志,那是在文化大革命前。黑龙江大学熊映梧教授在上海《社会科学》第七期发表的文章中说,卓炯同志和孙冶方、于光远同志是我国经济学界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1985年6月下旬在广州,召开了“卓炯商品经济理论研讨会”,全国经济理论界充分肯定了卓炯的商  相似文献   

11.
去年12月,《社会科学》发表了我的一篇《公商品经济简论》。这里我想继续对公商品经济再讲一些看法,供理论界讨论。 1、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包括全民所有制商品经济,集体所有制(含合作社所有制)商品经济,劳动者个体所有制商品经济,以及有外商投资的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全民所有制商品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商品经济,是公商品经济。它们占居绝对统治地位,因而,决定了我国现在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这一论断,是总结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升华,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学界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的理论结晶,更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只有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础上,才能构筑科学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大厦,才能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我们必须充分估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这一突破的巨大而深远的意义。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现在已经明确。因此,本文也不再论述社会主义经济为什么仍是一种商品  相似文献   

13.
一、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发展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然而这个理论还不够彻底,一是大大缩小了商品经济的范围,二是认为社会主义是非市场经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说:“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是商品,  相似文献   

14.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特征,是涉及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1982年初,我们曾写了《论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特征》一文(见1982年8月15日《光明日报》),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以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探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理论基础,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和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结合体的观点。文章发表后,曾引起一些同志注意。但是,限于那篇文章的篇幅,我们未及展开论述,这里打算就我们提出的观点作进一步论述,并作为对一些同志的答复。  相似文献   

15.
卓炯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尤其是把《资本论》的原理应用于社会主义经济方面,突破了传统的理论观点,作出了贡献。卓炯同志的经济理论是多方面的,可说自成体系。这里只对他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点作些简要的介绍。1.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卓炯是我国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经济学家,1962年,他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的商品经济。他说:“在公有制度下,不论是全民所有制的产品也好,集体所有制的产品也好,只要有社会分工存在,产品就要进入交换过程,就要成为商品。但这种商品和私有制下的商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回答了我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际中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许多重大发展和重大突破,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想着重谈以下六个方面的发展。 一、科学地解决了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 对社会主义经济属性的论述是《决定》对所有经济理论问题发展的最根本的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属性就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论断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属性的科学概括,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这个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属性认识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1,这个新的概括说明,商品经济不是什么社会主义的异己物,也不是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7月25日,光明日报理论部、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省营销学会与本刊在广州联合召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座谈会。梁钊、杨开茂、曾牧野、张振宇、马恩成、王琢、宋子和、张井、郑林书、温力虎、王珺、李金亮等同志参加了会议。参会者联系广东实际,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深入探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现将会议发言综述如下: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在广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是与会者的一个共识。学习《讲话》,参会者强调,在贯彻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我们考虑一切问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探索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时,有一种看法,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之间应该允许互相竞争;竞争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吴同光同志的《社会主义经济和竞争》一文(《光明日报》1979年3月24日,以下简称《竞争》),详细论述了竞争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积极作用。我认为吴同光同志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首先要搞清楚竞争的存在是以什么样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竞争》一文认为竞争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是同商品经济的运动规  相似文献   

19.
<正> 卓炯《再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文集)一书,最近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比较集中地反映近年来卓炯商品经济理论研究的成果,它对开拓经济理论研究者、探索者与爱好者的思维领域,将有所帮助。 一 卓炯《再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下简称《再论》)一书共收集论文46篇,约30多万字。它所阐明的新观点,主要是: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已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或者说是在计划指导下的商品经济,这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这是我们多少年来经济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那么与此相联系的,作为整个经济运行出发点的劳动是否具有直接社会性,同样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对此经济理论界无论教科书还是报刊杂志几乎都在沿用以往的传统观点,即认为社会主义劳动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