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人才交流》2016,(2):71-71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将于2016年6月16日正式开门迎客,并举办为期数日的盛大开幕庆典。上海迪士尼乐园将是一座由六大主题园区组成的主题乐园,包括“探险岛”、“奇想花园”、“米奇大街”、“明日世界”、“宝藏湾”及拥有“奇幻童话城堡”的“梦幻世界”。  相似文献   

2.
被东晋大文豪陶渊明赞誉为“桃源”里人家”的皖南黟县,风光秀刚,山月钟秀。祖籍系古黟西递的胡移风,1960年出生于上海,其父亲胡玲荪是原上海儿童福利剧院一级编剧.母亲王惠莉是原上海福利剧院导演。她自幼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如今已是硕果累累,成为澳大利亚苏风翻译公司的总裁、高级翻译,是皖籍在澳大利亚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位女性。 优良的环境,父母的熏陶,使胡移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她品学兼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78年,胡移风考入安徽大学外语系,4年寒窗苦读后,她被留校任安徽大学大洋洲文学研究室文学翻译。在大学读书时,她就开始翻译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的文学  相似文献   

3.
2011年1月,适逢我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学习汉语的假期,新疆正天寒地冻,于是我选择了南下。从乌鲁木齐到上海的火车长达44小时,多亏一位友善的乘务员帮我将无座票升为硬卧票,漫长的旅途才好过些。我还记得她用英语低声说“请保持安静”“不要说话”,因为如果所有无座乘客发现有空余卧铺,那占位场面就太壮观了。在上海和浙江短暂停留、拜访过老友和学生后,我立即踏上了开往福州的火车。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光学镜片市场中有一个闻名海内外的企业,她生产的光学玻璃镜片不仅品种齐全、性能好、质量高;而且早已具备国际上抗疲劳与防辐射两大尖端技术的特点,她出口的光学玻璃镜片倍受东南亚国家的欢迎,年出口量达500万付,被世界6亿多人口的大国印度市民称赞为“人造的鹰眼”、“佛光中的云鹰”。 佩带这顶“云鹰”皇冠的企业就是上海云庆光学材料公司。她是由近百名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民间科研人才所组成,是一个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她的创始人是位只有30多岁的郑云庆总经理。  相似文献   

5.
今年1月10日,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巴黎总部传来一个喜讯:上海瑞金医院教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陈赛娟,在世界各国400多位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女科学家中脱颖而出,获2000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提名。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入围该国际奖项。陈赛娟成为全球35名候选人中唯一的一位来自亚洲的女性。近年来,她在我国白血病细胞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不断攀登,努力探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6.
在山东省日照地区的两城镇,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美国考古学家文德安(Anne Penfield Underhill)和她中美双方的同事完成了对两城镇遗址的考古发掘。她希望尽量赢得这场与时间的赛跑。  相似文献   

7.
《国际人才交流》2009,(1):30-30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是新疆首家工业企业上市公司,目前公司总资产超过14亿.是中国最大的电子材料精铝及电子铝箔生产企业。公司精铝、电子铝箔和电极箔工程被国家经贸委列为”双高一优”项目.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005年。公司被认定为乌鲁木齐市电子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6年成为“火炬计划”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8.
卢燕待朋友如同演戏一般认真。去年11月,她在北京参加电影“金鸡”、“百花”双奖颁奖大会后返美前夕告诉我们,今年很快还回来。果然,6月初,大洋彼岸的卢燕翩然飞到北京。11日上午,我们应约到友谊宾馆贵宾楼五层一间房里采访了她。夙愿偿半年逾花甲的她,身着蜡染蓝花布套服,看来依然风姿绰约、典雅大方。她告诉我们,这次她到上海参加“92上海艺术节”。她同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曾演“陈毅市长”的魏启明先生合演话剧《普来飒大饭店》是艺术节中唯一的中美联合演出节目。问起演出情况,卢燕高兴地说:“挺开心!”她说,9月初临行前,美国同行都说大陆话剧没观众。没想到,她到上海人艺演了七场,场场爆满,门票从4元加到6  相似文献   

9.
马文 《人才开发》2001,(11):34-35
几年前,刚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的王娜自己开了一家室内装潢公司。当时,浦东开发热火朝天,上海人都在忙着购买商品房,房屋装修市场也很红火。个体户,路边小摊上的农民装修队大行其道。 王娜头脑灵活,她运用经济学的“需求与供给”理论进行分析后认为,目前状况应该是商机很大,好的公司建立后发展很快,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大量外资和外国公司的不断涌入,王娜开始感到强烈的竞争与发展的压力,她发现自己在企业管理方面的不足和欠缺。她说:“我在经营上没有一个长远的商业计划,做事情往往凭感觉行事。”  相似文献   

10.
沈培艺作为中国当今舞坛寥寥无几的耀眼人物,可谓饱领风光。有许多公众的评价可以为她定位:《人民日报》称她有“一流的表演才华”;《光明日报》评她有“卓然不凡的艺术功力”;香港《文汇报》辟专版赞她是“中国古典舞蹈的杰出代表”;香港著名妇女刊物《清秀》杂志、新加坡《新明日报》、《联合晚报》誉她是“中国学院派舞蹈权威代表”、“体现了中国舞蹈家的最高水平和中国当今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水平”;许多外国舞蹈同行称她是“用心灵塑造人物的世界第一流的舞蹈家”…… 这位丽人用她优美的舞姿在舞台上划下了一条闪光的艺术轨迹…  相似文献   

11.
沈培艺作为中国当今舞坛的耀眼人物,可谓饱领风光,有许多公众的评价可以为她定位:《人民日报》称她有“一流的表演才华”;《光明日报》评她有“卓然不凡的艺术功力”;香港《文汇报》辟专版赞她是“中国古典舞蹈的杰出代表”;香港著名妇女刊物《清秀》杂志、新加坡《新明日报》、《联合晚报》誉她是“中国学院派舞蹈权威代表”、“体现了中国舞蹈家的最高水平和中国当今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水平”;许多外国舞蹈同行称她是“用心灵塑造人物的世界第一流的舞蹈家” 这位丽人用她优美的舞姿在舞台上划下了一条闪光的艺术轨迹。 迟到的军人…  相似文献   

12.
听说过“崧泽”这个地名吗?那是位于上海市西郊——青浦县城东赵巷镇上的一个小村落,现有2200个村民,2800亩土地;谁能想得到这个崧泽村竟然就是阿拉上海老祖宗的诞生之地。 从本世纪50年代末到90年代,随着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经济腾飞,沉睡在崧泽地下的宝藏终于渐渐清醒了,她们慢慢抖落掉披覆在身上几千年的尘埃,向人们悠悠展现着自己的风采,她庄严宣告:最早的上海人就在这里生活! 从考古工作者挖掘出来的崧泽古文物来看,6000年前的“上海人”,就能栽培稻谷(怪不得上海青浦大米名扬四海),就能使用骨制工具;经考古学家郭沫若鉴定其时当为“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国务院也已命名为“崧泽文化”。  相似文献   

13.
你可知道,中国第一个WTO专业博士现在就工作在上海,他曾自始至终参与了13年中国从“复关”到“入世”的实质性谈判工作,并从1997年3起任外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副部长的秘书。目前,他作为上海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外贸学院入世研究学会执行会长,仍然活跃在没有硝烟的WTO第一线。首创“入世”一词刘光溪博士对“入世”一词有着特殊的偏好,当年,在“关贸总协定”改为“世界贸易组织”后,他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称谓的缩写上颇费了一番脑筋,在“加贸”、“加世”、“入世”、“入贸”等多种提法的排列组合中,他最终选择了“从‘复关’到‘入世’”作为其研究新著《中国与“经济联合国”》的副标题。古人有云: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刘光溪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作为身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前沿的“老资格”的年轻外交官,他将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无保留地献给了“入世”的事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刘光溪的求学经历富有一些传奇色彩。从1980年7月高考只差0.5分一度落第,数学作为参考分只考了个18分,到后来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领域学业有成,满腹经纶,在硕士、博士阶段勇做第一个吃螃蟹者,真叫人大跌跟镜。刘光溪说,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种瓜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总理在世时,关心中国电影事业的热情,诸多老电影明星们铭记在心。 不久前,笔者在深圳采访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之一的金迪时,已经年过花甲却仍然精神矍铄的她,十分激动地回忆起她当年与周总理的几次交往。这些珍贵的经历,她以前很少向外界披露过。 金迪第一次见周总理是1956年。那时她从上海考到东北艺术剧院,是21岁的年轻话剧演员。在话剧《伏契克》中为李默然配女主角小有名气之后,又在曹禺的《日出》一剧中扮演“小东西”开始走红。此剧在北京参加汇演.每天3场,场场爆满。那年6月的一个晚  相似文献   

15.
被中国当代大学生崇拜的神奇女人吴士宏,本来是北京一家小医院的护士。她自学成才,通过外贸服务公司进入IBM公司,因业绩突出不断晋升,十二年间从办公勤务一直升到中国销售渠道总经理。1998年出任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后来“因事业和生活中更重要的事情”而辞职,现在任大型国有企业TCL集团副总裁、TCL信息产业集团总裁。据报上说,北京、上海一些大学常请吴士宏作报告,大学生很喜欢听她的报  相似文献   

16.
“美神的园地”英国伦敦出版的《世界名人录》(Who's Who)中有她的名字。 1984年日本大阪第四届国际芭蕾舞比赛服装设计奖的获得者是她。 1989年9月,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服装展销会上,国际评论界认为达到巴黎、米兰、东京等地时装水平的中国服装设计师还是她。  相似文献   

17.
1999年初,北京气温达零下10度的一个傍晚,在农科院一幢居民楼的一间与室外温度相差无几的零乱斗室中,我见到了不久前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命名的中国“第一位职业探险家”、57岁的刘雨田。他在经过4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后,决定近期从新疆盖麦提出发,再次横穿这一被人称为“死亡之海”的不毛之地。我打量着眼前这个被传为“探险怪人”的人:长长的披肩发,是毫无修饰类似远古时代我们祖先的那种;皮肤呈褐红色,粗糙而富有质感;棱角分明的额头上沟纹很深;一双不大的眼睛目光迷离而执拗;在这三九天里,他上身只穿一件…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锐利武器——《资本论》,第一卷于1867年在德国汉堡出版,第二卷、第三卷,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相继于1885、1894年出版。她的出版,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世界科学史上的一个伟大里程碑。《资本论》在欧洲出版整整71年后,即1938年,中国第一版《资本论》全译本,在烽火连天的上海孤岛上终于问世了。她的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即从翻译到书店门市  相似文献   

19.
举世瞩目、绘就21世纪中国蓝图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于9月12日在北京召开。“十五”大前夕,笔者特约赴上海华联商厦采访“十五”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商业劳动模范、华联商厦床上用品部副主任楼帼玲。 采访在随和、轻松的气氛中进行。朴实、沉稳、自信的楼帼玲给笔者留下了现代劳模的新印象。作为连续两次参加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基层党代表,此时此刻,楼帼玲的心情非常激动,她说,这是“华联”领导栽培的结果。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使她在服务第一线中如鱼得水,尽情发挥,16年的“华联”生涯,为她戴上了一个个荣誉的花环。她以“华联”为家,以“华联”为荣。 1981年10月楼帼玲加入“华联”  相似文献   

20.
我的父亲阿尔卡季·瓦西里耶维奇·托罗普采夫是苏联建筑专家,北京与上海展览馆等建筑项目负责人,1953年至1956年在中国工作,在此期间中国领导人曾多次与其见面。这期间我随父亲来到中国,亲眼看到了从废墟上站起来的中国,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中读出了她的伟大,深深爱上了她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一爱,就是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