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主席教导我们:“无产阶级对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态度。”这是无产阶级评价古代文学艺术作品唯一正确的标准。近几年来,这个标准遭到“四人邦”及其御用文人明目张胆地篡改和歪曲。他们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政治需要出发,不仅在史学领  相似文献   

2.
在《西游记》诸多人物形象中,孙悟空没有唐僧的宗教虔诚,没有猪八戒的尘思俗念,没有沙僧的谨小慎微。但毫无疑问,孙悟空是作者着墨最多,也是读者最爱的人物形象:他化解了市民的阅读期待同玄奘取经历史事件间的尖锐冲突,消融了佛门经典要义对真率天性的自然拒斥,生动形象地演绎了南宗禅平常心即道的佛学理念,在文学领域和中晚唐以后呵佛骂祖、离经叛道狂禅之风实现了异域同构,客观上加速了佛学世俗化、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作者思想的局限、孙悟空自身思想性格行为的局限等三个方面阐述造成他悲剧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孙悟空形象生成的文化追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 综述了前人关于 孙悟空渊源的 种种争议,试图从 形象生成的文 化机制与文 化意蕴重加评析。在 追溯传统“猿”意 象与“非猿”意象时 ,指出 以道 为内 容,以 佛为 形式, 以世 俗为根源,构成了 孙悟空原型的重 要因素。这种种 因素 随着时 代的 变迁, 而一 步步 形成 了平 话、杂剧、小说中不 同的孙“猴”形象。  相似文献   

5.
四大奇书之一《西游记》的创作成功,引出了神魔小说一大系列,其成功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塑造了孙悟空这一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艺术形象。孙悟空是全书的栋梁,当然也是理解全书的关键,所以,要深刻全面理解《西游记》,必须正确地、多层面地对这一形象加以剖析。笔者拟就此从四个方面试加论述。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是一部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长篇巨著。作品主人公之一的孙悟空,其身上反映出浓厚的宗教意识。一、从孙悟空的斗争中,反映出来的佛教教义"法识"观,孙悟空身上反映出来的佛教思想。二、孙悟空皈依是不彻底的,在其身上还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与佛教思想相背的,却与明代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相统一。孙悟空的形象体现了人、动物、神魔、宗教四个特点的结合,他是一个宗教的战斗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7.
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是富于变化的,作者在充分展示其才智和个性的同时,也暴露了其形象的世俗性:奴性十足,才能平庸,名利熏心等。  相似文献   

8.
孙悟空形象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悟空形象的特点是亦真亦幻,幻中寓真。这个形象的创造深深地植根于社会历史生活和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他的“强者为尊”和追求自由的思想性格与明代中后期进步的社会思潮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李贽的尊贤思想和童心说在他的身上都有着鲜明的表现。他的积极乐观、勇敢无畏、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等美好品德,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性格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孙悟空的斗争智慧也多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小说在奇幻描写中时时透出世俗社会的人情事理。孙悟空形象的童真童趣,也是时代精神的一种独特表现。  相似文献   

9.
在一部《西游记》中,孙悟空曾多次垂泪而哭。究其哭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报效唐僧。二是为求正果之难。这两个原因正是孙悟空全部行动的核心,而第一类原因中本身又具有求正果的因素。所以,本文认为,孙悟空是一个有着浓厚孝悌观念的虔诚执著的求索者形象。  相似文献   

10.
比较撒旦与孙悟空这两个文学形象并结合上帝和玉帝这两个象征的原型探讨后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儒道思想压制自由意志,不重视人的理性的作用;西方基督教文化则保护自由意志,提倡理性。  相似文献   

11.
孙悟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具有斗争的乐观精神,是封建时代一位斗士形象。大闹天宫主要表现了对封建权威的反抗和争取个性自由的特征;西天取经则表现了为事业奋斗和为民除害的特征,整部《西游记》以斗争精神贯穿始终;这个形象的意义,就在于对国民性格中的奴性哲学的反叛,从而构建了新的民族性格。他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和时代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从紧箍儿看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孙悟空,人们想到的常常是一个乐观的战斗英雄形象.他的幽默、机智、自信、勇往直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因此成为最深入人心的一个喜剧形象.但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的是,在这个喜剧形象背后却蕴涵着浓厚的悲剧性.从紧箍儿,从作者对孙悟空的矛盾态度,联系明中叶社会文化背景和作者思想来考察,可以看出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内涵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西游记》和其他三部小说即《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一起被誉为四大名著。《西游记》塑造最为成功的是孙悟空的形象。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论及这一光辉灿烂的文学形象:孙悟空形象的产生及发展,思想性格特征,审美特质及审美内涵,说明孙悟空形象的塑造,代表着中国古典幻想小说人物形象描绘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孙悟空、贾宝玉身上都具有叛逆精神,孙悟空的叛逆精神表现为对现有秩序的巨大冲击性同时又具有积极进取、匡扶正义的社会责任意识,贾宝玉所体现的叛逆精神是以拒绝承担任何社会责任来对抗社会,以贵族的优雅和温和实现自我逃匿。孙悟空和贾宝玉形象存在着共同的悲剧意蕴,由叛逆到顺应现存秩序,最终以宗教作为精神的归宿。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文学吏上,<西游记>是一部杰出的作品.它被喻为古代浪漫主义神魔小说的最高峰.孙悟空形象的完美塑造,不仅反映作者惊人的文学和美学想象力,也体现了明代士人的精神世界.本文通过孙悟空形象内涵的分析,从思想文化角度入手,试图构建该形象与士人精神气蕴之间相互作用、相关联系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失乐园》中的撒旦均是反抗封建主流社会的叛逆者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相同处,但由于两者产生的时间与文化背景不同,在反叛的目的、手段、结局等方面存有差异,因而属于不同的类型形象,从而昭示着中西社会、文化及民族心理等层面的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一部《西游记》,包括两个故事,即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和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而这前后两个故事是由书中的中心人物孙悟空贯穿起来的.孙悟空的形象在《西游记》中最生动、最光辉,因此给读者的印象也最深刻、最活跃.《西游记》的思想内容就是由这两个故事和孙悟空的形象体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只要剖析清楚这两个故事的实质和孙悟空形象的意义,作品的主题思想,也就昭然若揭了.(一)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文学史家和《西游记》的研究家们,往往把孙悟空大闹天宫,看作是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人民的反抗斗争,或者干脆说成是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农民起义.其实孙悟空闹天宫的原因是:一、他因向东海龙王强索兵器和披挂,搅乱了龙宫的安宁,龙王在上帝处告了他;二、他不愿意到头来还会死去,他要长生,不受冥王的管辖,因此打死了鬼使,强消了冥府中生死簿上他的名字,终于超越了自然规律的局限,获得了“绝对自由”.他的行为,搅乱了阴阳轮转,冥王在玉帝那儿告了他.因此玉帝派兵遣将捉拿他.他不服气,才反了的,并非是受压迫、受剥削、生活不下去了才揭竿而起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否定社会流行读法的前提下,本文对《西游记》中的悟空形象作出一种反读,认为:悟空缺乏一种理想境界,表现出一种妄逞心智、信威任力而无视一切存在的精神狂妄;观察悟空西行之路的始终,一直未能克服其"步步行凶"的暴力习性,一直未能像他师父那样抱有对人之生命的慈悲关怀。而《西游记》中对悟空神魔形象的极力描写以及悟空形象被中国大众读者崇拜性的广泛认同,又直与中国大众社会崇拜神魔的非理性精神迷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在中国20世纪后期的政治运动中,伴随着对悟空形象的政治化读解,中国大众社会对悟空形象的崇拜浮上了意识形态的主流,并与狂热的政治迷妄一同对整个公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9.
人类是文化的产物,人类的生命需要是文化产生的永恒的动力。人的生命格局既受自身生命运动规则及人类的文化选择规范,同时文化反过来又对人生格局起到某种定格作用。《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巨大意义就在于,他的生命历程与文化选择正为人类生命格局与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注脚  相似文献   

20.
本文解读美猴王之美,认为其根源于中国猴文化,经历了从鄙猴到灵猴的悄然蜕变;内在精神为滑稽玩世,是狂士传统、道家玩世主义与猴文化结合变异的新产物;美学表现主要为狂傲美,并融谐趣之美,兼具俗与雅双重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