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词语态范畴表示行为与参与行为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观察视角和角度的不同导致不同的表达形式和意义.文章从维吾尔语动词语态的特点出发,对维吾尔族人的行为伦理特性提出一个重要见解,即“以行追责”.无论是维吾尔语动词语态所体现的形式还是其表达的错综复杂的意义,都是维吾尔人“以行追责”的行为伦理思想在该语言结构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理论语言学的观点 ,通过对传统语法和现代语法理论对比 ,探讨英语动词的“时”和“体”,认为英语动词的“时”和“体”属于不同的语法范畴 ,并提出了“两时两体”的观点及其理论依据 ,此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 ,而且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研究俄语和其他斯拉夫语的动词体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旣要把说明动词体的语法因素和词汇因素加以区别,又要把动词体同所谓“动词的动作方式类别”加以区别。正如捷克语言家伊萨钦科所说的:“如果不是确切而原则性地把动词体和我们称之为‘动词行为进行方式’的东西区别开来,那么,现在要对斯拉夫语的动词进行科学的研究是不可思议的”。长时期来,语法学家们对动词体的语法语义有不同的理解,对动词体是纯语法范畴还是词汇-语法范畴有不同的看法,对动词两个对应体是一个词的两个形式还是两个不同的动词持对立的观点,等等,在语法学说史上,对动词体是“两体论”(完成体和未完成体)还是“多体论”(加上所谓“一次体”、“多次体”以及“分体”等)持不同的见解。为此,当  相似文献   

4.
日语中的成对自动词和他动词在翻译成中文时,两者意思大致相同,但从语法意义的角度来看有时相差甚远.除了成对的自他动词外,有些动词兼有自他动词的属性,有些动词只有自动词的形式,有些动词只有他动词的形式,使用情况较为复杂.首先,梳理日语自他动词在词形上的区别来基本判断某个动词的自他属性.其次,分析自动词和他动词在主动态、可能态、被动态、使役态及动词的存续体和持续体的句型中体现出的不同语法意义,从而总结概括出自他动词的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维吾尔语中最常见的一种词尾形式是一种具有多种语法功能的语法形式。本文将通过语素分析的方法来说明它既是构成形动词过去时的语法单位语素,又是构成经历体的语法单位语素;同时又是构成“式”的语法单位语素。  相似文献   

6.
“时”和“体”是有关英语动词的两个语法范畴。“时”以动词的形态为主要依据,分为现在时和过去时,表示动作或过程发生的时间,“时”与时间不同,“时”是时间这一自然概念在语言上的表达方式。“体”的构成以句法组合为依据,分为完成体和进行体,表示动作或过程在某一时间的表现方式或进行情况。“体”必须借助于“时”才能体现动作所表示的时间。每个“时”可以和一种“体”结合,也可以同时和两种“体”结合。“时—体”之说要比时态之说更具有可分析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有些语素,如“了”、“着”、“过”、“们”等,不具备词汇意义而只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在说明它们的语法性质的时候,可以同印欧语中既有的一些语法范畴作比较。当然,这种比较不能流于仅仅用印欧语既有的语法范畴来说解汉语中这些语素的语法性质,因为汉语这些语素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同印欧语既有的语法范畴所表示的意义是并不一定相同。譬如“了”、“着”、“过”缀加在动词后面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用印欧语动词的“时”、“体”、“式”、“态”等范畴都套不上。曾经把“了”、“着”、“过”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壮语中,“kwa33”在句子中除了做谓语外,还可以做趋向补语、介词、体标记和语气词。“kwa33”的这五种用法不是一开始就并存的,做谓语是“kwa33”的最初用法,其他四个用法是动词语法化的结果,其语法化的路径可能是:动词→趋向补语→介词→体标记→语气词。  相似文献   

9.
俄语动词的时、体与英语动词的时态是两个十分复杂的语言范畴.在学习第二外语——俄语或英语——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往往自然地由英语动词的时态联想到俄语动词的时、体或由俄语动词的时、体联想到英语动词的时态.本能地用英语动词的完成时来代替和套用俄语动词的完成体.或试图简单地在两种语言动词的时、体和时态上划一“等号”.如用英语动词的一般时、进行时去套用俄语动词的未完成体,或用俄语动词的完成体去套用英语动词的完成时等等.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两种语言在语法作用上的某些不等值差异以及两种语言中动词的某些范畴的实质.对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讲解.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主观性是话语表述者在话语行为中对自我的表达。动词的体是对某种情状内部时间构成的各种不同的透视,是实现主观意识的一种语法范畴,话语交际中,动词的体态体现了说话人的视角,反映说话人对所表述的事件的立场观点和语气口吻。本文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弗朗西思.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的话语为分析对象,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探讨该小说话语中体的选择和运用如何反映说话人视角的主观性,并藉此说明:就叙事语篇而言,体的恰当运用不单是叙述的辅助,还是一种方法,一种表达言者意义,即话语主观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汉语完成体的“未完成效应”(IE)既不能证明汉语没有单语素的完成体动词,也不意味着汉语名词具有某种特殊性,或汉语的完成体标记“了”还有“中止”这一语法意义;“了”的句法功能在于对参照时间(Tr)或说话时间(Tu)进行定位,它的语法意义因 Tr/Tu 的具体位置而异,而后者则取决于动词量级结构的梯度性;IE 是“了”将 Tr/Tu 定位于梯度性量级结构之中的结果,由 IE 所带来的英汉语差异派生于时制与体的不同语法功能以及两者与量级结构的不同关系  相似文献   

12.
哈萨克语助动词是哈萨克语语法体系中很重要的范畴,本文把副“动词+助动词”这种语法形态作为表达体的意义的手段来论述泛指体,开始体,进行体,短暂体,反复体和完成体等动词的语法范畴。  相似文献   

13.
“时间视角转移”与一些特殊时态现象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英语是利用动词的时态形式来表达事件(或动作、状态等)的时间的.但是,我们n在阅读英美书报或在与英美人交谈时,往往发现,动词的时态形式与时间不一致.因此往往感n到迷惑不解,从而产生交际上的障碍.比如,作者或说话人明明是在叙述过去的事情,而突然使n用现在时.对此,一般语法书的解释是:这是某某时态的一种特殊用法.本文认为,用“时间视n角转移”来解释更科学,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因而更有利于教学.所谓“时间视角转n移”,指的是作者或说话人,在叙述一件事情时,观察时间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因此要求读者或n听话人也随之作出相应的变化,否则就会产生交际上的堵塞或误解.限于篇幅,本文不打算全n部论述“时间视角转移”的种种情况,只是用它来由浅入深地解释一些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的“通过”共有三种使用形态:“动词+体标记”形式、动词、介词.介词“通过”由同形的动词语法化而来,语法化完成的时间是20世纪20~40年代.“通过”的语法化是在连动式句法环境中完成的.汉语史上由“通过”形成的连动结构共有三种,它们产生的时代各不相同.五四时期,这三类连动结构汇聚在一起,共同构成介词“通过”语法化的句法环境,而这三类连动结构中不同义项的动词“通过”则分别构成了介词“通过”的三个语义来源.“通过”的语法化除了句法环境动因,认知隐喻和词义虚化也是重要的动因.  相似文献   

15.
用动词形态来表示说话人的信息来源,被称为传据范畴,这是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本文对撒拉语动词的传据范畴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撒拉语中存在的动词传据范畴的二元对立现象.  相似文献   

16.
俄汉语祈使范畴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祈使是俄汉语共同使用的语法范畴。俄汉语祈使范畴的语义基本相同,但语用功能相差较大。汉语是分析语,俄语属于综合语,富于形态变化;汉语动词无体的区别,俄语动词则分为完成体动词、未完成体动词和兼体动词。体是俄语动词的核心语法范畴,与态、时、式、人称等其他语法范畴相比,体处于特殊地位。在祈使句中动词体的不同,表达的意义并不相同。另外,动词祈使式的人称还受到亲疏关系、年龄、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时态是现代汉语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语法学界比较共同的看法是,现代汉语动词的时态是通过附着在动词后边的“着”和“了”来实现的.它们的作用和特征是“在于表示变化的过程,即所谓时态,语法意义重于词汇意义,而且附着性很强”.汉语是形态变化不发达的语言,由于近代汉语时态助词“着”和“了”的产生,使汉语语法的  相似文献   

18.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属于量的范畴,但是对于量的具体含义,语言学界各家的看法不太一致,只有对动词重叠式所体现的“量”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把握这个“量”的本质特征和具体内涵,才能把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概括得更加准确,客观.动词重叠式所体现的“量”是相对的,具有主观性和模糊性的特征,量的内容是丰富的,立体的.  相似文献   

19.
维吾尔语二价互向动词是二价动作动词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从构词形式上可分为三类;从语义角度可分为动作动词和性质动词,动词要求其所联系的两个论元属同一语义类;在句法形式上,二价互向动词的次范畴,在句法平面的投射方式不同。文章从三个角度对维吾尔语二价互向动词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20.
汉语时体范畴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法学界对于语法范畴各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解释。我们根据普通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认为语法范畴是语法意义的概括或归类。语法意义是从一系列具体的词或具体的语言成分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意义。不是词汇意义,不是语言成分中的具体意义;而是同一词类或同一语言结构所共有的意义,是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的物质外壳,这种语法形式一旦离开语法意义是不存在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是统一的。根据上述基本原理,我们认为汉语是有时态范畴和体貌范畴的。体貌范畴的语法意义是指动作变化在一定时间的过程中的方式或状态,这里所说的方式是指动作的开始、进行、完成、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