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心五分钟     
《伴侣(A版)》2013,(10):63-63
生女儿 一个朋友说,现在生女儿好,生儿子没用。证据是:他有两个儿子,除夕夜,他打电话给大儿子问:“你在哪儿啊?”大儿子答曰:“在丈母娘家。”又打电话给小儿子问:“你在哪儿”小儿子答日:“在丈母娘家。”继而小儿子反问:“老爸,你在哪儿啊?”朋友答道:“我也在丈母娘家……”  相似文献   

2.
我从2002年开始订阅《老人世界》。开始我自己每期一篇不落地通读,后来儿子和孙子、孙女也经常看。儿子在本乡镇上班,每休班时,他就看几篇,他爱看“百姓故事”和“亲情篇”。孙子孙女爱看“开心乐园”,什么谜语、猜字、小笑话、小幽默、漫画等,有时也看其他栏目。  相似文献   

3.
孩提时,儿子扬着小手对母亲说:“妈妈,我腿疼。”母亲急忙抱起儿子,问:“乖,哪儿疼?”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蹬了蹬小腿说:“噢,不疼了。”但刚把他放下,他就嚷:“又疼了。”母亲明白了:儿子原来是想让她抱。年轻的母亲抱着儿子,亲着他的小鼻头说:“坏宝宝,还骗妈妈呢。”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一脸得意地笑着。这是孩子对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相似文献   

4.
马虎     
要说马虎,先讲一个马虎画师的故事: 有一天,画师的朋友请他画一幅马图,画师提笔画了个马身子便匆匆搁笔,忙别的事去了。 过了几天,画师朋友又请他画只虎,画师便在马身上画上了虎头。他的大儿子看见了,问他画的是什么,他随口答这是虎。 虎! 后来有一天,画师的小儿子问他:“爸爸,你的马画完了吗?”画师说画完了,又领着小儿子去看那幅马身虎头图。 画师带两个儿子到乡下去,大儿子看见马撒腿就跑,边跑边喊:“救命!” 事隔不久,画师和两个儿子上山打猎,小儿子命丧虎口。 画师痛失幼子,回家以后撕掉马虎图,从此他再也没有…  相似文献   

5.
一本世界教育史上的奇书 1800年,在德国哈雷近郊的洛赫村,52岁的卡尔·威特喜得一子,他给儿子取命仍为卡尔·威特,以表达他的喜悦之情。小卡尔一生下来就四肢抽搐、呼吸急促,明显先天不足;婴儿期,反应又相当迟钝,显得极为痴呆。人们都认为小卡尔是个白痴,甚至他的母亲也绝望地说:“这样的傻孩子,教育他也没有什么出息,只是白费力气罢了。”  但是,卡尔的父亲并不绝望。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52岁才得到一个儿子……现在看起来虽然毫无出色之处,但我必将他培养成非凡的人。”果然,小卡尔·威特八九岁时已经够自由…  相似文献   

6.
一次,我到一位友人的叔叔家做客。他叔叔是大学教授,婶婶是杂志社副总编,他们家三室一厅,陈设典雅而端庄,一派书卷气,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分别安居美国和加拿大。我对其叔叔家艳羡不已。不料,我友人却说:“你不知道,叔叔的小儿子得了精神分裂症,长住精神病院。”我不由得“哦”了一声,友人也深为惋惜。不过,对此,他叔叔很坦然,淡淡地说:“人生并非完美无缺,知足常乐,这就是幸福的模样。”  相似文献   

7.
有私的爱     
他家屋后有一个池塘。“小孩落水啦。”有人喊。他没有停止扒车胎,下意识向院里一望,儿子不见了。“腾”地跃起,他扔下修理了一半的自行车往外跑,车轮仍在转动。  相似文献   

8.
谢涛 《当代老年》2006,(12):28-28
邻居中有位70多岁的老妈妈,前不久老伴去世了。 她现在住的房子是已成家多年的三个儿子凑钱给买的。刚刚成家不久的小儿子找到她说:“妈妈,爸爸已经走了,你一个人很孤单,不如把房子卖掉.我也把我们住的旧房子卖掉,这样我们的钱合在一起买新房子,您住到我们家里,我来养着您。”老妈妈同意了,很快卖掉了自己的房子,把钱交给小儿子,住到了小儿子家里。小儿子找三位哥哥开家庭会议,三位哥哥同意了小儿子的意见,老人由他来瞻养,他们一起把给老人—年的生活费交到这位小儿子手里。小儿子还从他妈手中要走了政府给老人每月领取生活费的存折。这位老妈妈才住进去—个多月,新房子还没买,老妈妈就无法忍受小儿子及儿媳对她的无理态度,跑出来住到大儿子家里。  相似文献   

9.
风刮歪了     
白崇禧将军的小儿子叫白先敬。据说,小儿子每次跟人打架,白崇禧第一句话常常是问:“是欺负别人还是被别人欺负?”如果听到是儿子欺负他人,儿子就会当场挨揍。之后,他还要拎着儿子的耳朵,亲自上门给人家道歉。  相似文献   

10.
今年65岁的夏清明,是辽宁省沈阳市某机关的退休干部。他和老伴相敬如宾,两个儿子事业有成,但他觉得没个女儿是一大遗憾。小儿子结婚后,夏清明对小儿媳视如己出,甚至小两口闹离婚时,他仍像疼亲生闺女一样疼儿媳。没想到,他的“女儿情结”伤害了老伴的感情,以致老两口分居了。对此,夏清明苦恼至极,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近日,夏清明向本刊倾诉了他的遭遇和苦恼。  相似文献   

11.
正7岁儿子很胆小,过个小水沟都要让我们抱。为了锻炼他,我们带他去攀岩。爬到一半时,儿子大哭着要下来,他爸坚决要求他爬上去,儿子大哭着爬上去了,他爸又要求手必须摸到最高处,孩子依然是大哭着完成的。看到儿子下来后手心冰冷,我突然想:这样去锻炼孩子,好吗?研究发现,在10岁之前,几乎有一半的儿童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岁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心理,43%的6~12岁儿童,则有7种以上的害怕  相似文献   

12.
我周围的人见到文森特 ,说他是“好可爱的外国小孩”。可在欧洲的城市 ,那里的人也称他为“可爱的外国贝贝”。的确 ,他身上融合着中西血统和中西文化 :雪白的皮肤 ,黑亮的眼睛 ,棕红而微卷的头发 ;时而德语 ,时而英语 ,还能说中国话。要是初次相见 ,真搞不清这孩子到底是哪里人。文森特是我的外孙 ,我们全家都宠爱他。平时 ,我的儿子最爱逗他 :“宝宝 ,你是哪地方人呀?”他常常歪着脖子回答 :“我一半是中国人。”问他另一半 ,他说 :“奥地利维也纳。”文森特1996年3月在捷克布拉格出生 ,几个月大就随他爸妈工作的调动而满天飞。长到…  相似文献   

13.
这些天回家,儿子总是愁眉不展,唉声叹气。有时停下作业,便托着腮,眼望窗外。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父亲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他轻声询问儿子。儿子红了脸说:“说出来,你会骂我吗?”  相似文献   

14.
开心一刻     
英子 《当代老年》2011,(6):51-51
台词 中午陪儿子午睡,他半梦半醒之间,突然冒出一句:“小娘们儿,我回来了!”  相似文献   

15.
心理案例:乃岁的林大妈老伴早年过世,自己辛辛苦苦把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拉扯大。大儿子在外地开厂,女儿也嫁出去了,她和小儿子生活在一起。林大妈考虑到自己身体不太好,于是就想先把财产——套房子和15万元存款分配好。由于大儿子在外地开厂,生活“不差钱”;女儿出嫁后,小日子也很滋润;小儿子却生活比较困难,是个“啃老族”。  相似文献   

16.
父子泪     
崇新会 《老年世界》2013,(21):34-34
他是一位忙碌的父亲,很多时间他都在外地出差。周末,儿子打电话问他能回来不?他说:“在外省,回不去了。”儿子说:“爸,别累坏了身体。”  相似文献   

17.
怡情雅趣     
《老年人》1999,(6)
某公花甲大寿,备宴邀友小聚,且拒绝一切馈赠。10年过去,朋友中有满花甲的,也有过了七十大寿的,竟无一人邀他赴寿宴,大疑。后探询得知.老友都办过庆寿宫.只因他生日拒礼,谅他赴别人寿宴亦不会备利,故不相邀。某人实行家庭改革,减了老父的口粮。天真的儿子不解,问;“冬冬.爷爷原来每顿吃两个馒头,你为什么减掉一个呢?”答:“人老了,不干事,就该少吃。”儿子说:“不旱斗机会尊紧吗7”那人士马教训儿子:‘谴。1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你懂吗?”儿子恍然大悟:“我将来只当爸爸,决不当爷爷!”(吴励之)小蚊子要…  相似文献   

18.
儿子14岁生日那天,我郑重地对儿子提出一个要求:以后我们一起出门,如果公共汽车上只剩一个空座位了,请你给我让座。儿子很吃惊,以前都是我为他让座,这仿佛是天经地义的。虽然我也要他为老弱病残孕、婴幼儿让座,可没告诉过他要为父母让座。看到儿子吃惊的样子,我认真地对儿子说:“孩子,你已经14岁了,长得和妈妈一般高了。你现在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而妈妈已人到中年,腰腿都不如从前了,所以妈妈要在你生日时提出这样的要求,你能理解吗?”儿子说:“妈妈,我懂了!”  相似文献   

19.
仲夷是个坚强的人,在抗日战争中出生入死经历好几次大难,我没有听他哀叹抱怨过;我们寄养在农家的大儿子于灾荒中饿死了,他也没有掉泪,当时还劝我说,这是国家民族的危难,在农村参加地下工作的妹妹的儿子也饿死了,这算是为革命作出了牺牲。文化大革命,他被打成“黑帮分子”,天天挨批斗,大大小小批斗了2300场(每批斗一场,他就在小本子上点一点做个记号,红卫兵发现,骂他记“变天账”,他说“我是记下受教育的次数”)。他为党为国担忧,但并不为个人悲观叹气,有时还对看管他的红卫兵开句玩笑。  相似文献   

20.
亲子趣事     
《女性天地》2010,(5):53-53
奶奶是哪国人 儿子问我:“爸爸,外国小朋友怎么是黄头发呀?眼睛和我们的也不一样。” 我不知道跟他如何解释,就说:“外国人就是这样的,就像我们是黑眼睛黑头发一样。”谁知儿子又说:“那我奶奶是白头发,她是哪国人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