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4年9月18日上午,湖南长沙革命陵园的上空,一阵阵防空警报声骤然响起。在1000多名自发赶来参加“为湖南抗日无名女英雄立碑”的人们的深情注目中,《潇湘晨报》社和湖南革命陵园的领导在墓园里共同揭开了一块墓碑上的红绸。阳光下,墓碑上的三行文字熠熠生辉:“一九三八年徐州殉难/抗日无名女兵之墓/湖南父老乡亲立”。墓碑上方的花环中,镶嵌着女兵清秀美丽的身影。面对此时此景,人群中的一位汉子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抚摸着烈士的墓碑,动情地说:女英烈呀,您终于可以在故乡安息了! 这位名叫陈开灵的徐州汉子,正是在江苏、湖南两地最先呼吁…  相似文献   

2.
一位16岁少女,因感冒引发重病,人还活着,父母却以为她死了,请人把她掩埋,在她即将被活埋之际,幸被人们发现……  相似文献   

3.
最近,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溪口镇北堆村,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为了一堵砖墙,两家邻居互不相让,最后演变成一桩血案,导致一人死亡、两人受伤、一人被捕入狱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2004年我留下了两个心结,一是在一片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叹息声中,某一天我终于听到了另外一种声音,却总没有合适的机会让它呈现为我们刊物的文字;二是一位叫周永才的老人,断断续续寄来近7万字工工整整的手写稿,却因种种原因无一见刊;“同一片蓝天下”所关注的希望工程、扶贫、支教、支卫、三下乡等等,兴许面对的都是一些个人“无能为力”的却需要大家“尽心尽力”的现实。所以,本栏目让这两位老人“打头阵”,因为他们的认真、执着与自信所彰显的应该正是我们“同一片蓝天下”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李琦 《民族论坛》2005,(1):51-52
上飞机那一刻,心情很差,在机场的时候很想找一个陌生人,告诉他我要去另外一个地方散心,可是我能说什么呢?这段生命中无可原谅的错误,要怎样才能将它忘却和抹去?没有买保险,在空中,我甚至一度祈祷飞机失事,那样我就能够以最完美的方式放弃生命…… (一)到昆明天已经黑了,还  相似文献   

6.
回头人生     
人生的要务在于不倦地前行,但我们也不妨时常回头。  当我们还是少不更事,跌跌撞撞一路跟着感觉朝前走,却越走越懵懂越走越迷惘时,不妨回一回头;当我们正值花样年华,却被飘逝的虚缈爱情折磨得形容枯槁几乎忘却了人生的要义时,不妨回一回头;当我们已是事业有成,却忽然感觉自己所做的并非自己的最爱,强烈渴望去圆儿时之梦时,不妨回一回头;当我们阅尽沧桑,生命的年轮刻满时间的风霜雪雨时,也不妨回一回头……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回一回头,生命将因此而增添一缕鲜活,人生也因此而焕发一份靓丽。  回头是回头看,是对…  相似文献   

7.
我终于来到了这个心仪很久的地方,那个纯厚而崇高的“乡下人”──沈从文就歇息在这里。  这是一个山岙,竹林葱茏,绿草茵茵;山下有潺潺的溪水,水中摇曳的水草青晰可辨;再下就是蓊郁的山影凝重而迷离,透彻中隐着某种神秘。唯有对岸那排不成格局的水泥房子不免有些煞风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它说明了“当代文明”的无序闯入,是很有些霸蛮而没有文化的。  这个在外面漂泊了大半辈子的游子,在历经漫长的流浪之后终于又回到了这块土地上,为自己的人生轨迹画了个完整的圆。用他表侄画家黄永玉的碑题,那就是“一个士兵不战死沙场…  相似文献   

8.
分忧谷 《民族论坛》2004,(11):31-33
2004年10月,古城资阳已经是凉风习习。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13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肩挑病妻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寻找良医的同时,他利用被病魔折磨得形如“木乃伊”的妻子,向人们“现身说法”,让人们警惕风湿病……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患难爱情故事。七旬老人发出撕心呐喊衣衫单薄的七旬老人赵贤成,挑着一副一头箩筐、一头菜篮的鸳鸯担,迈着沉重的步子,走长街串短巷,在城区八角井的一处宽敞地面上放下担子,人们这才发现,箩筐里装的是衣物、厨具等日常用品,但菜篮里装的却不是蔬菜食品,而是一个形如“木乃伊”般的可怜老妇人。…  相似文献   

9.
马虹 《民族论坛》2001,(1):44-44
“蔻”的本意,读点书的人大多知道。一句“豆蔻年华”,让耄耋翁媪也情不自禁地忆起能掐出水珠的嫩嫩往昔:高小时节,曾偷偷用高梁杆为班主任搭建一间新房;初中阶段,曾因越吊越短的裤腿而在异性同学面前一步一迟疑。而在眼下,“蔻”则如一场入冬的感冒,或似一场开春的雾,迅速普及到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什么东西一流行起来,真是不得了啊。据说,“蔻风”之源远溯欧美,近起日、韩,不知何时被我国国民“借来”并且呼啦啦一下就弥漫了神州大地。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颇有些东风压倒西风的意思,从社会形态上看,则由民众贫富差异使然,…  相似文献   

10.
奶食在草原被列在首位,称为白食。游牧人视白色为圣洁的颜色,查干(白)常常被用于赞美。鲜奶如江河,滋润着牧人们的生命。草原的生活就这样在奶香中延续了一代又一代,成为草原文化的核心。在内蒙古锡林格勒盟达茂旗,蒙古族妇女仁其玛做的奶食名闻四方。2010年,达茂旗特地举办了首届仁其玛奶食节,用传统的歌舞和运动方式,在绿色草原上进行推介。2011年,又举办第二届,2012年举办第三届……但,仁其玛的担忧却没有减少,因为如今会做奶食的蒙古族人越来越少了,变迁的草原还能留住奶香吗?  相似文献   

11.
《民族论坛》2005,(1):42-43
我生长在一个小小的盆地中,守着一盆白雪.一盆松涛,日子便波澜不兴地年复一年。我像一头懒懒的白熊,一季翻一下笨重的身体,其余的时间就只是含情脉脉,痴痴地望着那些我的主人与喜爱我的外乡人。  相似文献   

12.
人在旅途     
《民族论坛》2005,(1):45-45
许多身临其境的朋友,他们有着各自深刻的.迥异的体会.一驴友所说:我的行程结束了,希望大家都能把自己去过的地方写出来,这样你的成功将成为所有人的成功,而你的教训将使所有人不再交学费。  相似文献   

13.
外交部优秀公务员李孝劝当过 4 年外交信使,专门负责向世界各地中国驻地使馆传送外交机密文件,每年要在空中飞4000 多个小时,是我国外交事业中年轻一代 “空中鸿雁”。他几次化险为夷的传奇经历,他在北京胡同小巷用单车“撞”出来的爱情故事,都十分动人。最近,记者对他进行了专门采访。  相似文献   

14.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各族人民,谁不知晓何方礼这个名字?巍巍的元宝山用仁慈宽阔的胸怀拥抱着这位来自四川通江的武警战士;清清的贝江用清澈透亮的河水滋润着这位来自远方的汉家男儿。大苗山的人民,对这位善良朴实的了弟兵深怀敬意。  他们热情地称赞何方礼是瑶族同胞的“贴心人”、“好帮手”。融水大地上传诵着的这个名字和他那热心助学、无私扶贫的感人故事,就象和煦的春风,久久回荡在大苗山的峰峰岭岭……入伍来到大苗山  1992年12月底,何方礼从四川通江县入伍来到武警融水苗族自治县中队服役。中队驻地在融水县城。到中队…  相似文献   

15.
谢珍瑜 《民族论坛》2004,(11):34-36
湖南美术出版社画家彭本人和著名运动员郎平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彭本人与“铁榔头”十多年的友谊缘自一幅名画《中国姑娘》。10多年前,画家彭本人和几位艺术家呕心沥血创作的陶瓷壁画《中国姑娘》,曾随着全国媒体的争相报道而蜚声艺坛内外。这幅占地面积104平方米、长36米、宽4米的巨型壁画,构图新颖巧妙,色彩丰富、晶莹,人物鲜活、饱满,在中国陶瓷壁画史上绝无仅有,堪称一绝。本人是湖南省桂阳县人,父母皆为农民,是一个典型的“乡里伢子”。湖南师大美术系毕业后,他深入湘南山区生活13年,创作的《雾漫竹乡路》、《瑶山秋月》…  相似文献   

16.
易子 《民族论坛》2004,(11):42-43
柏燕萍档案:民族:瑶族年龄:40岁性别:女出生地:江华(现居长沙)家庭成员:丈夫、女儿、自己简历:在中国农业银行系统各个岗位间轮换名言:学习的动力从来都是来自内部,而不是来自外部,我从心底里觉得自己需要它。人说四十岁的女人就如一首经典的老歌,岁月的红尘锁不住她们的魅力。柏燕萍,这位正当不惑年龄,喜爱唱歌,美丽而事业成功的职场女人,将有怎样一番魅力?熊熊火把,瑶山有女初长成柏燕萍出生在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城,60年代的山区县城,小孩子捉捉迷藏,兴许就躲到了农民的柴垛中。那青青的山、清清的水、轻轻的空气,模糊…  相似文献   

17.
宁静与丰乳广告 生仔归来的宁静,拍了她的第一条广告,“丰乳”广告。虽然这条广告中的宁静迷人、性感,充满十足的女人味,可广告播出之后,仍有非议、不解,认为宁静为什么非拍这种广告,一定是图酬金高吧。宁静听后,潇洒地一笑:“如果为了钱,我就不会只拍了这一条,那会是十条、二十条广告,只要我愿意的话。”宁静认为,她在为女性做一件极有益的事。 宁静想通过自己的形象及亲身体会告诉大家,胸部扁平的女  相似文献   

18.
谢生 《民族论坛》2006,(1):56-56
纽约是个被称作世界中心的地方,曼哈顿则是纽约的枢纽地带。为了迎接十几个小时后就要来临的新年,我早早收盘离开中央公园边的办公楼,去往曼哈顿最繁华的心脏区域——时代广场。在59街与麦迪逊大道的路口,我又看到每天在红绿灯下乞讨的那个黑人兄弟。他没有腿,一条也没有,每天“站”在天气恶劣的纽约街口,戴同一顶帽子穿同一件衣服,数着从他身边经过的那些6或8或10扇门的豪华房车。10美金加上一句“新年快乐”,就已经可以融化积压在他心头的一个严冬,但是他说从来没有看见过那些车停下,更没有穿裘皮大衣的人从车里下来给过他一块钱,更不用说…  相似文献   

19.
以中风病人为例考察乡村慢性病人的生活世界,调查结果表明,慢性病首先导致了身体状况的恶化,随后引发了经济负担的加剧、自我认同的丧失和社会交往的减少,进而破坏了身体、自我和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意味着病人生活世界的破坏。在考察慢性病的破坏性后果时,作者不仅强调慢性病发生影响的微观机制,还特别关注地方场景和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六千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在那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当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将清泉的甘洌、禾黍的芬芳、收获的喜悦、生存的热望以及对于大地和上苍的诚敬,糅合酝酿在一起,捧出了馥郁芳醇的琼浆玉液时,酒,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从此便融入到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了———它浸润在先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