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关于汉朝同形词汉语和朝鲜语,虽然各自属于不同语系,但是有着不少共同的词汇。就朝鲜语词汇系统而论,其中有大量来源于汉语及汉字的词。这种词汇的产生,是同汉字——这一文字的媒介紧密相关的,是汉语对朝鲜语的深刻影响所导致的。朝鲜民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使用汉文,汉字汉文曾对朝鲜语产生过难以估量的影响。汉朝两种语言在语汇中互相渗透,使得它们之间产生了大量字形相同的词。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汉语词体现在书面上的代表,是记录汉语词的符号,词又是汉字所记录的内容。在古汉语词汇中,单音节词占主导地位,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字就记录着语言中的一个词,这是古汉语中汉字写词的主流。我们讨论字的分化,就是从汉字记词的这种通常的情况出发。至于有些特殊的情况,如“葡萄”、“倜儻”、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用来记录语音的文字符号。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一个语素,一个词汇。汉字和现代汉语词汇之间的影响是互相的,一方面,汉字会受到汉语词汇的制约;另一方面,汉字又会对汉语词汇的形成产生影响。以汉字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而言,其主要体现在:汉字见形知义的特征,使得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汉字的书写方式,使得其所要表达的词义,可以通过汉字的字形判别出来。  相似文献   

4.
日汉“同形词”的不同之比较范淑玲日汉“同形词”是指日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在文字表示上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汉字传入日本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已成为日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日本人民还借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词汇,有些还被吸收到汉语中来,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语...  相似文献   

5.
朝鲜民族深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借用汉字来记录自己民族的语言,因此在朝鲜语语汇中约有60%-70%的汉字词,而这些汉字词成为朝鲜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较系统地阐明了朝鲜语汉字词的来源,分析了朝鲜语汉字词与汉语词汇的异同,探讨了理解记忆和把握朝鲜语汉字词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汉字词汇在日语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汉字词汇使日语和汉语的关系格外密切。日语的汉字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在字形和意义上的关联,从词汇学研究角度可以梳理出以下几类:字形不同意义相同的词、字形相同意义相同的词、字形相同意义不同的词。  相似文献   

7.
羌汉语言接触形成的一组同源汉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交往导致语言接触。在此过程中,语言相互吸收或输出成分。就吸收而言,非汉语词汇成分进入汉语以后,汉字一视同仁地加以记录;使用既久,其非汉语色彩消失,当中一部分便循着汉语词派生路径孳生同源词,汉字又对这些同源词记录,出现了语言底层并非汉语而文字层面有汉语特征的同源字。古汉语中,"卢"字有黑义,来源于古羌语。垆、栌、、、鸬等字秉承"卢"字音义,形成了一组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同源字。  相似文献   

8.
汉字对日本文字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已成为日语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多字形相同的汉字在汉语和日语中都在使用着。虽然字形相同 ,但用于汉语和日语中的汉字词汇的意义却有差异。为此 ,通过列举部分同形歧义词 ,并从语言实践角度 ,对其意义进行对比分析 ,以期准确把握同形歧义词的确切语义 ,减少误解、误译  相似文献   

9.
汉语词汇和韩国语汉字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语词汇中大量汉字词 ,给韩国学生学习既带来方便 ,又带来障碍 ,其原因在于汉语词汇和韩国语汉字词中 ,虽存在大量“同形异义”、“同形同义”词 ,但其用法、意义及感情色彩均有不同。本文从实际出发 ,就韩国语汉字词及汉语词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分析 ,以便有助于教学  相似文献   

10.
汉字字族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同源词”和“同族词”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从文字学的角度研究汉字字族,从字族的角度研究汉字学,却是汉字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同族字”就是记录汉语同族词而且必须具有共同文字发生源的系列汉字,它是在认识、语言(词汇)、文字三者的互动中寻求文字与语言的相对动态平衡而产生的,是汉字通过内部孳乳以适应漠语词汇的“同源派生”而形成的。研究汉字字族的形成及其分布状态,有利于在汉字发展变化的动态中进一步认识汉字,把握汉字,进而探索汉字发展的内部规律。但是,汉字字族的研究必须要有时间和层次的观念,必须进行穷尽性的定量分析研究,切不可只是根据立论的需要而随意罗列、挑选几个或个别有利的材料来证说一种观点。  相似文献   

11.
刘凤芹 《东方论坛》2011,(5):102-106
日语中的常用汉字词是汉、日两种语言词汇系统的交集。通过对日语报刊中常用汉字词与汉语词的对比分析发现,在1596个日语常用汉字词中,相同的比例最高,占67%,相近和相异的汉字词占33%。这是由日本的汉字政策、词汇系统的发展演变、日本人独创的汉字词等原因形成的。而根据汉字词在整个日语词汇系统中所占的比例,可统计出不懂日语的中国人阅读日语报刊的可懂度最高仅为44.4%,可见日语词汇系统中的汉字词已积淀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汉语是历史最悠久,表意最畅达、稳固性最强的语言之一,它在近万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朝着严密化、精确化的方向演进。在汉语词汇系统的变革中,有一种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外来词。所谓外来词就是指在语言接触中,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吸收借用的词。外来词现象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是普遍存在的。因为伴随着国家民族间不可避免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必然会有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彼此渗透,这种影响在语言诸要素中均有体现,其中词汇尤为突出。就以汉语为例,外来词古已有之,有人把从国内少数民族语言中借来的…  相似文献   

13.
论汉语词汇的多元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词汇是一个多元系统,包括词汇的构成系统、词汇的生成系统、词音的组合系统、词义的延展系统、词语的层级系统、言文分歧的交叉系统、词汇的空间分布系统和词汇的历时演变系统。汉语词汇的多元系统由语言内部和外部原因共同作用而形成,体现了语言的共性和汉语的特性,研究这一多元系统在理论和应用上都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高度发展的语言之一。汉语词汇的丰富是其它语言所罕见的。正如波兰学者夏伯龙(W.Jablonski)教授所说;“汉语的词汇,因为它是汉语和汉族文学三千年来发展的产物,却具有一个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表现方式的宝库,可以描绘任何最细致的感情色彩。常常有些词语,在欧洲语文的翻译中好像都是一些同义词,但在汉语原文中却很容易把它们区别开来。”①此绝非过誉之词。单从数量看,汉字在甲骨文中的数量约为3500个,到清代《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尽管其中有很多异体重文,但单音节的汉字一般等于词,加之一词…  相似文献   

15.
日语中有许多与汉语书写一致的词汇,这些词汇中有的与汉语词义一样,有的与汉语词义有出入,而有的与汉语词义完全不同。日语中也有一部分与汉语仅一字之差但词义一样的词汇,如日语的“爱人”、“原子力”、“異口同音”,分别相当于汉语的“情人”、“原子能”、“异口同声”。通过对日语汉字词中与汉语仅一字之差但词义完全相同的二字词举例分析,以期能对中日两国人民学习对方语言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训诂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词汇体现了自古代汉语词汇发展至今的历史累积性,而古代汉语又与先秦献语言关系最为密切,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有必要通过训诂材料,运用训诂方法,利用先秦献语言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以正确理解汉语词义,寻求构词理据,分析结构方式以及说明词用法和辨析词语等等。  相似文献   

17.
对外基础汉语教学中,当语音教学告一段落后,就进入词汇、语法教学。就这两部分教学而言,词汇教学的延续时间最长,它一直可以延续到中、高级汉语教学中。同时,词汇教学也是语法教学的基础,学生如果没有很好地掌握所学词汇,语法也是很难教好的。所以说,基础汉语词汇教学好坏与否,对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搞好汉语词汇教学,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充分利用汉语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词汇教学。汉语的词是由汉字组成的。以汉字作为语素,按照一定  相似文献   

18.
从语言接触的视角来看,英源汉语网络词是一种跨语言的认知加工和概念化的结果。根据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式理论,这种跨语言的意义衍生过程体现为,词汇概念的选择和融合,包括整合和理解为主的意义组合机制。研究认为,英源汉语网络词的不同形式是在最大认知关联原则支配下,不同识解突显和选择的结果。这种跨语言的意义衍生揭示了其重新词汇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关于同素异序词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素异序词是指构成两个双音词的语素相同,但次序相反。这种词虽然为数不多,但却反映了汉语词汇由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阶段所经历的由不稳固、不定型到稳固、定型的语言事实。了解同素异序词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词义系统的发展变化。本文仅想对同素异序词的研究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首行要明确汉字不同于语素。汉字本身不过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它只有在被赋予了一定的音和义之后,才能代表语言中的语素或记号。同一个汉字所代表的语素或词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不能因为用以写词的汉字相同,就将其视为同素或同词。“语法”的“法”…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三大要素中,词汇教学历来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具有相同概念意义的词,可能随着民族与时代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隐含义。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而言,了解汉语词汇的深层隐含义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