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湖南在北宋以前,学术思想不具有全国性影响与地位,直到北宋湖南道县周敦颐①著《太极图说》、《通书》,创立"濂溪学",才标志着湖南学术思想在全国重要地位的确立。周敦颐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在他及其弟子理学思想的影响下②,催生了极具经世济用的"湖南理学",或曰"湖湘学派"、"湖湘文化"。湖南理学或湖湘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培育了一种特立独行,  相似文献   

2.
周敦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开创宋明理学,号称"理学鼻祖""理学渊源"。但周敦颐的著作言简意赅,"濂溪之学,精悫深密",学者阐释其哲学义理,或开拓其他研究领域,不甚容易。周敦颐的存世作品,《太极图说》200余字,《通书》2000余字,《爱莲说》100余字,《拙赋》60余字,诗札若干首,欲在义理上展开阐释,需在文献上扩充根据。文章谨就周敦颐在湖湘地域上的意义、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当今社会的意义,以及濂溪学的哲学义理研究、濂溪学的学术史研究、濂溪学的文献学研究方面,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3.
周敦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开创宋明理学,号称"理学鼻祖""理学渊源"。但周敦颐的著作言简意赅,"濂溪之学,精悫深密",学者阐释其哲学义理,或开拓其他研究领域,不甚容易。周敦颐的存世作品,《太极图说》200余字,《通书》2000余字,《爱莲说》100余字,《拙赋》60余字,诗札若干首,欲在义理上展开阐释,需在文献上扩充根据。文章谨就周敦颐在湖湘地域上的意义、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当今社会的意义,以及濂溪学的哲学义理研究、濂溪学的学术史研究、濂溪学的文献学研究方面,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孔孟儒学中,圣人乃生而知之,不学而知,不学而能,天性纯然至善,完满自足。周敦颐主张"学以成圣",认为"圣可学",其要在"一","一者无欲也"。何谓"圣",圣就是"诚",与天地与本体合而为一。圣人之道,无非仁义中正,乃至公之大道。以"诚"为中心,周敦颐建构了一套缜密的圣学工夫论系统。士与贤通过立志、立诚、致中和、惩忿窒欲之工夫可上达圣人之道。周敦颐何以成为圣人?在明清八种《濂溪志》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周敦颐自己的答案,也看到了宋代先贤自觉地把周敦颐纳入道统谱系,上承孔孟,下启二程,传《太极图说》《通书》与二程,重构儒学本体论与价值论,周敦颐被塑造为接续孔孟道统之圣人。自宋元至明清,周敦颐的圣人形象进一步被强化,也进一步被再塑造、再建构。  相似文献   

5.
郎嘉晨 《船山学刊》2023,(5):120-128
周敦颐《太极图说》的“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一句,素称难解。己丑(1169)中和之悟以后,朱熹对该句的诠释历经反复,其定说保存在成于乾道癸巳(1173)的《太极解义》及《通书解》中。朱熹对该句的理解虽符合儒家的义理,且有其经典的来源和训诂的依据,却未必是周敦颐的本义。在朱熹解的基础上,结合《通书》中的相关段落,对“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句,完全可以提出一种既不越出朱子学的义理架构,又更符合周敦颐本义的解释。并且,这一解释还可以回应张栻、吕祖谦、牟宗三、劳思光等对其提出的各种批评。  相似文献   

6.
“周程授受”是理学传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理学发展史必须明析的重要问题。程大中系河南洛阳人。宋宝元年间,调任赣州府兴国县令,后又调任南安府通判。其二子颢、颐跟随左右。在南安期间,适理学开创者周敦颐亦在南安任司理,二程子即拜周子为师;周子手授《太极图说》和《通书》,并授其理学精要。二程子终成一代理学大师。“三程”在赣南的过化,影响久远。  相似文献   

7.
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及其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刘宗贤周敦颐在宋明理学中占有重要位置,被誉为理学开山。然而人们提起他的思想,往往沿袭宋代朱熹的看法,多讲《太极图》和《太极图说》中对宇宙生成图式的演化和说明。而《太极图》是源于道教,属"方士修炼之术"。这说明周敦...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尝试对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进行平冤昭雪,以便解除长期以来人们对其的误解。为此,本论文认为在东亚哲学史上最初论及宇宙生成问题的学者为老子,到了汉唐时期,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太极及元气概念,并开始了正式的深入研究,这就是所谓的"太极元气说",这一脉络一直延续到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但是,到了南宋时期,朱熹对此进行了歪曲、改编,进而主张"本体论"。本论文还重点指出:如果立足于朱熹的本体论去理解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将会造成众多难点,其中明显的例子出现在朝鲜哲学史上。因此,笔者根据朱震的《汉上易传》所收录的《太极图》,尝试对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所蕴含的原义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著作言简意深。他一生著述不多,代表作是《太极图说》和《通书》。前者仅有249字,后者也只有2832字。然而这简短的著作,却蕴含着一个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体系。南宋朱熹订正周著文字,并为之作注,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周敦颐的主要观点作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解释,使之成为程朱理学的理论基础。 从朱熹至今八九百年间,学人对周敦颐的哲学思想争论不已。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云:“宋五子中,惟朱子著书最少,而诸儒辩论,则惟朱子之书最多。” 梁绍辉所著《周敦颐评传》,是数百年来周子学术研究的总结性著作。它对周敦颐生活时代的特点、周的生平事略及其著作,作了甚为翔实的考证和评介。特别是对他的思想渊源和思想体系,诸如  相似文献   

10.
王蕾 《齐鲁学刊》2008,(1):25-27
在明代理学史上,曹端以其理学诠释学之入路被称为"明初理学之冠",针对后世学者关于理学开山大儒周敦颐重要哲学著作《太极图说》的学术渊源、地位及其哲学内涵的不同评价,他以维护理学的视野,对这部争论颇多的著作作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周子的《太极图说》是本于儒家文化价值系统的作品,是对其天道性命贯通之学的完美诠释与注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