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新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漫谈英语中的“911”词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每天都有新词诞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语新词进行研究,可以加强对新词的认识.英语中有关911的词汇提供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2.
网络英语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反映了网络文化与网络生活的变化,因而以某种形式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网络英语新词的生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语言现象。英语新词从产生到逐渐传播,再到被普遍应用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词汇单位,是大脑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谐音、转喻等修辞手法对新事物进行思维的结果,其生成过程既随意、简单,又抽象、复杂。由此产生的多数新词已经固化成凝固词,在句法上具有独立性,在语义上具有完整性,在语用上具有经济性。网络英语新词构词的突出特征就是灵活多变:一是构词方式灵活多变,主要有缩略法、词链类推法、同音借用法;二是语义变化灵活多变,主要有扩大旧词含义、缩小旧词含义、引申旧词含义、改变旧词词性等。网络英语新词的发展呈现出不断增加、求简、趋繁、多语化和重应用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特征极大地影响了词汇的产生与变化。通过在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对国内外主流英语学习网站提供的2012--2013年英语网络新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类词汇具有家族相似性、范畴内成员地位差异性和范畴边界模糊性等特征。基于例证分析探讨了网络新词所反映的现代社会个人主义文化特征以及整个社会的快餐文化转向,对研究社会语言文化发展趋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往的新词研究主要侧重于构词法及新词产生的外部因素,但较少系统地从隐喻认知的内部角度来研究英语新词.文章主要探讨隐喻与词的意义及隐喻认知机制下英语新词的产生,分析隐喻认知机制下英语新词的发展,来揭示隐喻不仅在英语新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甚至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关联理论、认知模式理论、图式理论、运动事件框架等理论出发,回顾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文中介绍了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它对翻译研究的具体指导意义和研究前景,同时指出了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的缺陷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语料库为语言研究提供大量的自然语言材料,有助于语言研究得出客观的结论,具有观测性和验证性,语料库发展需要人们的内省和语言学理论支撑.认知语言学强调心智是体验性的,认知是无意识的,思维具有隐喻性.功能语言学认为,交际和交流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强调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进行交往、相互作用的社会现象.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相似重合处较多,均承认体验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只是研究角度不同:认知语言学探寻人们的心理感知、认知推理,重视心理因素;功能语言学重视社会功能,强调语言意义是一套社会潜势功能.在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互相补充的基础上,借助语料库,分析研究词汇语法层面的语言现象,挖掘语言学现象背后的理据.  相似文献   

7.
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认知取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均注重研究语言中的认知因素,然而两个语言学派对什么是认知的解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两种语言理论对认知诠释的异同可见一斑.相同点表现在认知研究目标的基本一致,不同点则表现在认知研究视角的明显有别.对其异同的分析有助于吸收两个学派的语言理论特长,进而建构理论中立的语言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概念整合理论是揭示人类语言的动态认知过程的一种理论。近年来新词汇、新流行语被广泛运用。新词的创造方式主要有:谐音创造的新词汇;因词义扩展创造的新词汇;由比喻产生的新词;其他方式创造的新词汇。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探究新词汇的认知过程会推动对流行语的进一步认知。  相似文献   

9.
认知社会语言学融合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但同时强调语言的社会性,重视人类自身思维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认知与语言和文化的交互作用,以及认知的社会语境等,其研究范围主要涉及语义及言语变异理论探讨、认知文化模式研究和语言政策研究以及社会政治体制研究(包括意识形态)等.通过将实证方法与心理学实验、神经生物学实验以及计算机模拟等方法相结合,认知社会语言学对语言变体、亚文化模式、语言类型学和跨文化交际等三个领域展开了各种讨论,集中体现了对语法系统再语境化的趋势,也代表了认知语言学的未来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0.
认知文体学是从认知角度进行文体研究的新学科,对文体的本质和运作机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从认知科学的视角来分析文体,能为读者解释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方便读者感知与体验的认知过程,有深远的理论创新意义。将认知科学的三大理论应用分析具体语料,能够充分展示文体的心理构建和认知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90年代取得较大发展,其为语言研究提供的新范式打破了以乔姆斯基的形式语言学为主的语言研究范式,影响了一大批学者,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均取得了惊人的成果。近年来,有些认知语言学家已经不再只满足于对语言本身的研究,而开始关注语言的社会性质,由此诞生了社会认知语言学。这种转变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必将再掀热潮,带动认知语言学的内部革命。本文在分析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探讨社会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动态及其对语言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隐喻的普遍性、认知性和系统性,隐喻的内在结构,以及隐喻的经验基础和实现。  相似文献   

13.
网络语言作为社会语言的一种变体揭示了当代人的思维变化和一种认知心理特点。而这种思维方式以及认知心理成为了网络新词产生的内在理据。从隐喻这一认知模式着手,重点分析了英语网络新词生成过程中的隐喻认知机制以及在网络新词中隐喻是如何反应出人类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指出传统转喻观的不足之处,并认为认知转喻观对转喻语言的识别能力更强。认知语言学框架下,对转喻本质的认识、分类,以及转喻和隐喻动态关系的研究大大拓展了转喻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认知语言学,开创了一个“认知”时代。把认知语言学和文学结合起来,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认知语言学的诸多理论,给新时期的文学批评,带来了新的契机。而文学批评也对认知科学尤其是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认知语言学家研究人类大脑的认知思维,形成了科学系统的认知图式,而认识作家、读者的认知思维,也是正确解读文学作品,挖掘其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的关键所在。认知语言学使得文学批评从“形式”走向“认知”,也使得文学批评的四要素达到了空前的和谐融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开始流行起来。网络新词的产生往往紧随社会热点问题和热门事件的发生。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与语言本身的变异性和动态性有关,更是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本文通过采用概念整合、隐喻及构式语法阐释热门事件发生之后网络新词形成的内在机制和认知动因,从认知语言学层面探讨社会环境对网络新词形成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对现阶段英语语态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并从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来探究英语语态。解决人们在学习英语中遇到的语法问题,帮助英语学习者突破语法学习的难关,提高其对英语语态的认知程度,消除人们对英语学习所产生的畏难情绪,增强英语学习者的信心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从生成与合成、任意与象似、天赋与体验、语义与语法这四个视角对比研究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在语言研究的本质、语言系统的本质、语法和语义的本质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人类一切语言的普遍现象.对隐喻的研究已延续了2000多年.语言学家对隐喻语言的理解有不同的解释.对隐喻语言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来,以一本著名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为起点,对隐喻的研究逐渐转向认知语言学方向.在此期间,认知语言学家对心理语言学的隐喻观做了重要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隐喻认知观.因此作者认为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地对隐喻语言进行研究讨论,将使我们对隐喻语言理解获得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在新疆诸多少数民族语言中,没有介词这一词类,介词向来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中的难点。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究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介词习得问题,以有标记与无标记、总括扫描与次第扫描等概念为切入点,以认知为最终的解释,以期对学生的一些偏误现象做出合理的概括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