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俄罗斯学者对满-通古斯语族民族的研究,成果较多,水平较高。十月革命前,其研究已进入系统研究阶段,曾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和研究。十月革命后,苏联、俄罗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满-通古斯各民族的起源、历史、民族过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成就颇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较为翔实的原始资料出发,探讨了以满、鄂伦春、赫哲族为典型代表的满-通古斯语族民族萨满信仰的多层次泛神崇拜及艺术、文化特征,进而引发出阿尔泰语系民族信仰民俗比较研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古斯满语族诸民族的射日神话比较黄任远(一)射日神话的情节母题比较在北方通古斯——满语族的满、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诸民族中,流传着情节结构大同小异的射日神话。这些神话的情节母题可归纳为:①多日并出带来灾难。②英雄出世超凡脱俗。③英雄遭难神灵相救...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满-通古斯各民族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满-通古斯语族各民族是名副其实的北方小民族。20世纪初,他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语言文化。苏联时斯,这些民族的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到苏联解体后,北方小民族的渔猎、养鹿生产生活方式遭到了极大破坏,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其经济社会状况日趋恶化,人口状况严峻,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平均寿命下降,民族语言逐步消失,民族文化只保留下片段。面对北方小民族严峻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俄罗斯联邦虽采取了许多措施,但由于经济困难,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北方小民族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5.
满通古斯语族民族乌德盖人的传统精神文化(上)林树山,姚风满通古斯语族民族乌德盖人自称“乌德埃”、“乌德赫”。该民族沿乌苏里江和黑龙江右侧支流居住在今俄属滨海边区和哈巴罗夫边区,人口约2000人,操乌德盖语。其传统宗教信仰的特点是崇拜自然力和动物,颇信... 相似文献
6.
乌德盖人同生产有关的某些信仰与他们对某些动物(例如熊、虎、水獭、鲸鱼等)的崇拜是分不开的。乌德盖人相信,他们的远祖在起源上同这些动物有关。所以,人们才非常敬仰他们的图腾,并坚信可以得到图腾的保护和帮助。在乌德盖人中间,这种图腾崇拜的残余一直延续到不久以前。这一点至今还体现在他们的许多氏族的名称上。例如:基蒙科氏自认为起源于野猪,其亲缘氏族卡满齐加氏自认为起源于虎,苏安卡氏自认为起源于水跳蚤,但有不少氏族都自认为起源于熊。这就是许多乌德盖人崇拜熊和虎的原因。乌德盖人认为,同祖先神的真正交往只是从吃… 相似文献
7.
原苏联满-通古斯语民族的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研究是民族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各个多民族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在苏联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下 ,满 -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同时 ,在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满 -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的文化变迁和现代化发展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先人崇拜鱼和花,把它们看作自己的祖先和保护者,正像弗雷译所说:“个人和图腾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自然利益的结合,图腾保护人们,而人们则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对它的崇敬。如果,它是一种动物,那么,即禁止杀害它;如果,它是一种植物,那么,即... 相似文献
9.
满 -通古斯诸语包括的语言有女真语、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伦春语、鄂温克语、埃文克语、埃文语、涅吉达尔语、那乃语 (戈尔德语 )、乌德盖语、乌尔奇语、奥罗奇语、奥罗克语等。在我国境内 ,满 -通古斯诸民族主要居住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等省区 ,约 10 0 3 .15万人 (1990年 )。在俄罗斯 ,满 -通古斯诸民族主要分布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埃文克自治专区、雅库特自治共和国、布利亚特自治共和国、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萨哈林州、堪察加州、马加丹州等地 ,现有人口约 7.6万人。另外 ,在蒙古国巴尔虎地区有 12 0… 相似文献
10.
11.
在当今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的过程中 ,诸多小语言将逐渐消失 ,而且消失的速度正逐渐加快。本文描述了加拿大西北部地区属于印第安语系阿塔帕斯坎语族的三种小语言和中国东北部地区属于阿尔泰语系满 -通古斯语族的三种小语言的使用情况 ,提出这六种语言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同时阐述加拿大西北地区在语言保持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族群"概念的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当前学术界对“族群” (ethnicgroup)概念的不同理解并概括了他们的共性认识 ,即族群认同的标志是文化特点 ,认为族群论者把族群当作文化承载单位 ,分享共同文化特质的看法并不能让我们真正了解族群的社会特性 ,不能准确地定义某一群体 ,从而造成其群体概念的模糊不清。作者主张 ,应通过准确描述和形容“民族”的办法 ,使国外学者清楚地理解中国的“民族” ,而不应强调与国际学术接轨而盲目使用“族群”概念 ,否定已经使用了 10 0年的约定俗成的“民族”概念 相似文献
13.
14.
对壮族的研究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壮学 ,是研究不断深化、拓展的结果。壮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目前的壮学研究还是以研究一个单一民族为主 ,跨民族研究较少。要使壮学有更大作为和产生更大的影响 ,必须借鉴人类学的整体观、相对观以及跨文化比较、主位客位相交叉的研究方法 ,加强从族际的角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生活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阿洪姆人的主体是早期迁往印度的我国云南傣族的一支.在英国人控制阿萨姆邦后,阿洪姆人的社会地位下降,在受歧视中民族主义得以萌发,在争取民族权益中民族主义进一步发展,但在宣传中也出现了"泛泰(傣)"倾向. 相似文献
16.
自从族群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族群与民族、族群意识与民族意识已经成为民族研究的主题。在本文中,笔者尝试着再次对“民族”与“族群”概念、民族意识与族群意识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接着对美国和我国所采取的族群政策的变化进行了一番仔细比较分析;对解决族群矛盾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只有淡化“族群意识”,加强各族群之间的文化认同,遵循族群发展的自主性和客观规律才能较好地解决我国的族群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满族族源神话与"满洲"族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泛流传于满族中的“三仙女”神话故事,不仅保留了当时母系氏族社会的部分原生态素材,更重要的是说明了“三仙女”沐浴湖泊的具体方位在黑龙江下游的博朗湖,它为我们今天准确地认识满族的形成和族称的来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乌苏里船歌》案是我国第一起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纠纷方面的司法案例,该案例争论的赫哲族文化权利的主体《乌苏里船歌》是作曲还是编曲等几个焦点问题凸显了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发展理念的演变也使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9.
岭南民族源流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岭南各民族族源问题上,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百余年的研究,近十年来又呈现出多学科共同参与研究的局面.在岭南诸族源流问题上,有的学术界已经初步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但在某些具体的问题上还存分歧;有的众说纷纭,尚未取得一致意见;"土著说"和"外来说"成为了学术界在岭南诸族族源问题上争论的焦点,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为了这个领域新的亮点.本文拟就前人在此问题上的研究做一个述评.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梳理历史资料和作者在门、珞地区的多次实地调查材料,对门巴族、珞巴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外联系的扩大,以及西藏社会的变革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门巴族和珞巴族的社会和文化变化很大。近年来国家"兴边富民行动"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特殊政策的实施,使门巴族和珞巴族社会变化尤为剧烈,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婚姻制度与家庭关系、宗教信仰、思想文化观念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