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宋清华 《齐鲁学刊》2006,(5):118-121
理性具有超越经验世界的特征,这是由理性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理性的超越性追求,体现的是人类对自身有限性的超越,它源于人的本性,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创造性的表现。理性借助这种超越性的追求,来探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人类建构完美的自我形象和至善的理想社会原型,以体现人性的崇高和尊严。但理性所建构的理想世界,乃是一种形而上的理想追求,为的是唤醒理性的反省和批判精神,以避免僵化、停滞以及功利价值追求,鼓励人超越现存,激发人的指向未来的内在创造潜能,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向更符合人性需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纯粹形而上的理想如何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总是力图超越经验世界,追求形而上的理想,这种追求源于人的本性,即人对自身有限性的超越,体现的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创造性,这种形而上的理想,固然对人类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但它并不能在经验世界实现,它永远只能作为至善理想在超验世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理性总是力图超越经验世界,追求至善的理想价值,这种追求源于人的本性,即人对自身有限性的超越,体现的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创造性,这种至善的理想,固然对人类具有价值和意义,但它并不能在经验世界实现,而只能作为形而上的理想在超验世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理性具有超越性特征,它认为经验世界是不可靠的,无法获得理性所要寻求的确定性,总是试图超越经验世界,寻求至善的理想价值,型构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完美形象,用理想的尺度来反观现实,克服人类自身的有限性,按照理想的要求建构属人的世界。需要区分形而上的理想和一般理想的界限,限定它们各自的权界范围,否则将会损及人类自身。只有马克思的实践观才有效地将两种理想结合起来,实现了二者的真正统一。  相似文献   

5.
论文化的超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的超越性的存在方式。文化的超越性既是对自然的超越 ,也是对文化自身的超越。超越是对现实的批判与否定 ,它与辩证法意义上的扬弃是同义的。文化的超越性源于人的需要和自我意识 ,其指向是真善美的境界 ,即自由。人类所追求的自由不是一劳永逸就可进入的历史阶段 ,而是一个无限生成的过程。以市场机制为原则 ,融入科技理性和人文理性 ,可以激发中国文化强大的创造性和超越性 ,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6.
哲学看世界的方式不同于人们日常的看,它指的是理性的审视,理性是其看世界的工具--眼睛.但理性本身又是有限度的,需要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划定其权界范围,才不至于陷入理性的幻相中.理性不安于经验世界,总是要超越经验世界的界限而追求绝对,这反映了理性的本性,也是人的超越性的反映,它在特定的范围内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M·韦伯将人类理性区分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并将现代化早期进程概括为工具理性时代。沃勒斯坦则直指其为一个世俗化阶段。维也纳学派提出,于人类(哲学)知识体系中开除形而上。价值理性由此被遮蔽,形而上的追求与关怀由此能动性地失落。形而上乃人的本质,人就是形而上的动物。形而上关怀繁衍、派生价值理性的逻辑,除传统套路外,指向两个层面:意义派生与话语派生。中华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上,尤其需要倾听形而上的召唤,保持意义的拷问与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范明华 《江汉论坛》2004,1(1):103-106
艺术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建立在对现实即物理事实和心理事实的双重超越基础上的。这种超越根源于人类意识和实践的超越性,而其实现则必须借助于艺术语言(包括媒介、形式和意象)的创造。与科学、哲学和宗教等的超越不同,艺术对现实的超越并不是指向抽象的理性世界或超验的彼岸世界,而是指向感性的、经验的此岸世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人的生存境界。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的士人格思想凸显了士的道德人格和完美人格,冯友兰对士人格的评析以士人格的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双重面向作为中心架构。士人格的现实性表现为士有道德与才学,超越性表现为士有完美的圣人人格追求。士的上层地位并非是唯一的,士风的反抗精神又体现了士人格的超越性。冯友兰士人格思想凸显了士的超越意识,士人参与社会现实又超越现实说明士人想成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  相似文献   

10.
论哲学境界的精神旨趣与当代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哲学的主题。哲学从其内在的本性而言, 是对人的本性把握的理论表达。对人的本性的全面性与历史性理解, 必然会得出人是境界性存在的结论。哲学作为“形而上”的理论反思方式, 必然要构建表达人的本性的哲学境界。哲学境界体现着人对理想的追求, 对价值的确认, 对意义的构建。哲学境界的精神旨趣既体现为人对外在世界的否定性超越, 又体现为人向人的世界的历史生成, 印证着人对人的精神层级与品位的不懈追求。哲学境界的精神旨趣表明人对自身存在性质、生活价值与人的更高境界的追求的理解程度, 是对人所生活与创造的意义世界的不断开掘, 是对人的内在生活底蕴的不断丰富。哲学境界及其精神旨趣贴切地表现了人的本性的超越性、理想性、批判性的追求, 进而充分地体现出哲学的自身特性与魅力。因此, 哲学境界及其精神旨趣在当代的历史条件下承载着重大的使命, 彰显出哲学的永恒感召力。  相似文献   

11.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的自我理论涉及唯我论、形而上学主体和实体自我或经验自我诸论题。维氏之目的是为可说者和不可说者划界。语言和世界逻辑同构,语言是我的语言,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所以自我就是世界界限。维氏之唯我论并不彻底,因为世界之外尚有不可言说者。作为世界界限之自我乃是形而上学主体,它并非世界内之事实,并非世界内之实体,不能为语言所捕捉。单纯的实体自我或经验自我本指世界内之事实,而维特根斯坦在书中实际上否定了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张新 《阴山学刊》2014,(4):76-80
冯友兰将人最特殊的性质定义为觉解,“解”是依照概念之了解,“觉”是此心之明觉,即:不同于依照概念而行的了解,但又以其为基础的切己之体悟。只有具备了这一层实质内涵,真际世界与实际世界的融通才有可能,亦即人从自然境界到天地境界的超越才有可能。觉解是人的存在之维,境界乃是建立于觉解之上的意义世界的建构。觉解一方面确证着人之“在”,一方面构建着意义世界,而意义世界的建构最终逻辑地奠基于形而上的真际世界。  相似文献   

13.
生命自我超越是中西哲学的一大主题。西方近代哲学对主体性和超越性的建构使人类自我超越的归宿漂离宗教,尼采超人哲学力图使人类价值理想从天国的彼岸回到人间,克服了近代哲学生命终极关怀的超绝性和神秘性,从而与中国儒家哲学通过伦理方式沟通人的理想境界与现实世界层面来实现道德的真我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尼采和儒家哲学的先验唯心主义立场和专制等级主义情结,使其生命超越论陷入空洞并不失反动之嫌。马克思所阐明的在“自由联合体”中的“自由而全面的人”真正地实现了生命的超越,达到了真正的善、生命的终极价值,从而形成了对“超人”价值论和“圣人”境界论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李高荣 《兰州学刊》2013,(12):12-16
表面上,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了两种主体:认识主体或表象主体和形而上主体,并借用前者论证了后者的存在;事实上,维氏的表象主体只是用来为形而上主体服务的,他更看重后者.这与他的哲学趣旨是相关的:他十分关心人生的意义问题.借用形而上主体,他不但给出了认识的界限,也为生命的意义找到了方向——要想幸福地生活,必须和世界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15.
针对对人的“种哲学”的理解,高清海先生选取了历史上已在生成中的“类”概念,形成了自己的“类哲学”,以表征人区别干物的超越性存在。尽管纯粹哲学形态的“类哲学”所表达的内容是最具体的,但其形式则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此文试图通过探讨“文化选择”理论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与“类哲学”内在的一致性,更全面、深入地理解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最后试图运用“类哲学”的观点解决“文化选择”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沈国琴 《学术探索》2013,(12):23-27
奥特弗利德·赫费的生活艺术学是在反思、升华、重构古代生活艺术学及斯宾诺莎和康德等哲人的生活艺术学说基础之上形成的一个完整体系。该学说以生存一元论克服了传统的实体性的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模式,把“存在”还原成动词“生存”,对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存在方式进行了多元多维的分析与考量,是一种以获得幸福为宗旨的动态的、开放性的生存美学,凸现了生存中各个因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及多元共生,是对个体自我生成性本质的一种较新的开显方式。  相似文献   

17.
英语模糊限制语的言语交际功能与语用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模糊性,决定了人类思维和语言的模糊性。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自然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在言语交际中起着润滑刑的作用。采用何自然等从语用角度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对模糊限制语的言语交际功能及其与语用失误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正确使用,模糊限制语能够增强话语表达的灵活性和得体性。但如果误用滥用,也会导致语用失误甚至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与钱穆都从人的生活来认识文化结构。人的生活不仅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横向结构,人还生活在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中,还有过去、现在与未来一同到场的历史向度,而实践作为人的类本性,整合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个体凝聚为民族,文化呈现为民族精神。分析马克思与钱穆文化结构的异同,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文化与文化结构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霍红 《学术探索》2014,(8):124-128
本文对语用学的哲学源生背景进行了梳理并发现,哲学在其发展进程中,在语言与世界的关系的探讨过程中,"人"的因素有着由缺位到归位的过程。语用学的蛰生主要源于"人"在"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中的位置回归。受启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加之奥斯汀的"以言行事",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格莱斯的合作原则理论,语言哲学理论最终在哲学界独树一帜、自成一派,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哲学理论,并直接导致了语用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