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2007年春天,是中国股市一个极度绚烂而又膨胀的季节。在这股几乎“全民皆股”的狂潮中,股市就像一匹脱缰的疯牛,一度在全国尤其在南部地区掀起了一阵阵飙升的巨浪,其指数、成交额以及开户数等各项纪录均屡创新高,多少股民一夜暴富,各地股市一片疯狂!
然而,“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一诤言,却常常被急于致富的股民所淡忘!入夏以后,全国股市在一路狂升后急转直下、一片大跌,多少不成熟的股民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7,(Z1)
一绿遍西池,梅子青时。仅无端、尽日东风恶,更霏微细雨。恼人离恨,满路春泥。应是行云归路,有闲泪,洒相思。想旗事、望断黄昏月,又依前误了,红笺香信,翠袖欢期。此为写景抒情之作。西池春绿碧,生机勃勃。梅子泛青,令人恼恨的是,忽然刮起狂风,更加上霏霏细雨连日不堪。人生离恨之苦惹人恼怨,满路春雨泥泞难行。首句词人先铺叙,写春光正好,与下文恶风对照。“仅无端”:仅却,表转折;“无端”:平白无故,很突然的样子。是词人发自内心的惊叹语。“东风”:春风。东风恶吹残绿池,又整日细雨霏霏,怎不叫人心烦怨恼;满路泥泞… 相似文献
11.
12.
叶舒宪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23,(4):58-65+159-160
对于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明而言,玉文化研究相较其他物质文化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也是当下新文科拓展知识创新点之所在。中国美学学术重建应回归本土视角和本土话语,根据考古新资料重建万年中国观的深度历史大视野和知识更新格局,锁定华夏文明核心价值观的原型物质——美玉,通过上五千年的鉴玉经验积淀过程分析,诠释下五千年“君子温润如玉”人格理想及其审美实践底蕴。万年玉文化传承在审美聚焦方面的两个本土核心问题是:温润如玉的价值判断究竟从何而来?为什么后代儒家的人格理想表达,要借助于玉的温润之美作为元隐喻?前一问的答案,将是解说后一问的认识前提。这样的连锁解答思路需要诉诸上五千年的先民审美感知世界。通过聚焦古人鉴玉的核心审美标准——华夏独有的美学关键词“润”的观念起源问题,可以发现,“温润”是古人通过佩玉和盘玉的把玩实践检验后提炼出来的美学理想和人格理想。 相似文献
13.
14.
15.
悲金悼玉女儿诔——论《红楼梦》中贾宝玉之诗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文创作以歌咏女性为中心,以创新为特色,表达出“悲金悼玉”的主题,从而与《红楼梦》重要主题之一——反映“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女性悲剧关联起来,体现了为作者代言的功能。同时,通过贾宝玉的诗文,作者批判时人为功名而写作的异化心态,提出“尚古”的文学主张,主张回归士之精神本源,标立出对儒林传统的唾弃以及对文苑传统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