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过厉明同志给编辑部的信后,我感到厉明同志对统计工作的看法是不够正碓的.厉明同志把统计工作看成只不过是数字上的加加减减和算算百分数;认为如果不切实了解生产知识,分析出来的东西就不会结合实际,一无所用;谈到超作用也只不过是告诉别  相似文献   

2.
自本刊发表了厉明同志给编辑部的来信,提出“厉明同志为什么不愿作统计工作”的讨论以来,绝大部分同志来稿都是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通过具体事实来说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作法,并分析批判厉明同志不愿作统计工作的个人主义思想的.但从来稿中也可看出,还有部分同志是同情厉明同志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我是作车间经济计划工作的,具体工作就是编计划、搞统计,抄抄算算,一天到晚和数字打交道,这些工作就是厉明同志所说的“数字上的加加减减”及那些所谓“零碎”的工作.但我对统计工作却和厉明同志有着不同的看法.现通过我个人所接触到的一些事实,来谈谈我对统计工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从厉明同志的信中,可以看出他虽然没有否认进行分析研究的必要性,但却否认了进行分析研究的可能性,同时也否定了资料整理工作和计算工作的意义.厉明同志的这种看法正如国家统计局贾副局长所批评的那样:“……作工业统计不学习工业知识,作  相似文献   

5.
我们收到厉明同志的一封信,信中反映了他对统计工作的一些看法和在工作中的苦闷情绪,我们认为这个思想认识问题目前在我们不少统计干部中是或多或少存在的,因此现在把这封信发表出来,供大家讨论,这对大家是会有益处的.根据厉明同志的来信,现提出以下三个问题,希望大家围绕这些问题热烈发表意见:(一)厉明同志认为统计工作只不过是一些加加减减算算百分比的工作,枯燥无味,这样的认识对不对?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认识统计工作?(二)厉明同志认为做统计工作起不了们什么大的作用?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们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统计工作在整个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怎样来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三)厉明同志对统计工作失去信心,不知道统计工作者的真实前途何在,作统计工作就不能提高自己,那末统计工作者到底有没有前途呢?前途又是什么呢?作统计工作是不是就不能提高自己呢?参加讨论的来稿内容要具体,最好集中一个问题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联系具体事例来分析和说明道理,不要泛泛发表空洞的议论.来稿请自留底稿,我们不准备退还.  相似文献   

6.
三年前我被分配到青岛国棉七厂包布车间做统计工作.最初和厉明同志一样,认为统计工作只不过是一种加加减减算百分数的工作,确实“枯燥无味”.以后在党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逐渐改变了这种认识,并在实际工作中证明这种看法完全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看了厉明同志的信,使我想起了《中国青年》第九期上发表的《田树业反浪费的故事》.田树业同志在石景山钢铁厂供应科作计划核算工作,开始时他对工作的看法是:“车间报来的钢材料数字,把它记录下来,外面买进来多少材料,把它记录下来;收入减去支出,等于结余数,也把它记录下来.整天工作就  相似文献   

8.
对于“厉明同志不愿作统计工作”的问题,我们会组织一次讨论.大家认为:根据厉明同志的本身条件——年纪轻、有一定文化程度、学过统计,并有三年的统计工作经验,正像他自己所认的“按理就应当在统计工作中作出一点成绩”,但为什么越作越对统计工作失去信心呢?我们认为基本问题是由于厉明同  相似文献   

9.
厉明同志认为加加减减算算百分比这部分统计工作枯燥无味,既不能提高自己,又没有什么前途,因而感到苦闷,甚至不想作这一工作.这完全是错误的.我们知道,统计是必须用数字作语言,来说明社  相似文献   

10.
自本刊第七期开始了《厉明同志为什么不愿作统计工作》的讨论以来,全国各地许多统计工作人员都热烈地参加了这次讨论,不少单位还组织统计人员进行了座谈.截至目前为止,编辑部先后收到参加这次讨论的来稿来信已有六百多件.在这些来稿中,绝大  相似文献   

11.
周能夏同志认为国家统计机关工业统计分析工作的基本任务应该是:“研究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具体过程,阐明党和政府在各个时期中有关工业方面的中心工作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他不同意把检查国家计划作为国家统计机关的基本任务.究竟国家统计机关工业统计分析工作的基本任务应不应该包括检查国家计划呢,我和周能夏同志的意见不同.国家统计  相似文献   

12.
一 统计分析工作的开展情况我们的统计分析工作是在一九五二年第一季正式开始的.最初由于经验不足,在工作一开始时会走了一些弯路.如分析一九五一年年度全公司计划执行情况时,我们抓了生产、技术、财务各方面,并且单独由计划处来作,将有限的人力按生产、劳动、设备、材料、成本财务等方面分工进行全面分析,但担任这一工作的同志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本刊今年第七期发表了厉明同志的来信,针对信中所提出的问题开展了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大家提出了更多的问题要求解决.根据这种要求,本刊自第十期起又将讨论题目改为“为什么不愿作统计工作”.这一讨论在本期就要结束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这次所讨论的问题,本刊特请国家统计局贾启允副局长写了这篇总结.总结中对大家所提出的问题的本质、根源以及解决办法作了详细的正确的阐述,对于提高我们统计工作同志有很大的帮助,希望有关单位发动并组织全体统计工作同志认真学习,进一步提高大家对统计工作的认识,热爱我们的统计工作,作好我们的统计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中央重工业部计划司副司长陈雷同志根据该部一至八月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所写的一篇分析材料,兹将其全文刊载于后,供作统计分析工作同志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统计分析中的模糊语言文\施祖燕《江苏统计》1994年第11期发表朱庆元同志的文章《注重统计分析用语的科学性》。文章认为在统计分析中应该倡导使用科学语言,少用些生活语言和文学语言。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谈些看法。统计分析是专业应用文.运用书面语言,反映事...  相似文献   

16.
刘金玲 《上海统计》1999,(11):40-42
统计分析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统计工作的地位不断提高,作为统计报表数据语言化、形象化的手段,统计分析也开始受到企业决策人的关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作用.因此,怎样写好统计分析,使企业的统计分析为企业经营服务,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是我们每一个统计人员的责职和义务,下面就统计分析为企业经营服务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过去一个时期,各方面(包括统计工作内部和外部)对于统计工作,不论在大的方面或小的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的看法.因为看法不同,也就产生了对统计工作的估价问题,对统计工作干部来说,就产生了自己的工作怎样,能否安心做统计工作的问题;对统计工作外部的同志来说,就产生了对统计工作重视或不重视、要求高或要求低、关心或不关心的问题.统计工作中的这些问题,我认为应该通过这次整风运动,在统计工作内部和外部求得思想认识上  相似文献   

18.
我公司党支部书记石振旭同志对待统计数字十分严肃认真.1980年底调来的头一个月就从我的统计报表和计划检查资料上找出了几处毛病.以后每个月送给他审核的统计报表和计划检查报告,他都要进行逻辑性审查或亲自用算盘复核;对调查材料或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前,统计部门的许多同志都感到:统计分析是一个薄弱环节,不少同志苦于未能很好地掌握统计分析的方法,要求有这方面的专著出版.张昌法同志所写的《统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撰  相似文献   

20.
产品有是否对路的问题,统计分析也有一个是否适合需要,即是否有针对性的问题.统计分析的针对性就是要从基本统计资料出发,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党政领导关心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例如,在粉碎“四人帮”后不久,大家都在议论农、轻、重比例失调.但对如何实现合理的经济结构,看法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