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生猪市场供需及政策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调控是推动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及平稳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探究政策变化对生猪市场供需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生猪市场供需基础数据及政策指数,在构建中国生猪市场模型把握生猪市场供需未来形势基础上,模拟政策变化对生猪市场供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25年,中国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量将达到4060.83万头和44505.18万头,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将增至70808.10万头和5535.81万吨,生猪出栏率及胴体重达到159.10%和78.18千克/头;城乡居民猪肉消费总量分别达到3197.36万吨和1180.86万吨,生猪及猪肉价格维持在23.11元/千克和31.44元/千克。生猪市场调控政策增强可推动生猪生产、提升猪肉消费,抑制猪肉净进口增加和生猪市场价格上涨,政策减弱对生猪市场作用相反;政策实施对生猪生产作用最为明显,生猪市场价格所受影响次之,城乡居民猪肉消费和猪肉净进口所受影响相对较小。建议优化生猪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强化应对重大动物疫情能力,科学引导城乡居民猪肉消费,进一步夯实生猪市场平稳有序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2.
四川猪肉价格波动原因分析左仁淑,张立国,张蕙四川历来是全国生猪生产的大省,其生产量占全国总量1/5.生猪存栏量、出肥量和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近几年每年外调商品量近2000万头,占全国省际商贸量1/3,生猪已成为四川一大优势产业。十多年来,四川猪肉价格...  相似文献   

3.
<正> 猪肉是我国人民的重要副食。建国以来,我国的基本情况是猪肉供不应求,因而,人们对于如何搞好生猪生产、搞好猪肉供应较为关注,而对于猪肉需求则很少研究。这是可以理解的。自1979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地方猪肉供过于求的现象颇为严重,由此又导致社员的卖猪难,影响到生猪的生产和再生产。这些情况提醒我们,对于市场的猪肉需求问题不可掉以轻  相似文献   

4.
辽宁生猪生产:30年波动分析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生猪养殖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的支柱产业。依据辽宁省30年生猪生产的历史数据,以生产波动的相关理论,运用回归分析对猪肉产量进行时间趋势拟合,得出辽宁生猪生产波动特征:长期表现为总量增长,短期呈明显周期性波动。生猪价格、利润周期、疫病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农户饲养规模是产生短期波动的主要因素。结合周期波动分析,提出建立生猪期货市场,实现生猪规模化饲养,健全完善生猪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宏观政策引导等辽宁生猪生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猪肉作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价格波动备受关注。采用X12模型和H-P滤波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7年12月四川省猪肉价格的月度数据,将其波动分解为季节性、不规则波动、趋势性和周期性4种类型。结果表明:四川省生猪生产、消费的季节性规律是猪肉价格季节性波动的主要原因;天气变化、市场突发事件、政府政策措施实施等因素是猪肉价格不规则性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生猪生产成本上升推动猪肉价格趋势性上涨;猪肉价格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波动周期约为32个月。对此,需扎实推进猪肉生产各环节稳定发展、健全猪肉全产业链信息监测预警机制、完善生猪价格保险制度,确保养殖户收益稳定增长和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6.
猪肉贸易对环境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首先估算了2001-2012年期间我国31个省级空间单元生猪养殖业主要污染物产量及其主成份综合值。其次,估计了我国生猪养殖业污染产量的规模、结构、技术和贸易弹性。估计结果表明,猪肉生产规模强度是决定生猪养殖业污染的最重要因素。资本禀赋增加降低了生猪养殖业污染,可支配收入提高则增加了生猪养殖业污染,生猪养殖业不存在“污染避风港”现象。猪肉贸易不能通过改变资本禀赋和消费者收入的方式间接影响生猪养殖业污染。在确保国内猪肉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猪肉进口,既可以提高消费者福利水平,还可以取得积极的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7.
中国猪肉市场总供给波动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期我国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采用Nerlove供给模型分析了生猪供给的价格预期和成本调整周期,结合自回归分布滞后—误差修正(ARDL-ECM)模型对猪肉总体供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猪肉价格的长期供给弹性小于短期供给弹性,而在诸多影响因素中,饲料价格对猪肉供给的短期影响最大。由此认为,由于价格预期对猪肉供给的影响存在着严重的滞后,国家宜采用逆周期补贴政策对生猪的生产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8.
<正> 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为四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科学数据,是统计工作者的任务之一。猪肉是一种主要的副食品,它关系到广大工农群众的生活和对外出口。根据我国多年来的实际情况,猪肉及其原料——生猪的产量和上市量变化很大。因此,进行生猪生产和上市  相似文献   

9.
该文根据SPS措施的严厉程度,将世界猪肉进口市场划分为三个类型进行分析,认为一类市场的进口标准高于国际标准;二类市场遵循国际标准;三类市场的标准一般低于国际标准,对价格更为关注。对于中国而言,进入一类市场的遵从成本太高,中国猪肉目前还难以达到,二类和三类市场是中国猪肉出口的主要选择。因此,我国应努力利用区位优势,切实加强生猪的疫病预防和控制,加强生猪屠宰加工厂的卫生、环境和猪肉品质检测,确保出口猪肉达到国际标准;应努力巩固俄罗斯和香港市场,积极拓展韩国市场、日本市场以及东盟市场。  相似文献   

10.
据《农民日报》消息,上半年我国生猪存栏、出栏以及猪肉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国各地出现了一股养猪热潮,并有不断升温之势。为防止生猪生产的大起大落,农业部畜牧兽医司提醒广大农户注意,全国猪肉供求已基本平衡,预计在第四季度或明年春季,生猪价格可能下滑,养猪效益将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11.
价格传递非对称性使猪肉价格不能有效反映市场供求,扭曲了养猪业市场资源配置,是引起我国猪肉价格周期性大幅度波动的主要原因。以纵向市场结构理论和价格形成机制为基础,对比分析了纵向分离市场结构和一体化市场结构下的猪肉价格、猪肉销售量和纵向产业链整体利润情况。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压价效应,不但扭曲了生猪市场价格、降低生猪养殖者利润,也误导了生猪养殖行为;数量众多的生猪散养户、可维持信息不对称和过多纵向关联环节是导致猪肉价格传递非对称的内在原因。因此,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和减少纵向关联环节数量是打破信息不对称、价格传递非对称性和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猪期货对冲产业链风险理论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非对称误差修正和门限模型,分析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生猪八阶段产业链价格传导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生猪产业链中多阶段存在长期非对称传导关系和短期均衡关系,玉米价格对生猪价格的传导、仔猪价格对生猪价格的传导、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之间的相互传导、仔猪价格对玉米价格的传导这五个阶段的价格传导存在门限效应;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生猪价格和仔猪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玉米价格是仔猪价格和生猪价格的Granger原因;生猪产业链上游和下游对中游的短期修正调整速度较快,而中游对下游和上游的短期修正调整速度相对较慢.生猪产业链上中游企业积极主动地发挥期货避险职能,低买高卖,实现差额收益,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降低企业生产风险;生猪产业链下游企业参考市场生产以保证原料供应,下游零散农户推荐采取保险和期货相结合的避险模式,避免个人进行期权交易,应当通过农民合作社统一向保险公司或期货期权公司购买价格保险产品.  相似文献   

13.
利用北京市6个区183份生猪养殖场户问卷调查数据,研究生猪养殖场户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行为与意愿,并运用有序Logistic实证分析生猪养殖场户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生猪耳标佩戴、档案建立、检疫合格证获取等关系猪肉溯源实现的基础性工作开展较好;养猪场户对猪肉可追溯体系的认知水平整体较高,65.03%的养猪场户知道猪肉可追溯体系;信息强化之后,养猪场户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意愿程度较高,84.66%的养猪场户愿意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生猪销售、时间精力、养殖监控、政府号召、收购商要求、追溯认知、年龄、养殖年限、养殖规模显著影响养猪场户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意愿。从加大猪肉可追溯体系宣传力度、鼓励支持生猪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大力扶持和落实动物标识责任制和基层档案制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网络媒体时代下,生猪疫情网络关注放大了生猪疫情事件的影响,引致猪肉及生猪产业链价格异常波动。基于信息传播视角,根据微博、微信与百度网络爬虫数据构建生猪疫情网络关注度指数,采用2011年1月至2021年6月价格数据,运用BEKK-GARCH和TVP-VAR-SV模型探究生猪疫情网络关注对猪肉价格波动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生猪疫情网络关注对猪肉价格波动具有显著时变影响,生猪疫情严重暴发时,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2)生猪疫情网络关注的猪肉价格波动冲击存在明显的反转效应,短期内生猪疫情网络关注抑制猪肉价格波动,而中长期则会加剧猪肉价格波动且影响具有持续性。非洲猪瘟时点下,网络关注的猪价波动冲击效应在2个月由负转为正,且非洲猪瘟集中暴发期下冲击效应高于疫情初始期。(3)进一步地,在网络关注冲击下,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呈现出短期内抑制和长期加剧的反转效应,且产业链价格波动的纵向溢出效应存在非对称性,下游产品价格波动对冲击的反应速度、程度更大。农业部门应密切观察生猪疫情网络关注动态变动趋势,及时预警猪肉价格波动并调整猪肉储备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用台湾爆发口蹄疫的案例实证演绎了生猪传染性疫病对猪肉贸易的重大影响。研究认为:疫病预防和控制以及国际认可、国家兽医体制的控制能力以及生猪适度规模饲养是猪肉贸易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作为养猪大国的中国,必须吸取国际经验,完善生猪疫病预防和控制,促进猪肉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国际贸易比较优势角度系统测定了中国生猪产业竞争力,并应用Agri benchmark监测的国际上重要生猪生产国养殖场(户)的第一手数据,重点从成本收益和生产效率视角探究影响生猪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生猪产业的各项贸易竞争力指数不断下降,生猪生产已经彻底丧失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及以前的要素成本优势,成为世界上7个重要生猪生产国中平均生产总成本最高的国家;除胴体重外,MSY、物质劳动生产率、饲料转化率等重要生产效率指标均处于很低位置。持续推进健康养殖方式、自主创新关键领域核心科技、全面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构建利益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将是提升中国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利用X12季节调整模型及HP滤波法,分析生猪价格波动的季节性、周期性及趋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从河南中牟生猪收购到浙江余姚猪肉销售各环节价格变动及成本费用的构成数据,分析价格波动对生猪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繁自养方式的收益高于专业育肥方式;生猪价格是全产业链价格波动的振源,并以非对称方式传递到猪肉价格,生猪养殖环节收益波动最大,是产业链中最脆弱、风险最大的一环,生猪市场的供求矛盾取决于供给。因此,推进生猪产业链一体化、推动生猪保险产品多元化、提高养殖户专业知识水平等对于解决生猪价格大幅度周期性波动问题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8.
一猪肉,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副食品之一。从去年以来,生猪市场上产、购、销的矛盾日益严重,吃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和重视。那么,当前生猪业的状况如何呢?为此,笔者利用暑假在华莹市进行挂职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对华莹市生猪的产、购、销进行了综合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生猪生产下降,收购困难,市场供不应求,吃肉紧张。可以说。当前生猪业的发展正处于困难时期。这个困难时期最突出的表现是:生猪  相似文献   

19.
<正> 一、生猪产供销一体化是解决产销矛盾的根本出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猪生产获得了较快发展,年末出栏已由1984年的1.8亿头,增加到1990年的3.1亿头,增长了41%,基本上满足了城乡人民的需要。但是,我国生猪生产与供应仍处于起伏不定的状态,忽多忽少,流通不畅,产销矛盾极大,1987—1988年猪肉紧张,价格暴涨,抢购大战四起。1989年猪肉又供过于求,冷库爆满,农民“卖猪难”。对  相似文献   

20.
利用北京市234个生猪养殖场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二元Logit模型定量分析了纵向协作模式及其他因素对生猪养殖场户猪肉可追溯体系参与意愿的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纵向协作模式显著影响生猪养殖场户的猪肉可追溯体系参与意愿,加入合作社的养殖场户比未加入合作社的养殖场户更愿意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通过市场自由交易销售生猪的养殖场户比通过协议交易销售生猪的养殖场户更愿意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另外,可追溯食品认知水平、养殖规模、文化程度和风险态度也显著影响养殖场户的猪肉可追溯体系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