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佛教是 9— 15世纪间维吾尔族祖先回鹘人所信奉的主要宗教 ,对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影响甚巨 ,但史书记载甚鲜 ,幸赖敦煌诸地出土的大批回鹘文佛教文献 ,才使这一史实逐渐明了。本文以这些文献为依据 ,指出回鹘文佛经大多转译自汉文 ,另有一部分译自藏文 ,仅有极少数译自梵文或吐火罗文 ;回鹘之佛教术语多取自汉语 ,而非梵语 ;回鹘佛教文献的语言也深受汉语的影响。文章进而指出 ,回鹘佛教实际上可视为汉传佛教在西域的一种翻版  相似文献   

2.
西夏与吐蕃、回鹘在经济文化上具有较深的关系。吐蕃藏传佛教被西夏各届广泛接受,传播至河西地区。西夏历法源于吐蕃,藏语作为重要的宗教语言也深受重视,很多西夏人通晓藏语。回鹘文字是西夏文之外的第二文字。西夏佛教深受回鹘佛教影响,大量回鹘佛经被翻译成西夏文,回鹘僧人在西夏地位极高。吐蕃与西夏间的贸易主要是西夏以茶叶交换吐蕃的牲畜。西夏盛产的青白盐也是与吐蕃贸易的重要商品。西夏占据河西,向回鹘商人征收重税,同时还把回鹘的各种奢侈品转卖至周边政权。  相似文献   

3.
回鹘藏传佛教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汝极 《中国藏学》2002,(2):103-118
藏传佛教曾对回鹘(畏兀儿)佛教产生过重要影响,是回鹘人四大佛教来源之一。许多藏传佛教典籍曾被翻译为回鹘语并广泛流传。本文对16件回鹘藏传佛教文献作了概括总结,首先是对每件佛典简要说明,然后一一交代文献收藏地和编号、整理者及其成果、每件文献的参考文献等。这些佛教文献是回鹘与藏族文化交往的历史明证。  相似文献   

4.
回鹘文《大白莲社经》一叶残卷研究(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作者研究,此回鹘文残卷虽题作Abitaki(为汉文"阿弥陀经"的回鹘文拼音),但与<阿弥陀经>(古代新疆著名龟兹人鸠摩罗什于4世纪译成汉文)无关,而是汉文大藏经中已佚,也属于佛教"净土宗"(莲宗)的<大白莲社经>的回鹘文译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两叶敦煌本回鹘文残片进行了拉丁字母转写、汉译,并在此基础上,对残片的年代、版本、翻译方法及夹写汉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回鹘语文、回鹘佛教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在众多不同文字的回鹘文献中,古藏文音写的回鹘语文献数量不多。古藏文回鹘语文献大多出土于敦煌和吐鲁番等地。文章在介绍古藏文回鹘语文献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对P.T.1292古藏文音写回鹘语佛教教义简答手册进行语文学研究,包括回鹘语转写、注释、汉语翻译,并在部分词条的转写和翻译方面对前人存在的错误予以纠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7.
吐鲁番出土的回鹘文本《吉祥轮律曼陀罗》是一部重要的藏传密宗经典,对研究元代回鹘语文,回鹘佛教的发展及其与藏族文化、藏传佛教的联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文献不见汉文本,惟有藏文本流传,无疑丰富了中华《大藏经》的内容。全部文献较长,共23页,这里仅选取前10页予以译释。  相似文献   

8.
近年以来,杨富学君之大著频频问世,涉及回鹘学、敦煌学、佛教学、北方民族等诸多领域。其数量之众、种类之多、范围之广为同行尤为同辈治学者所慨叹。其中新近出版的《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以下简称《校注》)以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而自出版伊始即引起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回鹘文是畏兀儿人使用最广、保留文献较多的一种文字.畏兀儿人不仅使用回鹘文字翻译、刻印佛教典籍,还用它书写民间借贷、买卖契约文书以及碑铭石刻等.元代,回鹘文字作为官方文字为蒙古族所借用,用于书写诏诰典祀,翻译医学、历史学、儒学及佛教典籍等.在敦煌莫高窟北区的元代石窟中先后出土了1152枚回鹘文木活字,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活字实物.这证实了元代畏兀儿人已掌握了精湛的印刷术,并为活字印刷术的西传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佛教产生于印度,在人华后得以广泛流行,经过与中国旧有的儒、道思想的融合与同化,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结构和颇具民族特色的宗教体系——汉传佛教。自4世纪始,随着中国文化向周边地区的扩散,汉传佛教也随之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地,并回传于中亚乃至印度。与此同时,我国四裔古代少数民族大多也都受到了汉传佛教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在历史上曾对我国北方诸族(如党项、契丹、女真、蒙古)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回鹘佛教,就是在汉传佛教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1.
北斗信仰是我国古代许多地区曾广泛存在、影响深远的一种民间信仰。《佛说北斗七星延命经》将北斗信仰进行了佛教神化,突出了北斗星君的延命增寿、消灾解厄的神秘力量。该经在汉地佛教中被视为伪经,不为汉族佛教徒所重视,然而,元代在少数民族中却流行甚广,相继被译成蒙古文、回鹘文、藏文等多种民族文字。在新疆地区亦出土了一批该经的回鹘文印本及写本残片。编号U4709残卷正是该经题记,反映了该经的刻印时间及施资者,对研究畏兀儿佛教文学及其印刷术具有珍贵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红梅 《民族论坛》2013,(5X):76-81
北斗信仰是我国古代许多地区曾广泛存在、影响深远的一种民间信仰。《佛说北斗七星延命经》将北斗信仰进行了佛教神化,突出了北斗星君的延命增寿、消灾解厄的神秘力量。该经在汉地佛教中被视为伪经,不为汉族佛教徒所重视,然而,元代在少数民族中却流行甚广,相继被译成蒙古文、回鹘文、藏文等多种民族文字。在新疆地区亦出土了一批该经的回鹘文印本及写本残片。编号U4709残卷正是该经题记,反映了该经的刻印时间及施资者,对研究畏兀儿佛教文学及其印刷术具有珍贵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戈 《民族研究》2003,(5):51-58
回鹘文契约中有倒写文字 ,常见于纸背。某些突厥语专家对此现象未予重视 ,因而在一些专门著作中对它们既不作标记 ,也不转写 ,在译文中往往被省略。其实 ,这些倒写文字是不能被忽视的 ,它们是回鹘文契约附言中的一部分 ,形式上它可以溯源于吐鲁番出土唐代汉文文书 ,内容上它反映着宋元时代内地经济生活中的一些规矩。回鹘文契约中倒写文字的形式与内容所表现出的年代的不一致性 ,正是回鹘文契约及回鹘人文化的一种特点。  相似文献   

14.
回鹘世俗文书研究工作最初是以俄国伟大的却又有缺陷的突厥学泰斗弗里德里希·威廉·拉德洛夫(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拉德洛夫,1837~1918年)的研究为开端。他在1897~1909年间对文书的研究工作,除两件例外,直到其卒后才编成《回鹘文献集》(1928年,简称《US》或《文献》)一书。从这部保存着最大量的并且十分便于利用的回鹘世俗文书的著作开始我们的讨论,是再恰当不过了。《回鹘文献集》的内容如下:拉德洛夫研究过的第一组文书包括罗巴罗夫斯基-科兹洛夫探险获得的文书,其中两件  相似文献   

15.
一、序言 本人在整理藏语佛教经典时,从最简明的脚本即北京版《西藏大藏经》中发现了一件文献,在其批注中称《梅檀瑞像传人中国记》是由回鹘语翻译过的。实际上,我是1984年前后通过白井博之氏的介绍认识和了解该文献的。当时,白井氏是龙谷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的学生,在他手中保留有4篇原稿及译文,他认为其中有“很多以藏语形式存在却又无法用藏语翻译的外来语”。  相似文献   

16.
一解题 回鹘文是唐宋元时期我国维吾尔族所使用的一种古文字。本世纪来在新疆、甘肃等地大量出土的少数民族文字资料中,有不少就是用回鹘文写的。在这些珍贵的回鹘文献中,社会经济文书虽占有一定数量,但很少涉及到当时存在的寺院经济。这里译释的回鹘文寺院经济文书就是目前所发现的比较全面地反映元代畏兀儿寺院经济情况的唯一的一件文书。正如同其它大多数社会经济文书一样,该文书原没有标题。但学者们为了叙述之便,习称之为《佛教寺院免税书》或《寺院免税敕令》等。据刊布者报道,该文书于1905—1907年间由德国  相似文献   

17.
关于晚近国内佛教音乐研究的概况,庄海玲曾撰文对2009—2013年国内佛教音乐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笔者在此基础上,从佛教音乐的文化研究、类型研究、区域研究、跨学科研究和社会功用研究五方面对2014年至今国内佛教音乐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金光明经》(Altun?nglüg yaruq yaltr?ql??k?trülm?sh nom iligi alt??nom bitig)是目前保留下来的最完整的、最重要的一部回鹘佛教经典文献。此文献中出现的源于古代突厥语部落的词汇对突厥语词汇的产生、变化和发展提供珍贵的资料。而且,回鹘文《金光明经》中有好多古代阿拉伯语、波斯语、希腊语、汉语、藏语、吐火罗语和来源不明的外来词,这些外来词对哈萨克语词汇研究、突厥民族语言词源研究以及古代西域地区的民族关系、民族交流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材料证据。笔者从回鹘文《金光明经》中找出50个古突厥语固有词汇,举了文献中出现的例子,并将这些词汇与现代哈萨克语词汇的表示之义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卜古可传说”是蒙元以后中外文献中广为流传的关于回鹘起源的一个传说。本文经研究后证明,该传说实际上是唐朝咸通七年(866)回鹘部落联盟中的仆固家族建立西州回鹘国的历史折射,西州回鹘国的创建者仆固俊就是所谓“卜古可”的人物原型。该传说之所以流传于蒙元时期,主要因为当时的畏兀儿族政治家力图通过这种形式为其统治者──亦都护家族修纂一个家谱,提供一个王统承嗣关系的合理说明而已。  相似文献   

20.
《金光明经》(Altun?nglüg yaruq yaltr?ql?k?trülm?sh nom iligi alt?nom bitig)是目前保留下来的最完整的、最重要的一部回鹘佛教经典文献.此文献中出现的源于古代突厥语部落的词汇对突厥语词汇的产生、变化和发展提供珍贵的资料.而且,回鹘文《金光明经》中有好多古代阿拉伯语、波斯语、希腊语、汉语、藏语、吐火罗语和来源不明的外来词,这些外来词对哈萨克语词汇研究、突厥民族语言词源研究以及古代西域地区的民族关系、民族交流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材料证据.笔者从回鹘文《金光明经》中找出50个古突厥语固有词汇,举了文献中出现的例子,并将这些词汇与现代哈萨克语词汇的表示之义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