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年前开展的“关于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的讨论,被那个“理论权威”用政治批判压了下去。论战一方的代表杨献珍同志始终没有机会就这个问题公开发表过看法,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进一步遭到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与外界隔绝了十多年。在今年六月号的《学术月刊》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杨献珍同志的一篇文章:《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就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杨献珍同志在文章中说,杜林、林彪和“四人帮”的唯心主义先验论都借助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一命题,我们很同意这一看法。杨献珍同志又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个命题不可能有唯物主义的理解,更不可能有既是唯物主义又是辩证法的理解,肯定地认为“思维和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中央还提出了批判先验论,这将会把全党全国干部的哲学水平,把干部识别唯心主义的能力大大提高一步。但遗憾的是,在这次批判先验论的运动中,对于先验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没有触及。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客观唯心论,也是主观唯心论,也就是先验论,而在中国的哲学界有些人却把它认为是唯物论,甚至认为是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论,是恩格斯肯定了的,以致在哲学战线上引起了思想混乱达二十年之久,尚未得到清算。现在应该到了清算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3.
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在我国的哲学界曾经进行过热烈的讨论。讨论开始时是健康的。后来,由于陈伯达和那个所谓“理论权威”一伙,打棍子,扣帽子,干扰了这场讨论。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中,原中央党校革命大批判写作组(即唐晓文的前身)于一九七一年一月九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哲学战线上的一场严重斗争》一文,歪曲当时学术讨论的真相,无中生有,捏造罪名,硬说杨献珍等同志为了适应帝、修、 相似文献
4.
王若水同志在《读书》第九期撰文《马克思主义和学派问题》,说马克思主义不过企“整个人类思想史的一个学派”,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欧洲的许多共产党也都是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不同派别。这样的观点当然是正确的。不过,这种思想也并非有谁不同意过,列宁历来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上一世纪的欧洲许多社会主义流派对比起来讲它的作用和地位的。列宁在同卢森保等人论战中也未把卢森堡当作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也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半个多世纪的经验证明,我们党什么时候正确地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前进,我们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要是偏离了这条认识论路线,党的事业就要遭受损害,甚至造成象十年浩劫那样的大灾难。六十多年来,我们党在学习、宣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认 相似文献
6.
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答孙春山同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三月下旬接山东省济宁地委党校教研室孙春山同志来信称:在学习《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时,对第二章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同志们理解不一,难成定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命题,明明是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等同于现实世界的唯心主义论点,但为何对这一命题要从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来肯定?诚然,辩证唯物主义承认思维是存在的反映,而且思维对存在有反作用,并且是实践把二者沟通起来;但这能纳入“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个命题之下吗?……现在是否人们把这个“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把这个唯心主义的命题,硬要作唯物主义的解释呢?马列原著人们已经学了几十年了,对其理解,应该有个定论。我们的理解不知对否?…… 相似文献
7.
王翚同志发表在《学术月刊》1960年第9期的“試論錯誤思維及其与存在的关系”一文,以否认錯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为中心,并对錯誤思維的性质问题、科学的进步和人类认識发展的关系問題、錯誤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与思想改造的关系问题等,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我們觉得,王翚同志对錯誤思維和存在的关系問题以及其他問題的看法,不仅有着許多值得商榷的观点,并且还有不少明显的錯誤,有的地方,甚至歪曲了经典著作。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主要就錯誤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提出一些看法,与王翚同 相似文献
8.
侯宗源同志在《社会主义法是否反映民族资产阶级意志?》(载《新疆社会科学》一九八三年,第四期,下简称侯文)一文中,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法曾经反映民族资产阶级意志的问题作了探讨,看后颇受启发,但也感到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侯文认为我国建同初期反映民族资产阶级意志的法是社会主义法。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我认为新中国 相似文献
9.
“是不是一切唯心主义都起反动作用?”这是张春波同志在其《论董仲舒哲学的历史作用》一文中,就董仲舒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总结提出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应该进一步讨论,分析清楚。本文准备就此提出一点粗浅看法,就正于张春波同志。我认为,唯心主义,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都没有、也不可能起进步作用。这原因是明摆着的:唯心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除此之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它们在这里也不能在别的意义上被使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0页)这就是说,精神和自然界,或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究竟谁是本原的,即谁是谁的根源,谁产生谁,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11.
《晋阳学刊》1985年第二期发表了秦淮沙同志的《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之不能成立》一文(以下简称秦文),看后受到一定的启发,但我认为根本否认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是不妥的,现谈点粗浅的看法,就教于秦淮沙同志。一,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理解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论述秦文在“立论的根据何在?”这部分中写道:“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究竟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能不能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提供论据?”我认为问题提得好,抓住了关键所在。秦文认为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所阐明的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其含义“有两层意思”:“第一,说的是思想对世界的认识”;“第二,说的是思想对世界的改造”。因此,把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说成只是世界“可 相似文献
12.
是否把辯証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規律应用于唯物主义的認識论——反映論,是区别辯证唯物主义認識論与旧唯物主义認識論的一个重要标志。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之一,就是不能把辯証法应用于反映论,它否認思維和存在的既对立又統一的辯証关系,因而把思維符合存在当作絕对的、不包含矛盾的符合。世誠等同志反对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理由之一,就是認为思維之反映存在只能是不包含矛盾的、絕对的一致与符合,凡是有矛盾的、有差别的东西,就不能说是同一的。他說:“思維和存在毕竟是有差別的,毕竟是不同一的”。反对把矛盾的同一性应用于思維和存在的关系中去。最近,强立群同志在“錯誤思想和存在有同一性嗎?”一文中虽然承認思維和存在有同一性,但是他的具体观点却又和世誠同志一样,把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当作是不包含矛盾的、絕对的一致与符合。否定了辯証法的对立統一规律的普遍性。他認为:“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就是‘一致性’的同义语,就是指思維和存在,主观和客观能不能一致,能不能 相似文献
13.
《江汉论坛》1980年第三期发表了荣开明等三位同志写的《同一性的涵义问题》一文(以下简称“同”文)。该文认为同一性只应有一重涵义,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不应是同一性的涵义。我们的观点相反,认为同一性不可能只有一重涵义,理应具有“转化”这一重内涵。讨论同一性的涵义,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之争,这里面牵涉到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则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整个唯物辩证法的理解和运用。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洪啸涛同志在《江淮论坛》一九八○年第一期发表《试论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上的分歧》(以下简称《试论》)一文,对杨献珍同志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就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学术月刊》,一 相似文献
15.
《晋阳学刊》1982年第6期发表马小弟《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是根本对立的吗?》一文。对其中的一些观点我不敢苟同,特提出两点质疑。一是马文认为,列宁从未使用过“主观真理”这个概念,把波格丹诺夫的真理观概括为主观真理是错误的。据我陋见,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至少有两处明确提到了“主观真理”的概念。一处是在列宁揭露法国信仰主义者勒卢阿利用马赫主义者彭加勒的唯心主义观点,为其信仰主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科学战线》七八年第二期发表了臧宏、张传开同志的文章《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性与统一性》。文章就毛泽东同志关于哲学的“两个对子”的论断,阐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性与统一性问题。其中着重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正> 对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有的同志认为黑格尔的这个命题,“就是把存在等同于思维,是哲学家的思维创造美妙世界的原理”,既是唯心主义的,又是形而上学的命题,并认为黑格尔这个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已彻底批判了的,应当全盘否定。黑格尔这个学说的基本思想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个学说的评价如何?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的脑子里一直盘旋着这样一个问题: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讨论进行了二十多年,为什么至今还没有一个结果?除了某些超学术的因素的干扰外,争论各方在观察问题的角度上是否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能不能跳出二十多年来争论双方的圈子,撇开一些细节,探索一个新的角度?我觉得可以把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研究和讨论分作两步走:第一步,首先弄清楚哲学史上形成的这个命题的本来的含义;第二步,再研究马克思主义应当如何估价(改造吸收或彻底否定)这个命题的哲学意义。在我看来,如果第一步还没有 相似文献
19.
“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的讨论,已经进行多年。讨论中一种意见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是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批判的,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就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另一种意见认为,“思维和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学术月刊》上看到杨献珍同志有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三篇文章,从中受到很大的教益。杨献珍同志是我国理论界的老前辈,二十多年前由于坚持自己的理论学术观点,惨遭党内那个“理论权威”的迫害。现在他虽已年迈,但为了繁荣学术文化,仍积极参加学术争论,这种精神和勇气,是值得学习和尊敬的。杨献珍同志在三篇文章中,都提到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有关“同一性”和“等同性”的翻译问题,并坚持认为,“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整本书都是批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哲学的唯心主义本质的”。本文想就上述问题谈谈我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