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简要综述大城市发展公共交通对策研究、城市道路外部性及城市交通产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列斐伏尔关于空间生产、空间冲突的理论,福柯关于全景敞视建筑体现权力关系的观点,以及科斯的产权理论,能够为研究城市公共交通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基于交通便利性权利和空间便利性权利分析,得出轨道交通枢纽车站高强度开发法则和城市副中心形成法则.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配置,必然要对不同交通方式出行群体的交通便利性权利和空间便利性权利进行制度性安排,并使这种权利关系通过城市道路和建筑设计在城市建筑空间中得以实现,而出行结构是城市空间权利制度安排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绿地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的一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很大的作用,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综述道路绿地对城市整体环境的影响与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园林与生态安全园林的概念,总结了城市道路绿地的功能及生态作用,从植物景观、开放空间、种群多样性、可持续设计几方面论述了城市道路绿地生态安全设计的方法,并提出相应对策。生态安全园林的建设是城市生态安全建设的重点,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这不仅是人类社会的需求,也是设计者的社会责任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都市文化研究领域,爱德华·索雅的空间文化理论占据着重要的学术地位,索雅不仅阐述了许多独到的空间文化思想,而且还提出了"第三空间"这一重要的概念.他以洛杉矶的都市研究为分析背景,讨论了后现代世界中日常生活与都市问题,并重新界定了城市空间的历史地理并标识了后大都市的六种话语.以索雅为代表的都市文化研究的空间批评,逐渐成为文化研究中一种新的理论解释视角和范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中汽车拥有量急剧增加对城市结构的影响问题进行剖析,得出我国城市结构遭到破坏是由车本位思想、公共交通的疲软及汽车税费的弊端等原因所致,并提出创建人性化城市道路需要从人本位思想、步行城市、公交优先等方面进行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多视角下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初探——以龙岩大道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道路联系着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城市中担负交通的主要设施,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文章以龙岩大道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理论,绿道规划思想,结合其自身性质,从视觉美学,生态建设、文化传承、植物造景等方面进行城市道路景观整合,基于多视角下探求新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念,以期为完善现代城市道路景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城市道路联系着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城市中担负交通的主要设施,同时城市道路空间组织也直接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建设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城市景观生态也面临着极大危机,如何结合城市道路建设保护城市的生态结构和生态过程是当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焦点.论文旨在通过对生态化设计方法的研究,深入分析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问题及其与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完善城市道路景观生态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论城市道路景观建设中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中外的经典道路,不仅具有基本的交通功能,而且有思想文化意义。城市道路是一个国家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形态对这个国家的形象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城市道路景观建设强调的文化自觉,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城市道路景观建设要在民族自身优良的精神文化传统的指导下来进行,使道路不仅景观优美且蕴含文化价值,使道路景观符合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审美习惯。由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同一国家的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地域文化,所以,体现城市形象的经典道路,其景观形态要表达的是"异",而非"同"。论文从纵横两个角度论述了不同国家经典道路景观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并提出了推动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文化自觉需要遵循的四个原则和五条路径。  相似文献   

8.
针对由于车辆增加所造成的我国各地城市道路交通状况 ,本文就科学构建城市空间结构 ;组建城市交通控制部门 ,填补交通控制功能空白 ;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建设、改造城市道路系统 ;以及高度重视、优质高效地加快城公共交通行业的发展等几个基本方面进行了论证。提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几项基本政策 ,可供有关城市政府部门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充分阐述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必要性和各个模型具体形式之间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判定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具体形式的一般步骤,并利用中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样本数据库,从揭示空间相关性的角度切入,重新验证了城市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的存在,最后都通过了对模型的稳定性和回归残差的空间自相关的检验。这些研究表明不同城市之间环境质量的空间相关性是非常显著的,也更加集中地体现出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农民工作为城市化的建设者和贡献者,遭遇到无法融入城市的不公平境遇。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空间理论为解释农民工"城市不融入"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力视角。基于空间理论分析,造成农民工"城市不融入"的主要原因是:制度空间设计下的户籍制度具有双重逻辑:既带来"城"和"乡"空间对立,又形成"农民"和"市民"身份排斥;地域空间中,住房的缺失与"城中村"形成,"寄生空间"与"城市空间"对立;认同空间中,"市民"的空间排斥和"农民工"的自我怀疑无法达成心理共识。要解决农民工"城市不融入",应在制度空间、地域空间以及认同空间的基础上构建空间融入。  相似文献   

11.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并分析了绿色空间的概念、内涵和功能,并以南京为例,依据其绿色空间格局的发展历史、现状、特点及问题,提出了以绿色空间为先导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以实现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空间视角,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国内客流展开研究后发现,江苏省各城市经历了一个由空间正相关向空间负相关转变的过程,且空间负相关的趋势不断增强,各城市逐渐形成"高低"聚集和"低低"聚集的两极化格局.基于时间角度,利用Hurst指数对各城市14年间的国内客流进行分析,发现苏中地区未来增长趋势最强,苏北地区次之,苏南地区的传统旅游强市增长乏力.最后针对各区域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优化我国民族地区的空间结构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必要手段.本文依据空间优化的核心原理,提出民族地区空间优化的思路是: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发挥龙头作用;以路和边"轴线",打造区域发展的骨架;优先发展城市聚集区,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推进民族地区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同时,从社会经济发展与空间战略相结合,大型工程建设与空间调整相结合两方面入手,优化地区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在万物皆媒的智能化传播时代,通过对书籍的文化特征和书店空间生产进行再编码,实体书店作为一种公共空间被赋予了新的价值.通过构建链接空间、交往空间、美学空间和想象空间,实体书店呈现出从场所向空间的过渡与转变.文章以合肥市实体书店为例,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探究实体书店如何延伸与拓展原有的物理空间,成为生产城市文化、情感、美学和社会关系的来源.旨在实现文化休闲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勾连,并以此作为合肥市"大湖名城"城市空间创新下城市意象的独特展现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美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工业七路道路绿化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道路绿化设计方法的探讨,揭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城市少数民族社区改造:基于空间意义的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的改造已经成为城市管理和城市民族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引入社会空间概念,城市少数民族社区改造的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地整建、空间提升","拆迁散居、空间解体"和"原地扩建,空间增容"三种模式,每种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利弊,各城市应当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保障世居少数民族利益,实现城市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革命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家市会师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产生,<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标志着"理论"的初步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标志着"理论"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8.
伴随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城市空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地理标识。对经济发展速度的盲目追求和对城市、城市空间认知的缺位,正在使城市空间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矛盾与冲突最集中的地方。空间与人的发展的失衡,空间的过度同质化,空间的"权力"特征和对自然空间的掠夺,日益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研究的突出问题。回归人的需要,尊重城市的本质,包容异质文化的多样性,回归城市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将成为我国城市空间正义追问中人们对空间发展的期待。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环境艺术设计与社会学的关系,以及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价值取向,分析了社会对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从市民的教育价值、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强调了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社会价值体现,提出了基于社会价值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0.
相比物理空间,人类社会空间的组分与变迁更为复杂。空间既是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状况及理解"城市一乡村"空间对立等问题的基本视阈,也是我们系统认识19世纪人类社会发展之重组与变迁的重要维度。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空间思想丰富且展现出很宽的理论视野。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视野中,空间的社会化与社会化的空间互渗互生,形成复杂的社会空间逻辑,并且社会空间的背后隐藏着更多的社会秩序与政治权威的含义,深刻影响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城市乡村变迁、阶级利益分化等。同时,资本逻辑的全球化格局与空间正义的实现也与空间生产、空间分配、空间拓展等人类社会空间实践密切相关。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空间思想及其理论视野,既有助于认识、解析当下复杂的社会空间问题,也有助于对当代社会空间进行积极、合理、有序地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