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这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统计调查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讲求效益原则也是其内在必然要求。如何才能提高统计调查的整体效益呢?本文拟从统计调查进度控制作一探讨。(一)进度、质量与费用是提高统计调查效益的中心环节.如何省时、省力、高质量地完成统计调查,这是统计调查活动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根据系统工程理论,参考AD.Hall首创的三维结构模式图,可以绘出统计调查的三维结构模式图软图1),即程序维、逻辑维和条件维模式。程序维表示的是统计调查活动过程的系统阶段性;逻…  相似文献   

2.
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目标模式──优化统计调查时间李君进度、质量与费用是提高统计调查效率的中心环节。怎样才能做到省时、省力、高质量地完成统计调查工作?是我们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在此,笔者略陈管见。依据经济控制论的观点,进度控制的目的在于将经济时间过渡到最...  相似文献   

3.
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活动的基础和关键 ,一方面它对统计工作全过程及其结果的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 ,另一方面统计调查又是整个统计工作中耗费人力、经费最多的一个环节。因此 ,改革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对于提高统计效益无疑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提高统计效益 ,就是以尽量少的人力、经费投入 ,达到数据准确、信息及时、资料完整 ,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宏观决策与调控以及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统计信息不断增长的需要。由此可见 ,提高统计效益涉及到统计活动中的统计主体 (统计信息的供给者 )、统计客体(统计调查对象 )和统计宿体 (统计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不太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雪彪 《中国统计》2005,(10):29-30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是统计立法的指导方针,是解释、适用统计法规范、进行统计活动的基本准则,其效力贯穿于统计法的各项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之中,集中反映了统计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根本特征。统计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如何,直接影响统计立法工作,值得我们思考。目前通行的看法,我国现行统计法有五项基本原则:一是统一性原则。包括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统计制度和标准、统计资料管理和公布的统一。二是独立性原则。即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三是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统计调查对象的义务是法定的,必须依法如实、…  相似文献   

5.
一、评价统计调查体系科学性的原则统计调查是根据预定的目地和要求,设计出科学的调查方案,采用合理的调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调查对象实施调查,搜集各种统计数据的过程。在统计工作的三个阶段中,统计调查是基础环节,能否得到丰富的、科学准确的统计数据,取决于统计调查工作是否科学、是否切合实际,因此,统计调查是开展统计分析研究、提供统计优质服务的必要的前提条件。统计调查作为整个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的社会经济调查有所不同,它主要是采用大量观察的方法对整个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统计调查对象日趋庞杂,国家统计局已经确定了统计调查改革的总体目标,可见改革统计调查体系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改革统计调查体系必须满足各层次、各方面统计信息需求 我国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直接管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随着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7.
岳巍 《统计研究》1988,5(6):14-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改革和统计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国在统计调查方法的应用上也有不少改进,做得更加切合实际了。但是,同客观形势的需要比较,还有不少地方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值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之际,对统计调查问题作一回顾与前瞻,并对多种调查方法的结合运用提出一些意见,以进一步改进统计调查工作,看来是有必要的。党的十三大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这一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指导方针,这对于我国统计工作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统计调查是统计认识过程的出发点,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如何搜集资料,如何进行观察,关系到统计事业的面貌,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统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现阶段采用的调查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统计调查是取得统计信息的基本来源.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中的基础环节.如果统计调查工作做得不好,得到的统计资料就会降低使用价值,这不仅关系着统计调查的效益,更重要的是关系着统计信息的质量.那么,我国主要采用哪些调查方法来获取统计信息?  相似文献   

9.
叶震 《统计研究》1988,5(5):61-63
近年来,随着民意调查的推广,有关主观指标的统计调查,已逐步为社会各方面所接受。本文拟就主观指标的作用、原则及调查统计方法,作一些粗浅的研究。一社会经济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对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分别从规模、水平、速度、结构、比例和效益等方面来反映和描述,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客观指标,同时,人们对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又各有其不同的主观感受,我们把人们对客观社会经济现象的意愿、态度、满意程度、期望和评价等主观感受用统计指标加以反映和描述,这就是主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从美国统计信息的发布制度看我国进度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王庆石美国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主要依据美国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发布的进度统计数据。美国定期的经济监测进度统计指标主要包括领先、同步和滞后三大类指标,就内容来看包括**P、劳动与就业、工作时间、工资、居民...  相似文献   

11.
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甄别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内涵与标准(一)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内涵统计调查数据质量并不仅限于统计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应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全面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际统计界基本上是以提高数据准确性为出发点,大量研究如何缩小统计误差、控制数据  相似文献   

12.
王一夫 《统计研究》1988,5(1):30-33
一、统计调查方法的手段、目的统计调查方法,从它决定于、服从于社会经济的客观情况和观察的特定目的来说,它是手段。不能脱离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和观察目的,孤立地、单纯地去讲统计调查方法。这是第一个层次意义上的手段、目的。如果单就某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本身来说,它还有一个用什么统计设计方案,怎样组织实施,取得什么样的资料,解决什么问题的问题,也有自己的具  相似文献   

13.
龙华  王凡 《统计研究》1995,12(1):8-12
统计调查方法改革与统计效益龙华,王凡一、改革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紧迫性(一)现行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是按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分级管理的要求建立起来的。长期以来,基本上依靠全面统计报表和层层汇总上报采集信息。改革...  相似文献   

14.
企业统计既要满足国家宏观统计调查的需要,又要为企业谋求效益服务,后者决定了企业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企业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如何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是提高企业统计工作地位,充分发挥企业统计整体功能,强化企业统计建设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过程中搜集原始资料的阶段,是调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观察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中起基础性作用.随着“两个转变”不断推进,统计调查活动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进程之中,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关注统计调查,议论统计调查方法,要求跟上改革步伐,改进调查方法,适应“两个转变”.应该说,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挥统计职能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在转变经济管理职能的同时,集中精力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控制总量平衡,统筹谋划,在微观经济单位资源配置之前,就从总体上确立起社会经济发展的控制目标,从而为微观经济单位指明发展方向。而政府的这些活动都离不开统计的支持。但是由于目前统计调查对象日趋庞杂,性质多样,如何保证在统计调查过程中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此时我国统计调查体系的改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统计调查体系改革应当适应过渡时期的经济管理体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层次、各方面不同的统计信息需求1.统计调查体系必须满足各层次不同的统计信息需求.西方国家一般只由中央政府调控经济,地方政府没有管理经济的职能,因此实行中央垂直领导的统  相似文献   

18.
抽样调查的质量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抽样调查的质量与效益彭道宾在新形势下,作为统计调查体系中主体位置的调查方法,应符合以下原则:科学性、可行性、准确性、及时性、效益性和广普性,即调查方法能够广泛推广,普遍应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并应在新体制下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9.
积极推进小型贸易企业开展抽样调查○王建农一、贸易统计调查方法改革是整个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突破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一业为主,多业经营,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交叉经营的发展格局,这给现行统计调查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只是一种社会经济调查方法,并不是统计调查方法。众所周知,社会经济统计作为一种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调查研究活动,其认识对象是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