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 ,但总的趋势依然是从涓涓细流走向蔚为大观。从总体研究风貌、魏晋诗文研究、南北朝诗文研究、乐府诗研究等若干方面对 2 0世纪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状况作一宏观鸟瞰 ,考察其源流 ,梳理其过程 ,凸现其特色 ,可以为新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时娜 《理论界》2012,(6):107-110
与唐传奇相比,宋传奇向来颇受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宋传奇的特点与价值,研究渐多。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这些研究进行大致梳理,分别是:传奇小说的文体研究,宋传奇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宋传奇作品的辑佚、校勘与整理,人们对宋传奇独特风格的体认。通过梳理可以看出,人们"尊唐抑宋"的态度正在逐步转变,但宋传奇研究领域仍有不少留白。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疾疫的高发阶段,一些学者们对这方面的研究颇为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一些独特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也逐渐呈现出来。总结经验,抓住薄弱环节,有助于此项研究进一步得到深入。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明清艳情小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随着更多资料的发现和出版及研究者观念的变化,这一在中国文学史、小说史及文化史上有独特价值而少有人涉足的特殊小说领域将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 ,士族普遍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教育。家庭教育关系到家族的存亡与个人的安危 ,其根本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教育内容上儒玄双修 ,又重视艺能教育。教学方法上重视环境教学与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6.
王仁磊 《北方论丛》2018,(1):98-102
遗训是家训的主体在临终之际对子女或其他亲人的训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训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遗训的内容丰富多彩,体现了将死者对后事的安排,以及对子女亲人的训诫、对家庭事务的交代等.遗训更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思想,魏晋南北朝遗训在思想史、 教育史、 经济史等多个方面,对了解该时期的社会生活,均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7.
田照军  肖岚 《理论界》2007,1(4):182-183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的盛行和佛道影响的扩大,使儒学的独尊地位受到很大削弱。但由于儒学本质上是服务于现实政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的,其作为社会统治思想的正统地位并未动摇。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以来,学术界在江湖诗派的形成时间、成员的界定以及江湖诗集的考订、思想与艺术分析、文学史与文化史的考察、重点作家以及“四灵”诗人的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旅行风俗。从旅行的行装、费用的筹集、行神和祭祀、饯别和赠别、食宿等各个方面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伦理思想中最有特色的是宗族伦理规范的提出和完善。魏晋南北朝宗族伦理特点是:强调遵从封建伦理纲常;重视保全宗族、门户和个人;注重宗族、门第教育;重视家庭伦理;强调和衷共济,荣辱与共,维护宗族组织内部的团结等等。宗族伦理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降解了当时社会恶性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以后社会良性运行时代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心理基础。当然,其消极因素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业"指代的对象有具体财物、学术与技能、封爵与家族地位、政权.其中,指代具体财物是"家业"最基本、最原始的涵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其他涵义都退出历史舞台.不管"家业"的内容如何变化,都是基于"可继承性"这个因素上,只不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给"家业"披上了时代的外衣而已.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的轻财风气主要表现为轻财好施、轻财散财、轻财重义、轻财重士、家无余财或不营产业等。这一时期的轻财风气不仅受到儒家义利观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建功立业等功利思想或政治动机的影响,以及社会财富转手无常现象等因素的影响。有些轻财者散财后其家庭物质生活并未降低,而有些轻财者散财后家庭生活却大受影响。这一时期的轻财风气与重财奢侈风气相对抗,有助于救济时难,缓和社会矛盾,轻财风气也易于凝聚人心而形成以轻财者为中心的实力集团。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学者对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可以概括为社会心理的涵义与特征、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以及社会心理学建设的基本途径五个方面。通过对这几个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与存在问题的考察 ,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及其整个学科体系的合理建构 ,必须以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为前提。重视社会心理学具体问题的研究是必要的 ,但是对这种研究成果的分析要上升到理论层次 ,不能停留在用西方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解释中国人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水平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是要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这正是中国社会心理学工作者所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青海文学这个大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当代文学入手,介绍了这一时期青海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以及影视文学上或繁荣或滞后的发展现状。从而正视了青海文学人在尴尬中不断求进的现实。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之屈赋批评对汉人成说多有继承和深入的发挥,更有在批评角度、批评标准上的新变——重视对于屈赋的文学评价,重视对于屈赋文学精神和文学意义的揭示。加之他们有着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广阔的视野,所以对于屈赋的品鉴显得异常精要,常发前人之未发。当然,传统儒家功利主义文学思想也限制了他们对于屈赋的理解,而对屈原思想行为的冷落,甚至批评,也导致了他们在论及屈赋时很少关注屈赋文学精神的形成和艺术成就的取得与屈原个性、气质和人格之间的关系。屈赋批评在魏晋南北朝所表现出来的上述特点是中国思想史、文学史和文学思想史发展到本阶段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宋丙玲 《兰州学刊》2007,(10):167-169,136
服饰是性别区分的重要标志,这是男女生理差别所致,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古代中国,"男女不通衣裳"是儒家重要的服饰观念,并为历朝历代所遵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所穿用的服饰有时会突破性别的界线产生性别转换.文章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中的性别转换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并试图探讨时人对服饰性别转换现象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王学典 《学术界》2002,(1):236-253
黎澍先生逝世已经十年了。他并没有被人们遗忘。怀念、研究他的文章不断刊布于世 ,《黎澍十年祭》在他十年忌辰之际出版 ,此前还有《黎澍之路》在香港印出 ,说明他仍活在人们心中。黎澍生前以勇于提携奖掖青年、大胆扶植“新生力量”著称于世 ,笔者曾有幸蒙受过他的点化和指导 ,还与他有过文字上的往还。因此 ,当我 1997年夏初接到《黎澍学记》(《十年祭》一书最初预定名为《学记》)组稿人的约稿信后 ,确曾动心想写点回忆。但后来转念一想 ,自己乃史学园地里的小草一棵 ,何足以配得上悼念先生这棵参天大树 ?为避攀附之嫌 ,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相似文献   

18.
李细珠 《学术界》2005,(2):23-28
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本土化取向要求立足于中国本土 ,坚持中国本位 ,借鉴西方经验 ,探寻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内在脉络 ,建构中国自己的思想文化史解释系统 ,确立中国本土学术研究在国际汉学界的学术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9.
毛蕴诗 《学术研究》2004,27(11):20-27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的公司重构代表着全球化新时期世界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 ,它以战略 -结构 -过程为思路 ,进行公司战略调整 ,结构重组 ,以及业务、财务、组织方面全面跟进 ,是从总体到局部的全面变革。重构是公司对环境变动的战略反应与战略调整 ,是对企业过度膨胀、过度多元化的反思与矫正。本文从委托 -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环境理论、公司目标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企业核心能力与企业的边界以及速度经济性与网络经济性等方面理论解释公司重构的动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汉民族文化对哈尼族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循序深化的过程,其间既有哈尼族的主动吸纳,又有汉文化自身的辐射和渗透,二者相得益彰,推动了哈尼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