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在创作、表演、欣赏的过程中,表演是创作与接受的中间环节。所以表演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对音乐作品的接受和理解。因此,声乐表演同样是表演主体的创造性心理活动的过程,是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感情性再创造。文章对声乐表演中的情感抒发模式从声乐表演的特性和声乐表演的情感创造性抒发过程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歌唱是一种表演艺术,是对声乐原作的传达与再现,也是充分体现歌唱者高超的声乐技巧和恰到好处的情感表现的再创造.声乐表演是复杂的二度创作过程,声乐表演的最终结果也是应该体现在对声乐作品的正确解析和诠释上.  相似文献   

3.
声乐表演拥有一套独特的程序,这种程序与其独特的创作规律息息相关。表演者通过分析作品、寻找难点等做好声乐表演的案头工作,可以为实现良好的二度创作做好基础准备。  相似文献   

4.
想象与情感设计是声乐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创作、演唱、声乐训练和表演心理素质的调节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歌曲《问云儿》是一首极富表现力与感染力的典型艺术歌曲代表,只要演唱者从想象与情感体验到演唱诠释进行精心设计,就会将单纯的歌曲演唱真正提升为至臻完美的声乐表演艺术。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中融入传统戏曲演唱技巧,是近年来学科内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文章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对作品进行多维度人文解读与创作技法剖析,以亲历者的切身体验,阐释演唱过程中的理解与诠释,在把握中国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演唱的共性与个性的基础上,在"润腔"与"表演"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重点探究。  相似文献   

6.
声乐表演艺术是通过歌唱性的语言动作和形体动作,来创造声乐的艺术形象。依据声乐表演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因素在声乐表演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正>声乐表演中肢体语言的合理应用会让整体表演呈现更完美的效果。声乐表演者会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增加舞台表现力,从而让刻画的主人公形象在观众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声乐表演中主要包含两个主体部分,一是声乐的展示,二是表演的感染力,两者的结合需要借助肢体语言进行表达,调动观众的感官与表演同步,才能让观众感受到声乐表演的真正魅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话剧、戏曲、歌舞剧、音乐剧等艺术形式中的表演已逐渐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和程式化的发展轨道,对于声乐这门情感艺术来说,在演唱者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过程中,"演"与"唱"也不可偏废一方.作为声乐专业的学生或演员,不仅需要具备娴熟的发声技巧,而且还要具备生动地表达作品思想内涵的形体手段,甚至在诠释有些声乐作品时还要如舞蹈演员般呈现出优雅流畅的身段,协调优美的手势以及反映角色精神风貌的多变眼神等艺术造型即肢体表演.得体优雅的表演姿态与优美动听的歌声相得益彰,才算真正完成一部精美的声乐艺术作品的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9.
声乐教学是训练、培养学生歌唱技能技巧、表演能力的过程。学生个性化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特征。原创力是学生个性化的潜能。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原创力,是对学生个性化潜能地挖掘,是声乐教学地需要,有利于学生对歌唱基本技能技巧地掌握,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声乐作品的分析、理解、鉴赏、再创作和音乐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演是声乐艺术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精确恰当的表演,可以有效促进声乐艺术的情感表达和形象塑造,强化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结合笔者多年来在学习、舞台表演及教学中获得的感悟和实践经验,对如何培养和提高声乐专业学生歌唱表演中眼神、形体动作等表演技巧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