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分析论述了中外大学校徽案例中建筑符号的不同表征方式和特性,显示了校园建筑彰显学校特色和品质,校园建筑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从校园建筑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性中凝炼出图像、指示、象征等表征方式的建筑符号,运用到大学校徽的设计中,使建筑符号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得以延伸和发展。利用建筑本身的物质空间、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去展示和传承校园文化,积极构建大学品牌形象,并使其成为一所大学的精神图腾。  相似文献   

2.
翻开设计史,我们可以看到,在设计思潮的跌荡起伏中,设计师的美学思想和设计风格是通过设计作品的形态、色彩、装饰、结构、材质等符号形式来体现的。文章分析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各自建筑和产品符号形式的特点及其语意的传达以及这两大设计思潮中设计符号的传承与创新,对现代设计中符号与语意的运用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报刊亭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建筑。报刊亭初始功能生成和二次功能解读的是完全不同的符号思维过程:前者适合于利用结构语言学理论加以研究,解决报刊亭作为建筑的三个深层结构问题——活动容器、特定气候的调节者、资源的消费者;后者适用于利用电影符号学理论加以分析,解决报刊亭作为建筑的第四个深层结构问题——文化的象征。报刊亭设计必须以两种符号思维为指导,运用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视觉符号,彰显独特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4.
在对清代江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安澜园历史原貌考证的基础上,追溯了该园的历史沿革及其更迭的社会背景,探析了全盛时期园中的景观布局与构成园中景观的诸要素。并从西方符号学理论模式的视角入手,通过符号语义中象征和类比手法对园中假山、水体空间、花木造景及建筑布局所表达的象征意义分别进行论述。基于景观特征与空间形态考证,进行深入解析和探究,力求使该园重新获得人们对它应有价值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现存的大量近代公馆建筑体现了中国近代建筑史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典型特征,是东西文化冲突在民间建筑上的体现。本文在大量实例测绘调查的基础上,就建筑形态上极富表现力的建筑符号进行研究,体现民间文化和外来文化在近代时期的深层结合,揭示了东西方文化观念对中国近代住宅建筑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21世纪的数字网络媒介语境中,用图像符号进行叙事表达渐成主导。文学文本中的图像符号的功能也在扩大,有的图像符号在文学文本中主要起装饰美化和引发读者兴趣的作用,有的图像符号的叙事功能已经无法被语言文字取代。图像符号作为文学的辅助性符号,与语言符号一同在文学文本中组织叙事,这不但影响了文学文本的形态和审美,对文学的形态、形象和意蕴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建筑环境视觉语言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不仅是用来为人的需要服务的专门组织起来的空间,不仅是结构、材料和技术,也是符号系统。建筑是语言,作为语言,是不能没有符号而存在的。建筑文化具有符号性及相关的许多符号特征。首先它具有视觉因素,能够被人感知,通过视觉信息传达给人以语言意义,还包括:物质性、复杂性、象征性、历史性、地方性以及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等方面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空间不仅是农民公共活动的空间,也是村庄社区和国家权力互动和展演的场所。以浙西北S村朱氏祠堂为观察对象,探讨作为农村传统公共空间的祠堂的现代转型及其存续发展逻辑。研究发现,生活主体并非传统公共空间遭遇现代中国革命和政治冲击场景中的消极受动者,而是善于因时采纳并巧妙借用政治话语策略性装饰传统公共空间,从而在意义编织中持续重构空间的存续正当性。经由政治符号填充的公共空间,成为表意政治和聚合认同的统合性承载场,强化了空间的意识形态工具属性,再生产了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个案经验表明,传统社会符号与现代政治符号能够相安共生且良性互动,应赋予传统事物以现代意义而非全然抛弃。空间生产的三维构件并非完全割裂而是有机嵌合。空间的物理形态和价值意义都被改造着但后者远远超过前者。  相似文献   

9.
[摘要]贾樟柯在电影《山河故人》中运用大量表意符号,用深固和游走的隐喻符号传递乡愁,用血缘、个体、人情的表意空间符号延续个体情感,用文化失语与情感断裂的错位消费符号反映现代性文化失语,在“隐喻”“空间”中“消费”着活在不同阶层人们感知世界的离散与失忆。  相似文献   

10.
交际是符号的基本功能之一,符号的交际功能赋予了符号世界强大的生命力。从符号学的意义上说,人类的交际行为是指人们运用符号传情达意,进行人际间的讯息交流和讯息共享的行为协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符号具有不同的编码和解码规则。符号情境是人们运用符号进行认知和交际的具体情境,它在交际中主要起限制作用和解释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建筑形式符号的评析问题:符号的注释方法;影响符号评析的因素分析;符号的评析依据以及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文化遗产"观念产生于"现代性"与"全球化"的历史语境。在文化遗产的实践过程中,作为语言的符号、作为权力的符号与作为消费品的符号成为遗产的三种符号化形态,存在于遗产的被命名、申报与评审、开发与利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符号理论与建筑的符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当代符号理论的几种主要分析途径和中西符号意识之渊源,分析建筑与符号的内在联系和建筑的符号特性。  相似文献   

14.
导向符号的构建既不是简单粗暴的符号“打劫”,也不是盲目的符号“堆砌”,而是一个严谨的符号表意过程,其间每个符号节点都应是让空间特性便于识别的个体表征,符号形体针对符号对象(“人”和“文化”)提出相应的符号解释,并传达信息以简化人们对空间的认知。导向符号所营造的“场”其实是一种实践体系,它不仅提供功能作用,同时也是文化和情感的“容器”。客观上由“造型”到“服务”的转向是由符号特性和符号活动的规律所决定,同时也是空间导向设计观念进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传统建筑细部装饰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本身就是一部史书,是了解我们人类传统文脉的最宝贵的财富。建筑装饰艺术不仅是人类发展史中艺术形态之一,也是人类社会中最普遍的艺术形式。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符号的探究,来探寻传统的建筑细部在现代设计中的实用性及可探究性。  相似文献   

16.
所指与关涉     
符号有形式和内容;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统一体。符号在运用中必须有对应物体,才能够具有实用价值。符号的对应物体就是“关涉”。我们不应当把所指和关涉相混淆;应当区别符号的结构与符号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白蛇传文化"的人类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蛇传文化的呈现形态主要是传说故事,与之相关的戏剧、影视、旅游等则是其衍生物。《白蛇传》故事中蕴涵了大量的重要文化信息。本文从人类学视角对白蛇传中的核心文化符号进行分析,运用文化人类学相关理论对白蛇传文化的故事演绎模式、空间传播与纵向流传及其文化功能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建筑语境下语言符号学理论的分析和中外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对符号学理论的应用例证,来分析建筑与符号的内部联系,揭示出建筑符号学理论与建筑设计实际应用方面存在距离。由于符号体系本身存在不定性,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存在信号传递难以协调等问题,试图探索中国现代建筑同历史文脉联系的问题。最后提出要科学辩证地看待建筑符号学理论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不能用其去解决建筑创作的全部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一则公益广告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问卷法以及内容分析法,从符号学角度对该公益广告进行研究。运用著名语言学家查尔斯·桑德尔·皮尔士(Charles.S.Peirece,1834—1934)关于类象符号(Icon)、指示符号(Index)和抽象符号(Symbol)的理论,分析受众怎样理解广告、视觉符号和文字符号在公益广告中的作用;同时,对当下公益广告的伦理价值问题进行批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依据符号学理论描述了在设计标识中的符号特性,并根据时间,空间的变化指出符号设计在具体表意中对事物指涉的异同,认为符号设计的所需值必须通过符号的当前值才能真正达成设计的本质与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