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创新型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导游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为例,探讨了高职院校导游专业教学团队的设置与组建背景,并就教学团队如何在专业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双师素质建设、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及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明确了团队发展方向,对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科层化的组织结构、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专业带头人的缺乏、团队建设制度的不完善已成为影响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推进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需要改革高职院校的组织模式,增进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完善团队建设制度并积极塑造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3.
建设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对于深化职业教育的综合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性质与特点,“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类型可分为以下三类:校内专业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建设要注重科学性与规律性,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把握不同的建设重点。“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可分为“孵化期、形成期、成熟期、稳定期”四个阶段,对不同阶段的建设重点进行了研究,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加强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创造性实施高职领域质量工程的关键举措,高职院校要紧紧抓住“质量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分认识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理清基本建设思路,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培养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建设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等方式,完成教师人文素养的升华、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能力的提升、科研能力与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实现高职教育由规模、数量向内涵、质量及效益发展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数控技术技能人才还不能适应智能制造岗位的需求,企业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加快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技能单一、师资力量薄弱、实训设备落后等问题亟待解决。高职院校需要准确定位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构建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完善数控技术专业实训条件,建设数控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强校企合作,推动“1+X”试点工作等。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团队是承担教学教改和科研职能的主体,本文从素质模型的基本理论开始,提出团队素质模型设计的必要性,逐步探讨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素质模型的设计思路和模型构成。  相似文献   

8.
校内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最能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目前,我国的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教学在体制机制、实训设施的建设、实训质量管理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提升高职校内实训教学质量是值得研究和强化的主题,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内涵建设已成为当今高职教育发展的主流,在内涵建设过程中,特色专业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特色专业建设的内涵从建设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体现。特色专业建设对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支撑和保证作用,是构成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一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过硬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关键。以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为切入点,对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建立高职教师培训培养机制、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和高职教师人才引进机制;创建提升职业能力的良好工作环境、营造参与技能竞赛的文化氛围;强化教学科研融合、创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优秀教师团队以及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三大举措,提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使得高等职业教育获得跨越式发展,但同时,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双师型”师资是高职教育师资建设的主要素质特征。为此,高职院校应采取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改善教师的职称结构,积极改革教学方法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习方式的变革影响着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专业化修炼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师智,师能、师德、师风的修炼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课题,强化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自我意义的实现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认同存在职业角色认知偏差、职业情感消极及职业行为退缩等问题。这主要受我国传统价值体系、国家政策及高职院校管理模式、教师职业发展过程的消极经验及师德滑坡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要强化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认同则需要通过淡化身份意识,树立契约精神,完善国家政策,优化高职院校管理,加强教师的认同教育及提升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和道德观等路径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学科发展中存在的弊端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总结中发现,如何充分发挥教学团队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以及协调教学团队与其他环节的关系,特别是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与学科专业发展的关系,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教学团队通过优化教育资源、优化年龄、职称和知识结构,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学团队建设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同时,教学团队建设在教师队伍培养、教学改革、凝练专业特色和带动其他专业发展等方面推动了学科专业的发展。只有实现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的协调发展,才能将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课程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领域之一,在培养学生国际化素养方面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通识教育跨文化课程体系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并且收效甚微.通识教育跨文化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于跨文化课程建设是全球化发展的诉求,是推行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授课教师的素养与能力提升,以及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与素质.中国高等学校对跨文化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跨文化课程体系亟待完善,师资队伍需要优化和授课模式需要改革.因此,高等学校跨文化课程体系建设应转变观念,加大跨文化通识课程的研究力度;调整课程体系,构建系统的跨文化通识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建设,建立跨文化通识课程教学团队;转变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跨文化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进行教师培训,提高中职教师的整体素质,是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适应时代特征和骨干教师自身特点,构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培训模式,是当前骨干教师培训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中职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以及中职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明确了旅游管理专业中职教师培训模式的取向,并在创新的理念下构建了中职教师培训的若干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从能反映师资竞争力的教学名师、教学团队、教学成果、教研项目、科研项目等方面对江苏与全国高职院校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不仅要注重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的建设,更要注重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对学院建设发展产生的实际效果;不仅要重视科研,更要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为企业技术服务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不仅需要一支适应高职教育的专任教师队伍,而且需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队伍。从阐述高职兼职教师与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我国高职兼职教师的教师资格证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借鉴"同等学历"制度对高职兼职教师进行考核与选拔;政府应对高职兼职教师的教师资格进行宏观调控;高职兼职教师的教师资格证书的申请程序要规范等。  相似文献   

19.
"双师型"教师是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我国高职教师存在学历层次偏低、工程实践经验缺乏、师资培训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应引入先进的职教理论,多渠道进行"双师型"师资培养,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