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抗日战争看爱国主义的全民性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所表现的爱国主义具有全民性本质,这一时期不存在某某阶级的爱国主义。至于抗战中代表不同阶级的政党、团体对抗日所持态度、政策的差异,这不说明他们的爱国主义有阶级的差别,而是说明他们在处理民族国家利益和党派利益关系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农村合作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合作组织是农民走向协作、互助和共生的重要途径.熟人社会背景下,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实际运作有其自身的逻辑.在新农村建设中,究竟应该发育农民组织还是应该组织农民?我们认为,农民合作组织是比较成功的一种模式.纯粹的"原子化"农民是不存在的,农村分户经营的农民实际上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合作,随着小农社会化程度逐步加深,农村合作亦日益加强.中国农民并不是天生的"善分不善合",一切取决于时间、地点和条件构成的农民利益.在利益的驱动下,农民既善分也善合.政府能够做的只是提供他们合作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广泛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斗争、开展游击战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抵抗了日寇百分之六十的兵力和伪军百分之九十五的兵力,为大反攻和夺取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没有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发动解放区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要取得全面胜利是不可想象的。邓小平同志在抗日战争期间发表的论著,共有九篇收入《邓小平文选》。其中论述抗日根据,地建设的主要有三篇:《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人《根据地建设…  相似文献   

4.
晋冀鲁豫边区是抗战时期华北敌后具有战略意义的三大抗日根据地之一,其所开展的农民运动在中国抗日根据地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农民运动的兴起具有深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是基于对日作战独特的地理优势,也是战时经济环境的迫切需求,更是响应党中央抗日救亡伟大号召的行动使然。为了更好地完成抗战的艰巨任务,晋冀鲁豫边区主要从武装抗日运动、改造乡村政权运动以及经济建设运动三方面开展农民运动:武装抗日斗争主要是配合正规部队对日作战、实行抗日游击战争、坚持武装斗争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等;改造乡村旧政权运动主要是建立抗日民主新政权;经济建设运动主要是开展减租减息、农业建设、农业互助、大生产等。晋冀鲁豫边区农民运动的成功开展,昭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行群众路线,这是开展农民运动的根本原则;加强党对群众工作的正确领导,这是开展农民运动的基本方针;运用多样化方式进行思想动员,这是发动农民运动的重要方法;统筹推进各项农民运动一体化发展,这是顺利开展农民运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论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兴洪  廖树芳  武岩 《学术研究》2005,2(8):108-113
农民占中国总人口80%以上,是中国最为深厚的抗日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抗日战争实质上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农民是抗日战争中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大承担者和战争的直接参与者,没有农民的合作与广泛参与,中国就不可能打赢这场战争。抗日战争中,中国农民表现出了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慨、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各族农民的广泛参与、以弱胜强的智慧和创造力等一系列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 今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倡导和组织的团结一切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和历史经验,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前提条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民族危机空前的关头,中国各阶级、政党和团体以各种形式表达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敌侵略,共赴国难的政治态度。但在怎样抗日的问题上,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中国共产党在认真分析了日、英、法、美和苏联的不同对华政策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抗日战争将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必须发动、团结和组织一切抗日力量,开展民族革命战争,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而国民党政府一方面幻想英、美等国制裁日本,调停中日战争,另一方面,害怕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日,害怕革命力量的增长会动摇自己的反动统治,因而,制定了一条由政府和军队抗日的战  相似文献   

7.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我国东北,1932年扶植成立伪满洲国。为了打消国人的“恐日症”,为民族复兴而战,中国社会各阶层有识之士纷纷提出自己的抗日必胜理念。抗日必胜论,既是一种军事战略,更是一剂心理良方,没有抗日必胜论的传播和恐日论的消退,就不会有坚持十四年之久的抗战。抗日必胜论包括国家战略、军事战役、战场战术等层面。在国家战略层面,这个理论就是要回答中国能否抗日、如何抗日、怎样取胜三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是抗日必胜论的最早提出者和坚定实践者,王若飞的《我对于中华民族革命的抗日战争工作意见》和“维嘉”的《中国能否抗日?》可谓其中的代表作。同时,龚德柏、曾琦、章乃器等人也积极传播中国必胜的信念,驳斥对日妥协投降的论调,为医治“恐日症”发挥了重要作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进入全面抗战阶段。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这些抗日必胜言论最终在毛泽东这里汇聚成抗日持久战理论的大河。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指出,在中国抗日阵营存在着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三种政治力量。什么是中间势力呢?“中间力量,包括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因为他们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主要统治力量之间有矛盾,同时和工农阶级有矛盾,所以往往站在进步势力和顽固势力之间的中间立场。他们是抗日统一战线中的中间派”。①“中等资产阶级就是除了买办阶级即大资产阶级以外的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是地主阶级的左翼,即一部分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地主”;“地方实力派,包括有地盘的实力派和无地盘的杂牌军两种力量在内”。②在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9.
<正> 毛泽东在1940年3月11日的《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中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扩大和巩固。此言道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出毛泽东对统一战线的态度及重视程度。 在日本武力侵入中国以后,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和勾结日本公开投降或准备投降的一切汉奸和反动派,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民族革命任务主要地是反对入侵的日本帝国主义,主要地是打击两个敌人,即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且主要是前者,而民主革命的任务又是为了争取战争胜利所必须完成的,两个革命任务已联系在一起了。在这种客观形势下,毛泽东指明:当前党的一切政策,都是为着战胜日寇,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此时此刻,中华民族的兴亡,成为一切抗日党派的责任,成为全国人民的责任,因此,“在抗日战争中,一切必须服从抗日的利益,这是确定的原则。”“阶级斗争的利益必须服从于抗日战争的利益。而不能违反抗日战争的利益”。在抗日战争高于一切利益之时,毛泽东认识到仅靠最有党悟性、最有组织性的无产阶级是不够的,“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农民利益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核心。当代中国农民利益流失比较严重 ,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问题。乡镇政府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 ,精简其机构、转换其职能对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利益至关重要。从长远来看 ,户籍制度和农地制度的创新 ,以及农会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 ,是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11.
邓正兵 《学术研究》2000,1(5):87-93
广东地方实力派的对日政策服务于其地方集团的利益。他们一方面反对日本侵略中国,反对蒋介石中央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支持各地抗日壮举;另一方面,幻想依靠日本的支持反蒋,与日本有较多联络与勾结。同时,镇压广东省内抗日救亡运动,屈辱处理省内涉日事件。从其言行看,广东地方实力派的对日政策实际上处于亲日与反日之间。  相似文献   

12.
战时儿童保育会的难童救济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时儿童保育会的建立难童是抗战时期难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战时儿童保育会就是在举国上下呼吁救济难民的氛围中成立的具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难童救济团体。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四川重庆,中国抗战的政治重心遂由东向西转移。但是,国民政府的许多重要机构和国内各党派、各阶层的有影响的人物并没有直接迁往重庆,而是迁到了华中重镇武汉。一时间,武汉成为我国的政治、军事中心,民众抗日憎绪日益高涨。与此同时,大批难民也像潮水涌人武汉三镇,大街小巷到处充斥着难重的身影。在难民中,有许多是尚未成年的孩童,他们衣…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在土地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党既没有象恩格斯提出的那样对属于“中等农民” 的中农采取关门政策,也没有象列宁提出的那样对上层中农采取中立政策,而是对整个中农阶级采取了联 合、团结政策。我党制定团结中农政策的依据除了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之外,还主要有两点:一、中国革命 的性质和中国革命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团结中农的必要性;二、中国中农阶级自身的特点即中农的经济、 政治地位和他们对革命的态度为团结中农提供了可能性。团结中农政策是我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 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地流转中维护农民利益的第三方力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农地流转的利益平衡中,农民普遍处于弱势地位。而第三方力量在农地流转中维护农民利益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对农地流转中第三方力量的功能定位及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其对维护农民利益的重要作用,对完善农地流转制度和维护农民利益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原则,从农地信托、农地交易信息平台、农地流转舆论监督、流转纠纷援助等制度方面探索完善农地流转第三方力量制度体系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5.
1944年2月15日至5月19日,在桂林举行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是抗日时期国统区革命文艺运动的一次大检阅,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抗日文艺运动中的一个巨大胜利。西南剧展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从抗日战争初期开始至1944年,经过七年艰苦改革的桂剧,以崭新的姿态参加了西南剧展这戏剧运动的空前盛会,展示了在改革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兄弟剧种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为抗日戏剧运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在桂剧史上也是前所没有的。参加西南剧展的桂剧团体有:广西戏剧改进会的桂剧实验剧团、启明科班和桂剧学校。这三个团体演出的,有新编的剧目《木兰从  相似文献   

16.
一东北抗日义勇军是东北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总称。是一九三二年前,东北沦陷初期,以原东北军为基础的一支自发的群众爱国抗日武装力量。参加义勇军的不仅有原东北军中的广大爱国官兵和警察,而且更多的是破产的农民、工人、爱国的知识分子。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愤于日寇入侵的绿林中的爱国分子。成份极为复杂,组织名目繁多,没有统一领导,但革命力量甚为雄厚。为了便于了解和研究东北义勇军的基本情况,可按地区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所占人口比例巨大,农民的政治认同状况与社会稳定及国家治理能力密切相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也随之变化,农民政治认同的状态亦随之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政治认同经历了总体升高、趋向弱化和逐渐强化三个发展阶段。研究发现,农民政治认同呈现如下特征:一是生存理性主导下的利益满足是政治认同的关键;二是社会公正和权利意识是影响农民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三是国家制度、政策和农民政治认同存在着双向互动;四是对宏观政治体系始终具有较强的认同度。而提升农民政治认同的路径则在于:一是完善社会利益结构,满足农民合理利益诉求;二是畅通政治参与渠道,保证农民制度化的政治参与;三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规范基层政权的权力运作;四是提高农民政治认知,奠定农民政治认同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8.
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及其历史启迪辛玮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为中国抗日战争和懈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总结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经验教训,会得到一些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期间,国统区抗日知识分子与其它地区的抗日知识分子一样,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贡献不仅表现在抗战的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国民外交方面,而且也表现在抗战理论方面的建树.这里,笔者试对国统区抗日知识分子在抗战理论方面的贡献作一探讨.在从事这一问题的探讨之前,有必要对抗日知识分子的概念作一界定,并对国统区抗日知识分子的类型作一划分.本文依据“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抗日实践认为,抗日知识分子是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主张、参加、支持和同情抗日救亡斗争的知识分子.而与抗日知识分子有本质区别的概念为“汉奸知识分子”.抗日知识分子在不同地区依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就国统区抗日知识分子而言,依其社会地位与政治态度,大致可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由胡适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右翼知识分子所构成,是国统区抗日知识分子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二种类型是由沈钧儒、邹韬奋、王造时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左翼知识分子和由青年学生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构成,是国统区抗日知识分子的主体部分;第三种类型是由郭沫若、茅盾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所构成,是国统区抗日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三种类型的划分,大致包容了国统区抗日知识分子的全部.当然  相似文献   

20.
后中国诗歌会诗人群是中国诗歌会所倡导的左翼诗歌运动在抗日民族战争中的继起和发展,经历了聚合、兴盛、转移和复兴的历史发展过程。民族解放意识是他们诗歌的思想特质、价值取向原则与审美意识的灵魂。他们紧紧抓住诗歌大众化这一核心问题,推进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其大众化探索主要集中在旧形式利用、方言诗创作和开展朗诵诗运动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