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探讨大学生应对幽默、社交焦虑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选用应对幽默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和SCL-90问卷,对6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是应对幽默与大学生社交焦虑呈负相关,即应对幽默水平有助于减轻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水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社交焦虑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因此,应对幽默水平作为一种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可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通过采用社交焦虑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评,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中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社交焦虑和幻想应对方式中,理科生与文科生、文科生与艺术生的差异显著。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影响到个体的情绪,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引导大学生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将有利于降低社交焦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父母教养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机理,本研究构建了父母情感温暖通过情绪智能与自我效能感作用于社会责任感的链式中介模型。针对山西某高校大学生收集的465份有效问卷,利用AMOS软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对链式中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父母情感温暖对社会责任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绪智能与自我效能感分别在父母情感温暖对社会责任感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情绪智能与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情感温暖对社会责任感的正向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手机依赖程度、焦虑和孤独感的关系,并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进行干预。方法:对在校学生进行关于手机依赖程度、交往焦虑和孤独感的问卷调查,对有手机依赖的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果:一是90.94%的大学生有手机依赖倾向,且手机依赖与焦虑和孤独感有显著的相关性。二是经过干预,10名不同手机依赖程度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焦虑、情绪-社交孤独总分上有所下降。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手机依赖、减少焦虑、降低情绪和社交孤独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5.
焦虑是指个体持续不安、恐惧及精神紧张,经常性焦虑会导致个体产生厌食、失眠等症状并引发抑郁情绪。抑郁是指个体长期心情低落及对自己消极评价,严重抑郁会诱发个体自伤、自杀等危险行为。2021年一项关于青少年焦虑和抑郁的调查显示,40%的青少年有情绪上的困扰,其中5.6%的青少年同时伴有焦虑和抑郁两种消极情绪。中学时期是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既要面对青春期身心快速发展变化所带来的困扰,又要承受考试、升学的长期压力,还要应对同伴交往的困扰。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防控中学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缓解中学生群体的心理压力,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其学业进步与养成良好品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现实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背景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淳松 《云梦学刊》2004,25(2):86-88
以1031名湖南某高校大学生为被试,使用一般健康问卷GHQ-20实施测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身体)健康状况等家庭背景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1)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2)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3)父母健康状况不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南通市某中学高三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采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受试者是来自南通市某中学的676名高三学生。结果:除人际关系敏感外,受试者各因子均值都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P〈0.001);与江苏省大学生SCL-90评定结果相比,受试者除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外,其他因子均值都较高(P〈0.001);与全国中学生SCL-90评定结果相比,受试者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惧、精神病性等因子上得分较低(P〈0.05);男女高三学生各因子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中学高三学生整体上存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和偏执倾向,其中抑郁、焦虑、恐惧等症状不及全国中学生明显,男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当。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应付方式对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我们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一般心理健康问卷,对太原市521名大学生村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女生求助得分明显高于男生,男生在躯体症状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焦虑因子得分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自责和幻想对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健康水平的躯体症状、焦虑和抑郁三个维度及总分都具有最强的预测力。因此,应付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1990年之后出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湖北省3所不同类型的高校4 792名各层次、各科别的"90后"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研究工具。结果:"90后"大学生在强迫和人际关系两个因子上,出现中度及以上问题的学生阳性检出率较高。和国内大学生常模比较,在强迫、焦虑、恐怖、偏执这4个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国内大学生常模。艺术类学生比理工类、文法经管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在抑郁、敌对、恐怖、偏执4个因子上男女大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高考录取批次上,"90后"专科生心理问题突出,本科生、高职高专、自考生心理状态相对良好。结论:湖北省高校"90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并在强迫、焦虑等问题上比较突出,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生SCL—90测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晓红 《云梦学刊》2003,24(3):85-86
采用SCL-90量表对某院1173名2001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测查、研究,结果表明,2001级新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心理症状检出率为9.46%。女生恐怖、抑郁、焦虑因子分高于男生。来自农村的新生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精神性因子分高于城镇新生。非独生子女的人际敏感、抑郁、强迫和恐怖因子分高于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1.
A two-part latent growth mixture model was implemented in order to examine heterogeneity in the growth of sexual harassment (SH) victimization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SH class membership explains substance use and mental health outcomes for certain groups of students. Demographic risk factors, mental health, and substance use were examined as they related to chronically experienced SH victimization. Incoming freshmen students (N = 2855; 58% female; 54% White) completed a survey at five time points. In addition to self-reporting gender, race, and sexual orientation, students completed measures of sexual harassment, anxiety, depression, binge drinking, and marijuana use. Overall, self-reported SH declined upon college entry, although levels rebounded by the third year of college. Results also supported a two-class solution (Infrequent and Chronic) for SH victimization. Being female, White, and a sexual minority were linked to being classified into the Chronic (relative to the Infrequent) SH class. In turn, Chronic SH class membership predicted greater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ubstance use, supporting a mediational model.  相似文献   

12.
郭志峰 《阴山学刊》2009,22(4):117-120
使用简易应付方式问卷和不安诊断测验研究了554名大学生的不安心理与应付方式。结果表明:大学生不安心理主要表现于自我控制、自罪感和自我成熟。差异性上显著反映出男生好于女生、理科生好于文科生。应付方式各方面无显著差异。大学生应付方式选择较合理。不安心理与应付相关显著。由回归分析得知紧张感低、自我成熟度高、信任度高的个体更倾向于积极应付,紧张感强、自罪感强的人倾向于选择消极应付。  相似文献   

13.
高校特困生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 15 9名大学特困生及 73 3名普通大学生进行测查和对比分析 ,表明SCL -90各症状因子特困生高于普通大学生 ,抑郁因子有显著差异。由此得出特困生三种类型 :自卑、紧张型 ,自轻、无望型 ,自强、拼搏型 ,并提出教育引导、济困助学、预防治疗三位一体的高校特困生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44名华侨女大学生为对象,运用交往焦虑量表(IAS)、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作测试。通过比较,华侨女生的高社交焦虑有明显的文化背景和症状学的特征;华侨女生高社交焦虑与其不成熟的应对方式相一致;在分层回归分析中社会支持通过限制应对方式来影响社交焦虑。结论: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华侨女生的高社交焦虑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朱利娜 《阴山学刊》2010,23(2):125-127
对大学生诚信水平和诚信态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诚信水平较好,大学生的诚信水平在学科、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月支出额等特征上存在差异,大学生的诚信水平与其对社会和谐的认识和信心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戴军  娄小平 《学术探索》2013,(7):145-148
教育理论界,对于师生地位的探讨,有“单主体论”“双主体论”“主体主导论”“复合主体论”等观点。孙俊三教授把师生关系类型分为“老师知道,学生不知道”、“老师不知道,学生知道”、“老师知道,学生知道”、“老师不知道,学生不知道”四种类型,突破了对师生关系研究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这种崭新的视角体现了传统的教学相长、教育平等、自由教育,还体现了教师和学生生命之间的生生互动,让人耳目一新。通过教育学、生命理论、社会学、哲学等多维度对这种类型的师生关系进行审视,分析研究这种分类方法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提出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立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采用中英文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以母语教学为主体的教学实践中贯穿双语教学,使学生能用英语进行数学方面的交流,并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18.
Although recent scholarship has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examining the rewards of raising children in understanding variations in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parenthood, empirical research remains focused on the demands of parenthood. Using a sample of parents with children aged 0-22 in the National Survey of Families and Households (= 6228),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ge of children and parental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focusing on a key element of rewards of parenthood, parental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children, as a mediator of the link. Findings indicate that parents whose oldest child is under age five report higher satisfaction with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children, higher self-esteem, higher self-efficacy, and less depression than do parents whose oldest child is school-age or adolescent. When parental satisfaction is taken into account, the differences in self-esteem, self-efficacy, and depression by age of children disappear.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生业余文化活动与成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业余文化活动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本文就大学生业余文化特征和作用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业余文化活动选择原则和方法,旨在使大学生正确处理专业学习活动和业余文化活动的关系,实现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