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技术创新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技术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技术成果的转化三个方面研究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测算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性,得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导致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性.同时,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在1997年至2006年间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西部地区以二次函数增长,中部地区以一次函数减小,东部地区则以指数函数减小.在此基础上指出,欠发达地区应该将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振兴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制定超常规的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以获取后发优势,这对于实现中、西部地区的迅速发展,缩小经济差距,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县乡财政存在收支矛盾突出、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与东、中部县乡财政差距较大.建立在基数法框架上的转移支付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西部地区县乡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环境与制度缺陷,要改革我国西部地区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方式,建立起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3.
许多人对一些发达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感兴趣,却很少有人对西部地区什么时候能够赶上东部地区的时间表进行研究。本文试图用数据把东西部地区在人均GDP上的差距转化为时间和速度上的差距,并对西部追赶东部所需要的时间和速度进行量化分析。需要说明的是,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并不仅仅表现在人均GDP方面,甚至还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但无论如何人均GDP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因为文章篇幅的缘故,本文只把人均GDP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省际面板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并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中东西部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得出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是随着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加而增加的。这是因为,知识产权保护限制了技术引进对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从这些研究得出的一个重要的结论是,在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也不同。而经济发达和经济落后的地区,在技术领先的产业和技术落后的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模式也应该不同。  相似文献   

5.
技术进步引发的产业革命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要素禀赋的积累,其中技术的引进、模仿和创新对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贡献。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需要技术选择、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应从中国实情出发提供汽车产业技术政策支持,以利于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6.
西部欠发达地区被"双重极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西部的快速发展进而缩小东西部差距,迫切需要在西部构建能拉动西部快速发展的增长极。在西部同样也存在着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分,较发达地区的存在为构建西部增长极提供了可能。西部较发达地区由于增长极的建成与发展必然会对西部的欠发达地区产生极化效应,加上东部原有增长极对西部的极化效应,两者同时对西部欠发达地区产生极化效应,即"双重极化"。这种"双重极化"将导致西部区域内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况:较发达地区发展迅速,而欠发达地区因"双重极化"作用跟不上较发达地区的脚步,在西部内可能形成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与发展中国家技术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一直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以更快速度促进本国的技术发展 ,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从而实现技术赶超的梦想。发展中国家技术发展的正确选择是 :将全部依赖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独立进行技术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走出一条自己的技术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8.
尤玉平 《兰州学刊》2006,(9):142-143,157
从广义角度理解农业技术进步,有利于重新审视我国当前农村面临的现实经济问题,便于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有效的技术支持。研究结论认为: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不能有效支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农村经济所需的大规模技术创新和知识转移;广义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程度不同的非对称性结构,需要政府对其相关制度进行合理的配套设计;只有有效而全面地发展农村教育,才能使农村依靠技术进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区域传递理论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传递理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增长极”的提出、经济增长在区域间传递的效应分析、区域间要素传递的分析等三个阶段。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的有效传递 ;从区域传递角度 ,探讨市场作用与政府干预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耦合机制 ;对转轨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传递机制的系统研究 ,是实现西部开发和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生产效率、产业集聚与我国西部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利用1998~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DEA模型估算中国各省和三大区域历年的TFP水平及其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指数,发现要素投入差异是我国地区差距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西部在TFP方面要想和东部地区缩小差距在短期相当困难,西部能够缩小和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最优路径就是使自身经济更开放,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建立中期以制造业为核心并重心逐渐向服务业转移的长期经济发展体制,动态提高区域TFP水平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TFP和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1.
WTO规则对西部地区知识产权法制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属于不发达地区 ,其知识产权法制状况不容乐观 ,目前尚不具备统一适用Trips协定的条件。国家应当在西部地区延迟适用Trips协定 ,通过技术进步和制度演进 ,改善西部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促进科技创新 ,使西部地区充分享有WTO规则所赋予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叶帆 《兰州学刊》2005,(4):118-120
信息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是正相关的,也关系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差距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产生马太效应.当前,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的信息化差距比较明显,正日益成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巨大障碍.西部地区应从人文基础、人才结构、制度建设、投资规模、信息资源以及服务体系这六大根源着手,结合区域特点,缩小信息化差距,实现地区间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外部知识网络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的日益复杂导致单个企业不可能具备完成创新的所有知识.为推动技术创新持续发展,企业需要不断从外部引进知识,以知识转移为渠道,与外部知识主体形成知识网络.伴随着企业技术知识存量和技术知识质量的提高,企业外部知识网络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多元化程度不断提高、网络强度不断增加、隐性知识的获得更加便利,知识网络类型也由非正式网络演化为合作网络和联盟网络.  相似文献   

14.
论地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杨秋宝一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区际关系中,一直存在着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就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来看,在增长速度上,从1981年到1991年,东部地区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12.4%,西部地区增长10.1%,1992...  相似文献   

15.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中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专业化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加速作用.人力资本、资本存量因素对于解释区域差距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距呈现出日渐扩大的趋势,通过实证检验,从要素贡献率来看,东部地区的物质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高于西部地区;而无差别的劳动力投入对东部地区的贡献明显小于西部地区;但是,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要大于西部地区,这与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规模较低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制约我国西部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地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为了减小中西部经济增长的差异,应该采取对西部新的投资理念,加强对不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深度开发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等一系列新的政策,营造一个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尽快消除东西部经济增长差距.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技术创新是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的动态过程,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技术创新战略决定创新行为。分析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理由,指出以模仿创新为主,自主创新为辅是现阶段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东道国的技术进步越来越成为一国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贡献,找出东西部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对西部地区如何扩大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缩小地区差异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民生概念的分解,利用2002~2010年西部八省区面板数据,识别技术进步影响民生改善的机制,并对技术进步与民生改善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2002年以来多民族地区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并没有有效改善多民族地区的民生状况,反而其负向效应无论在统计意义上还是在经济意义上都是显著的.结合多民族地区实际情况,认为这与多民族地区技术进步的来源、技术进步的部门、技术进步类型以及当地整体的教育和受培训程度有关.未来多民族地区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发挥技术进步在民生改善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发展阶段需要新动能和新理念.1998-2019年,中国工业绿色生产率总体呈显著增长的趋势.技术进步已然成为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动力.从时间维度看,2012年是绿色生产率变化的重要转折点.1998-2011年,依赖传统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的发展动能是工业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十八大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源泉发生了重大转变,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日益凸显,与环保减排相关的绿色新动能对工业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工业生产率增长的核心源泉.从区域维度看,东、中、西部的绿色生产率驱动因素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工业增长的绿色动能最显著,是全国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总之,由绿色技术进步带来的新的绿色增长动力正在显现,绿色新动能无疑将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实现两碳目标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整体技术效率呈现波动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差距在缩小;整体技术进步则始终呈现上升趋势,但差距在拉大.中国城市劳均GDP与劳均资本、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从长期看,劳均资本、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总体上对城市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对比短期调整效应后可以发现,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资本集聚效率并不均衡,吸收大量资本的发达城市并没有表现出更高的投资效率.而且,由于发达窗口城市经济增长绩效的长期均衡关系具有"超强稳定性",最终将会使得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绩效差距更难以收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