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十九世纪是英国和法国在全球范围继续进行激烈角逐的一个世纪;这一时期,它们在埃及进行了拚死争夺,以变埃及为自己的殖民地。争夺的结果,是英国击败了法国,埃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英法在埃及的争夺,是英法在全球争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它们争夺世界霸权的一个缩影。部析英法在埃及的争斗,可以更好地认清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实质。这对于当前第三世界人民更好地开展反帝、反殖和反霸斗争,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亚、非、美洲殖民地的斗争激烈而复杂。英俄两国争相侵略我国西藏地方,矛盾也趋于尖锐。1903年底,英军大举入侵西藏。俄国政府担心中国西藏成为英国的独占势力范围,要求“维持西藏现状”,英国政府作出了“承诺”,但要求俄国同意英国独占埃及,俄国在法国敦促下接受英国的条件,俄英两国在西藏问题上首次做成了政治交易。 英国于1904年4月同法国签订《协约》,其中《关于埃及和摩洛哥的声明》宣布:法国承认埃及是英国的势力范围,英国承认摩洛哥是法国的势力范围。此项声明有一重要附件:《赫底威敕令》,实施此项敕令可以从政治上及经济上确保外国债权国无从干预英国对埃及的独占;然而只有经法俄等债权国同意,敕令方能实施,因此,英国极力争取俄国同意《赫底威敕令》。法国为能实现同英国的《协约》,也积极促使俄国同意《敕令》。  相似文献   

3.
从古代埃及"说教文"看当时妇女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教文在古代埃及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向年轻人阐述家庭、婚姻和子女教育等问题,而且还提出了有益于年轻人在官场上成功的准则。这些说教文迎合了社会的需要,反过来又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至关重要。考察从古代埃及留传下来的说教文中关于妇女的论述,不仅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古代埃及社会对妇女的态度,而且也有助于我们正确了解古代埃及妇女在当时社会里所处的实际地位。  相似文献   

4.
孩子喜欢吃蛋挞,但总是一种口味,时间一长也会腻的。自己动手做各种口味的水果蛋挞,爱动手的妈妈们可以一试。 蛋挞皮用料:牛油250克,白糖140克,面粉480克,鸡蛋1个,水果汁10克。 做法:①将牛油、白糖、面粉倒进食物搅拌机中,以  相似文献   

5.
古文字与古文明:二十一世纪初的认识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勤 《东岳论丛》2005,26(2):9-16
当今学术界有几个特别重要的起源问题需要讨论 ,其中 ,对文明起源的研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从埃及古文明与中国古文明的比较研究中 ,可以说明 ,古文字的考释和研究对文明起源与发展的研究具有关键作用。 2 1世纪初 ,中国的古文字学有许多重大的问题需要讨论 ,这是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所在。  相似文献   

6.
在阿马尔那时代,埃及与西亚大国开展广泛的外交联姻活动,埃及法老迎娶了巴比伦、米坦尼、赫梯等大国的公主为妻。通过考察阿马尔那泥板书信及古埃及文献可以发现,在对母国与埃及的政治关系的增进上,嫁入埃及的外国公主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不管是埃及,还是西亚大国,更看重的是聘礼、嫁妆。西亚大国对埃及的聘礼多寡斤斤计较,而埃及一方面在意识形态上把外国公主建构为一种物品,另一方面对外国公主的嫁妆念念不忘。从某种程度上讲,获取资源是埃及与西亚大国之间外交联姻的经济动因。在聘礼和嫁妆的礼单中,各地区的特产资源占有重要地位。可见,外交联姻在各国特产物品的交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古代埃及人的来世观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他们制作木乃伊的方式和技术也随之更新和完善。我们只有把古代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现象放置在埃及文明的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之内 ,在追溯该现象的始末的同时考察从古代埃及流传下来的宗教铭文 ,才能真正认识古代埃及人在木乃伊的制作以及相关的墓室建造和墓葬品的设置等方面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的原由。本文在介绍古代埃及人木乃伊制作的产生及其技术的改善的同时 ,引用了许多源于古代埃及人自传和说教文的有关来世观念的话语 ,旨在强调古代埃及人醉心于木乃伊的制作并非他们不珍视现世生活。古代埃及人把死亡看作是可怕但同时可以战胜的敌人 ,木乃伊的制作是他们为征服死亡这个敌人而进行的重大和长期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白糖存放时间长一些,味道变化不大,人们以为它没有变质可以放心食用,其实白糖存放久了,也要加热后才能食用。  相似文献   

9.
埃及,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持续数千年的古代埃及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伟大文明的发展记录。据公元前三世纪的埃及历史学家曼涅托记载,古代埃及先后经历了三十(或三十一)个王朝的统治,其中又可以分出三个具有高度成就的发展时期,这就是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曼涅托的记载,得到了早期历史资料的部分证实。  相似文献   

10.
狮身人面像     
如同黄河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一样,在非洲大陆中流淌着的尼罗河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在它的下游,今天埃及的首都开罗附近高高耸立着的几十座金字塔就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建造于4500多年前,至今仍巍然座落在非洲土地上。它成为埃及人民的骄傲,因为它证明了埃及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这个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然而,在金字塔旁,与金字塔同时建造的狮身人画像却更能体现埃及文化的特征。狮身人面像,又称“斯芬克司”。斯芬克司在古希腊传说中是一个人首狮身的怪物。它曾经利用一条谜语杀死了许多人。这条谜语是:什么东西早晨四条腿,午间两条腿,晚上  相似文献   

11.
我从迪拜探亲回国之前打算绕道一个国家游览一番。埃及以其古老的文明和近便的位置,自然成了我的首选之地。埃及之行,将是我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丈夫不太放心我一个人带孩子去,于是百忙中请假陪我们,毕竟埃及也是他向往已久的国家啊!同时这也成了第一次的举家自费国外出游,因而意义非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先秦散文论略——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规律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往往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如果把中国古代早期文学与古希腊罗马文学相比较,那么,可以发现它犹若峻奇的埃及金字塔和恐怖的百慕大三角洲,笼罩着一层谜般的雾障。古希腊罗马文学源于史诗,从《伊利亚特》、《奥德赛》,悲喜诗剧,诗体小说,到薄伽丘的第一部散文体小说《十日谈》,文学经历了从神话化到人间化、从口头流传到书面创作和由简到繁的独立发展过程。古代中国文学(按:此指正统文学,唐宋以前它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主  相似文献   

13.
白糖贮存时间长了,颜色就会发生变化,最后变成黄色。另外,白糖受潮会导致晶体表面溶化,透明度降低,颜色变暗,这说明糖的质量已经发生变化,但对人体的影响不大。白糖保存时间过长,会生螨虫,这种虫嗜好食糖,并在绵白糖或砂糖中生长  相似文献   

14.
运用相关性分析、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郑州商品交易所和伦敦商品交易所的白糖期货价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白糖期货价与国际白糖期货价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从短期来看,伦敦商品交易所的白糖期货价是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货价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5.
研究社会转型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视角进行:一是哲学学科层次的社会形态理论视角,二是社会学学科层次的社会现代化理论视角。同样,研究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也可以从这两个不同的视角进行。通过这两个基本视角来比照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具体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双重转型。  相似文献   

16.
杜平 《殷都学刊》2002,48(2):39-42
20世纪 30年代 ,夏鼐留学英国伦敦大学 ,就读考古学院埃及学系 ,成为中国考古学界识读埃及象形文字的第一人。博士论文为《古代埃及的珠子》 ,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回国后 ,致力于中国考古发掘与研究 ,但一直关注国际埃及学研究情况 ,并将研究成果引进中国  相似文献   

17.
古代埃及法因独特的古代埃及文化而具有鲜明的特征,并以新王国时期的法最具代表性,从而形成了古代埃及法的宗教性、公正性、人文性和权利与义务的等量性等特征。古代埃及法源于古代埃及文化,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古代埃及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埃及的肉锅     
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摩西带着奴隶们在逃出埃及前往重建家园的路上时,由于旅途辛苦挨饿,奴隶们竟然怀念起他们做奴隶的时候,怀念起“埃及的肉锅”来,因为做奴隶虽然辛苦,好歹还能吃饱。我们在今天想像着这些奴隶恋恋不舍的神态,自然会觉得万分好笑。可是,我们自己恋恋不舍的肉锅也不少呐。中国有个典故——“曹操的鸡肋”,其留恋跟埃及的肉锅差不了多少,不吃实在可惜,吃了要付出代价。比方说,一个下岗工人死守着一个发不出工资的岗位,若有兴趣坚持到底的话,他就永远没有机会再得到其他了。相反的,在如今“先富起来”的那群人中,有不少就是丢掉肉锅挺身下海的。 人生中让人留恋不已的肉锅实在太多了。而中国人呢,因为几千年的民族习性,更加留恋旧物,更有忍耐力。这种习性,使我们终日沉沦在埃及的肉锅中不能  相似文献   

19.
产生于西方的新历史主义思想不仅影响着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新历史小说,而且对传统型历史小说写作也构成了强劲影响,这点尤其体现在20世纪90年代武则天题材历史小说写作中:不仅从其与此前同类题材作品比较中可以发现新历史主义历史观、“文化诗学”及商业协商的影响迹象,而且这种影响也体现在历史小说艺术审美的多样化探索方面。  相似文献   

20.
埃及学的成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于19世纪20年代的埃及学,是一门研究古代埃及历史与文化的综合性学科。从19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埃及学走过了从早期的野蛮发掘到有计划的科学勘察、抢救与保护文物的历程。经过几代埃及学家的不懈努力,埃及学作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已经完全确立起来,埃及学的研究成果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