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墨子“非乐”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乐”是墨子文艺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对这个思想,学术界普遍持否定的看法。这种看法认为,墨子“非乐”虽然具有揭露统治阶级亏夺民衣食之财以为乐的合理性,但它是一种狭隘功利主义的反文艺观点,核心是否定艺术与审美的社会价值。笔者认为这是对墨子“非乐”思想的误解,应该重新认识。墨子“非乐”并不排斥一切音乐,反对所有歌舞。这是可以肯定的。墨子确实有“圣王不为乐”(《墨子·三辩》)以下《墨子》引文只注篇名。)的说法。对这句话不能单看字面,“以辞害意”。当时有一个兼治儒墨的学者名叫程繁,他曾就这个问题质疑过墨子。程说:“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笙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息于聆缶之乐。今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此譬之犹马驾而不税  相似文献   

2.
研究墨子"非乐"思想,首先应该考察墨子"非乐"的范围。从郭沫若在《孔墨的批判》中所列观点中可以看出,墨子"非乐"的范围是广义的,而非仅仅局限于"音乐",因而不可能得出墨子"非乐"就是反对音乐的结论。从墨子的平民思想家的立场,他的"非乐"思想是积极的;从现代行为科学来认识墨子的"非乐",他的思想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因此,墨子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反对奢靡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并无大错,对当今社会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乐,在我国的古代主要是指音乐,同时也包括诵诗歌舞演戏等方面。乐,是一种尚未分化的古代艺术的综合体。墨子“非乐”,是指出乐的“不是”,反对进行音乐艺术活动,但并不否认乐是一种美的存在;墨子的审美判断,一方面承认美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却反对对美的追求。既然乐是一种美的东西,墨子为什么还要“非”呢?在《非乐上》里,反复详尽地申述了他的理由。这些理由都是以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为最基本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墨子,心系天下民生之安危,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作为自己及整个墨家学派的思想主旨。为兴天下人之利,墨子在经济民生上,主张强本节用;政治民生上,提倡尚贤使能;文化民生上,强调先质后文。墨子的民生思想对我国在经济上确立合理的消费模式、政治上推行公务员制度、文化上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均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蒋孔阳看来,音乐美学思想不是美学家给音乐规定的法则,先秦音乐美学思想不是先秦乐官的音乐理论,而是诸子百家关于音乐的看法和想法,是诸子百家政治和哲学思想的组成部分。蒋孔阳的《先秦音乐美学论稿》立足实证考究音乐的社会生成和社会功能,论述“省风”“宣气”,孔子“正乐”和墨子“非乐”,贯穿着一种虚怀若谷的人文意志。这是蒋孔阳音乐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蒋孔阳美学思想体系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6.
审美心理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就说过;“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墨子、非乐》)这说明,一旦基本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人们就会产生审美这种高级的精神需要。这种需要使人们不再满足于局限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而足要求不断扩大审美领域,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这种审美需要正是旅游活动不断发展并迅速  相似文献   

7.
浅论墨子思想的人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墨子提出的“兼爱”、“非攻”、“非乐”等主张 ,真正代表了劳苦大众的根本利益 ,反映了百姓的愿望和要求。墨子的这一思想是有利于社会民生的 ,是具有极大的人民性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论墨子的文艺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小生产者利益的代表,墨子创立了与儒家学派对立的墨家学派。在文艺美学方面,他提出了以“非乐”为核心的、同儒家文艺审美观针锋相对的理论观点,使墨家美学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占据了令人瞩目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墨子的消费观主要体现在《节用》、《节葬》及《非乐》等几篇,这几篇同时也是墨子的治国主张.墨子的节用、节葬、非乐等消费观念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它批判了贵族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表现了墨子对下层群众疾苦的关心,也提出了强国富民的建设性思路.在当代,墨子的消费思想对于抵制奢侈浪费之风、倡导艰苦奋斗精神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节用"观是墨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用、民利是墨子节用观的原则,节用、节葬、非乐是墨子节用观的重要内容。墨子的节用观对我们今天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表达     
《中国农村》2009,(9):8-8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草根”说话的思想家,反对“大型综艺晚会”,谓之“非乐”。为什么呢?因为对劳动人民没好处。  相似文献   

12.
试论墨子“兴利除害”的民生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民生思想的核心是"为万民兴利除害",他力图匡正社会积弊,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墨子的十大政治主张中,"兼爱"、"尚贤"、"尚同"等主张属于为民兴利,而"非攻"、"非命"、"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属于为民除害。墨子的民生思想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进步意义,而且对我们今天改善民生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墨家与人殉     
关于如何评价墨子及其学派,这在学术界历来是众说纷纭的.郭沫若同志认为墨子“是一位顽固的守旧派,反抗时代精神的复辟派.”①他对墨家的十大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几乎是一概抹杀,认为无一可是之处.他在《墨子的思想》一文中说: 他(墨子)的思想充分地带有反动性——不科学、不民主、反进化、反人性、名虽兼爱  相似文献   

14.
早先,古人们是从生存和道德的角度极力倡导朴素美的,如“我无欲而民自朴”《庄子·天运》;“故食处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附录·墨子佚文》这里,“质”与“朴”意思是相近的,都是强调朴素的。大概在同时或稍后,提倡朴素的反面——华丽和文饰的观点也出现了。如‘唁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晋代的葛洪对当时的雕饰美就持肯定态度:“且天古者,事事醇素,今则莫不雕饰,时移世改,理自然也”《抱利、子·钧世》。受儒…  相似文献   

15.
刘向在《说苑》一书中阐述了“质”与“文”的关系,包括以质为本以文为调节、先质而后文、抑制文而推崇质、文质互相配合不可偏废等。“反质”意味着回归事物的本质,力戒奢侈淫靡,做到质朴节俭。“反质”思想是古代政治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与儒家所倡导的“文质彬彬”治国理念一脉相承。“反质”思想中包含的民本思想、禁欲戒奢、以身作则、敢于进谏、尊贤礼士、重在实践等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当今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人才思想是比较全面的。他主张“贤人政治”,认为“为政在人”,所以主张“举贤才”。他的人才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他对于人才选拔、使用的原则与方法及如何培养人才都有全面而深刻的论述,这些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小华 《东方论坛》2009,(5):10-13,18
节用是墨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具体包含节用、节葬、非乐等内容。墨子的节用主张是中国传统消费观的主流,对于纠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某些不正之风,对于建构现代条件下的新型消费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代消费观的建构应立足当下并与传统的节用思想相承接,反对浪费,提倡“俭而有度,合理消费”,应是现代新型消费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墨子所强调的十项思想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中,“兼爱”是最根本、最核心的一项,而其他九项则是“兼爱”的深化与拓展。墨子所倡导的“兼爱”是指关怀每一个人而不论他是否与自己有血缘亲属关系,也就是指一种不分亲疏、不论贵贱、爱人如己、一视同仁的普遍的爱。这是一种与“交利”、“非攻”、“正义”、“自爱”、“天爱”统一的爱。墨子希望通过“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兼爱”精神来构建爱的秩序,以求达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墨子“兼爱”伦理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一种人类整体之爱、无差别之爱,具体表现为一种爱无差等的伦理精神,而这种爱无差等的伦理精神分别通过“爱人如己”的人际伦理原则和“非攻”的社会政治伦理原则得到鲜明表达。“兼爱”的伦理思想虽然在墨子时代未能如墨子所愿发挥出其预想的作用,但在当代社会仍有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乐记》中的心理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古代教育家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常常以“弦歌之音不绝”来形容教育的昌盛.《六经》是先秦儒家看作必读的统一教材,其中有《乐经》,后来遭秦火失传了。《礼记》中有《乐记》,根据《史记正义》的记载和郭沫若的考证,《乐记》中一部分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的作品;一部分是汉儒纂辑的,已发展了公孙尼子的思想,总结了战国以后包括荀况在内的儒家关于乐教的理论。先秦也有反对音乐的,如墨子就著有《非乐》篇;“但墨子主张非乐,并不是为乐(yué)不乐(lé),是因费财力、人力、物力,老百姓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