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忠海 《学术交流》2005,(5):103-106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财政政策上,应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采取财政参股、财政补贴和财政担保等形式,支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在税收政策上,应加强税收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建设力度,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实行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在金融政策上,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化解银行的历史包袱,尽快完善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建立和完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信用制度与体系以及合理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2.
陈敏 《学术交流》2005,(4):96-101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资金,除了少部分由政府金融和政策金融支持外,大部分需要自筹,因此地方金融业是否发达和融资环境的优劣就显得尤为重要。黑龙江省政府部门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应该高度重视金融产业的地位和发展,大力发展地方金融业。首先应该在思想上提升金融产业的地位,将金融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来发展;其次着手培育区域金融中心———哈尔滨金融区,制造金融“洼地”;最后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完善创新地方金融体系和融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杨烈 《社科纵横》2008,23(5):77-78
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拥有较好的基础条件,但同时伴随着经济结构不良、体制滞后、技术设备老化等问题.东北地区城乡金融发展出现结构失衡、素质不高、外部环境制约等不协调问题,导致金融对区域经济建设的支持反哺力度减弱.本文通过分析东北地区金融业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策略,旨在探讨通过推进东北城乡金融的协调发展,从而发挥金融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敏  谢琳 《学术交流》2006,(5):93-97
黑龙江省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部门,在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上,均落后于发达地区,黑龙江省的金融发展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表现为区域金融机构数量有限且效益低下,金融资源短缺且配置效率不高,投融资渠道不畅且金融风险较大。因此,为了进一步支持地区经济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建设,黑龙江省应该在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鼓励金融创新等方面积极谋求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5.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有: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影响,企业自身实力弱,体制改革方面的原因,管理机制问题,金融激励惩罚制度不完善,担保机构的影响等.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主要有:区别对待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充分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商业银行的作用,完善征信机制和信用担保体系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尝试建立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体系,注重改进企业经营模式和提升企业素质等.  相似文献   

6.
风险投资时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等具有重大作用.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风险投资的对策主要有:坚持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善风险投资的市场环境和风险投资自身建设三个方面.东北老工业基地应不遗余力地发展和完善风险投资行业,为风险投资行业的快速发展开辟道路,大力促进风险投资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崔岩 《日本研究》2004,(2):39-47
我国明确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力图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加速发展,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焕发活力,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工业区域的发展角度看,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涉及到产业区域建设、企业体制创新、金融支持、产业布局和技术  相似文献   

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没有一个强大的金融支撑就没有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给辽宁省经济和金融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东北区域金融的发展是实现东北振兴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外资银行现“羊群效应”近年来,沈阳金融市场体系有力地支持了沈阳振兴,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自2004年中央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沈阳金融业在多项领域内取得了长足进步,并逐渐成为辽宁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金融“核心”。金融中心地位初显。“十五”期间沈阳市银行机构已发展为17家,中国人民银…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和粮食主产区,曾经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起到了奠基性作用,并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大业的战略推进创造了前提条件。但是,随着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东北地区的工业经济逐渐滞后,出现了特有的“东北现象”。 与此同时,东北粮食主产区也出现了以“农民卖粮难”为特征的经济危机。面对这一综合性 的经济危机,党中央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在党的十六大上首次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 战略导向,随后又采取了加快体制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大力推动老工业基地质 变为新型工业基地,裂变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提升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长为生态农 业基地,发展为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从而形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论东北老工业基地三省之间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隋舵 《学术交流》2004,(11):99-102
东北老工业基地三省协作开发的领域有:交通运输与通信基础设计、自然资源、主要工业基地、新兴工业经济带、沿边经济开放带等。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发模式有:以大型企业协作集团为核心的企业合作;以主导产业为龙头的关联企业合作;以港口城市和边境口岸城市为窗口的对外开放合作;协调区域产业布局,东北三省协调发展的基本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规划功能;实现政府职能标准化、规范化和统一化;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三省协调发展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金融机构的并购重组和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 ,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入WTO后 ,中国银行业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在正确判断世界金融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加快银行实践结构创新 ,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流程再造 ,以提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面临着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的尖锐矛盾.许多经济学学者试图以财政手段遏制现代化的弊病,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反思财政自身的局限性,依靠财政手段不可能解决现代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和不断出现的金融风险要求监管机构设计并实施基于原则、灵活的监管标准,以确保银行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并为银行业创新提供发挥的空间,促进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遭遇的"瓶颈"。重新设计以监管提高农村信用社改革效率的路径,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公共选择理论由公共选择学派建立并发展起来,其理论宗旨就是把政治和市场两方面的人类行为纳入单一的模式。弗吉尼亚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始终坚持严格的"契约—立宪主义",也就是公共选择学派的行动纲领。在当代,公共选择理论已经成为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这就要求公共财政决策机制的运行服从于根本性的"规则"的约束,即"立宪约束"。这一国际观点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overall economic growth effect when the growth in finance and real sector is disproportionate relying on panel data for 29 sub-Saharan African countries over the period 1980–2014. Results from the system generalized methods of moments (GMM) reveal that, while financial development supports economic growth, the extent to which finance helps growth depends crucially on the simultaneous growth of real and financial sectors. The elasticity of growth to changes in either size of the real or financial sector is higher under balanced sectoral growth. We also show that rapid and unbridled credit growth comes at a huge cost to economic growth with consequences stemming from financing of risky and unsustainable investments coupled with superfluous consumption fueling inflation. However, the pass-through excess finance–economic growth effect via the investment channel is stronger.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总目标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艳玲 《学术交流》2005,(2):120-12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会计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企业改革的方向,传统的财务管理已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而其首要问题是必须树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总目标。最终确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总目标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后,与之相伴而生的是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区域金融发展差距的扩大和非均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金融成长差异是综合性的不平衡,区域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均呈现空间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要基于系统的区域思考,通过培育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区域金融机构重构、发展良性区际金融关系和深化区域金融体制改革,从而达到整体改善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财税体制中存在着财力不足、债务增长过快、税收制度和财政支出管理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完善税制,加快费改税,改革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推进财政法制建设,适度举债防范财政风险等.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不只是货币交易混乱的结果,更是货币规则紊乱的产物。因为现代货币的信用基础完全依赖于确定的货币规则。货币规则是发行者与持币者达成的社会契约,是发行者对持币人权利的确定承诺,是将持币者的财产权利置于宪政机制保护之下的一项制度安排。所以,无论是因配合财政扩张政策而滥发货币,还是因金融利益集团的操控而滥发货币,金融危机在本质上都是货币权力滥用或错用的结果,都是侵害持币人财产权的信用危机与法治危机。基于此,应对和防范金融危机就不能只限于加强对金融投机行为的监管,还需要通过确定的货币规则加强对货币权力的约束,从而使得现代金融所依赖的信用体系能够具备确定与可靠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