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杨师帆 《探求》2008,(6):16-19
改革开放30年,促使中国社会结构出现转型,思想文化发生变迁。社会的大变革给人们的思想、心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不断调适自己的人生态度已成为多数社会成员共同的思想心理倾向。在这个社会结构的转型与思想文化的发展都处于激荡的时期,探索两者的变化历程、互动因素、影响以及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沿时间脉络描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阶级阶层结构的变迁轨迹。在此基础上,指出北京市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已经在向后工业化方向发展;市场经济的发育与职业结构的升级是阶级阶层结构变迁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3.
张斐男 《学术交流》2015,(3):160-163
社会分层研究是社会学传统研究领域之一。在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发展的今天,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改变。网络社会改变着社会分层结构,加速了社会流动,改变着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重塑着社会认同感。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当代社会分层呈现新的特点:经济和社会权力分配出现变化;社会不平等的内容有所改变;认同感呈现多元化发展。社会分层正在从金字塔结构向"空中花园"转变,这些网络社会中社会分层的新特征正在影响并消解着原本的由上而下的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 ,中国正面临着城市社会的来临。世界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 5 4% ,中国的城市化正在接近 35 % ,沿海一些省份已经达 4 6 % ,按照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发展经验 ,城市化每 2 0年左右翻一番 ,在未来的 2 0年左右的时间里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可能或超过 6 5 % ,这预示着中国将进入城市社会 ,并朝着后工业社会关系转化。这一巨大的社会变迁也是中国社会整体现代化的过程。关键是 ,社会整体现代化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伴随城市社会的来临 ,完全意义上的城市市民社会的形成将成为必然 ,这是人的社会化和人的现代化的本质体现。认识这一社会转型的本质属性 ,并能够超前预见这一社会关系的特质 ,对于认识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6.
陈劲松 《浙江学刊》2001,(3):112-114
每一个社会都具有对其内在的社会分层和社会变迁的控制样式.儒学社会中,这种样式即表现为伦理控制.  相似文献   

7.
汪建华 《社会》2011,31(3):138-154
国家制度变迁不仅带来社会分层机制的变化,也促使个体对流动机会做出主动选择,因此,地位获得模式不能仅考虑分层机制而忽略微观个体选择性流动的影响。基于CGSS2006数据,本文对参军问题的分析支持了这种观点。研究发现,参军作为政治忠诚的体现,对个体的回报在改革后有较大下降;不同时期参军地位获得模式体现着社会分层机制的变化和对参军回报审视后个体选择性流动的共同作用;当参军能带来较高回报时,参军资源在不同地位群体间体现出更大的不平等。〖JP2〗最后,在参军期间的地位获得上,由于权力的屏蔽效应,个体选择性流动使得此时的地位获得出现了与一般模式截然相反的趋势,即农村青年和体力劳动者的子女反而有更高的入党比例。〖JP〗  相似文献   

8.
9.
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化与性别分层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宛丽 《浙江学刊》2004,(6):203-207
当代中国社会,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市场机制的发育,伴随着社会分化,性别因素、年龄因素、教育因素等与社会阶级阶层分化的相关性显著增长.在这一社会结构转型及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当代中国女性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状态,验证了曾被西方学者讨论过的工业化社会结构转型较普遍的两个命题:第一,在"女性地位机会增加"(第一个命题)的同时,两性社会经济地位差距在不断扩大;第二,不仅存在"女性地位分布的边缘化"(第二个命题)问题,同时出现了女性整体地位的弱势化问题.当代中国男女两性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差距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男女两性在社会资源分配中,是否获得了同等的地位机会?在社会地位上是否更加趋于平等?性别分化与社会阶层分化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在近些年来,已经引起中国社会分层研究者的关注,提出了性别分层的论题,对女性群体社会经济地位状态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经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1982—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的变化呈交易总规模阶段性加速增长、国际收支出现持续双顺差、误差和遗漏项目发生逆转等特征。从储蓄投资缺口、国际产业转移、跨境资本投机和非均衡外汇管制等角度对国际收支的变迁进行了理论解释。短期内“双松一稳”政策可以避免国际收支急剧收缩对经济的巨大冲击,但在长期应实行大国经济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向由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驱动的发展方式转型,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转型加速,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步伐加快;打开国门融入世界,从一个封闭半封闭的社会转变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社会流动加剧,从一个壁垒森严的社会转变为一个流动的社会;"单位制"被打破,社会成员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会结构从简单的板块式结构转变为复杂的层化结构;解决社会矛盾的思路从"斗"字当头转变为构建和谐社会;民生问题受到广泛重视。中国社会之巨变,根本的动力在于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救灾减灾政策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值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系统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救灾减灾政策演进的历史及深刻背景,总结经验教训,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了深入研究的需要,笔者对学术界关于救灾减灾政策各个环节的研究概况做了较为全面的叙述,分析了其中的空白和薄弱点,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新中国60年的历程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30年,党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为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30年,党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创新突破,锐意进取,实现了科学发展,国家富强,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两个30年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前30年为后30年奠定基础,提供经验和教训,后30年是对前30年的继承、校正、发展和创新。两个30年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阶段,否认任何一个30年都是对历史的阉割。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社会阶层结构正在由传统的“金字塔型”结构向现代的“橄榄型”阶层结构方向发展,其较低阶层的比例远远小于全国的比例,社会中间阶层正在形成。具体地看有以下几个特点:1.阶层结构在向现代社会阶层结构转变;2.农民工构成了较低职业阶层的主体;3.城市户籍人口中间阶层化;4.外来人口是一个异质性很强的群体,也呈现阶层分化的态势。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农业劳动者阶层将继续缩小,商业服务业人员、个体私营企业主以及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办事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阶层还将继续扩大,逐渐演变为一个以社会中间阶层为主的现代化阶层结构。  相似文献   

16.
王天夫  李博柏 《社会》2008,28(5):58-73
通过重新分析“再分配”的概念,本文跳出以往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分层研究中,对于精英与普通民众区隔的过分关注,提出了一个新的社会分层模型。本文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分层结构是由平等主义(egalitarian)国家理想与区隔主义(particularistic)官僚体系间的矛盾所决定的。1 再分配本身并不产生不平等,而是再分配过程中的官僚及官僚政治行为造成了社会主义的社会不平等。与再分配中心的距离远近不仅决定了在再分配体系中的地位高低,也决定了遭受官僚政治影响的程度大小。在社会转型时期,基层官僚在再分配时期的优势将进一步继续,而整个社会分层结构上的差异也将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17.
汪洁 《社会工作》2009,(12):52-54
改革开放30年来,天津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大体经历了配合企业改革,开始起步;由单位化向社会化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主要支柱;作为一项制度性安排,逐渐完善的四个阶段。给我们带来了坚持目标,开拓创新;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加强立法,不断完善等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作协大胆改革专业作家体制,在全国率先打破作家终身制,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四种合同制作家模式。北京作协在作家人事制度方面作的有益探索,不仅促进了北京地区文学事业的繁荣,也已被其它一些省市作为成功的经验加以仿效。  相似文献   

19.
一部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史。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带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伟大飞跃。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和科学依据。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生产力标准的观点,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改革观也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