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建设时期,基于党的领导的政治原则而形成的政治秩序虽然能够产生出具有合法性及实际政治效能的政治权力,但是,社会中仍然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民主制度建设。要想加速现代化进程,捍卫改革开放的成果,就必须给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因此建构政治秩序稳定机制就成了一切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前正处在体制快速转轨、社会快速转型的急剧变迁和发展时期,随着经济成分、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差异的效能累加正成为转型时期逐渐显现和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冲突和群体事件的触发根源。直面和解决中国快速转型时期严重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群体性社会冲突已成为当前中国政治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对于群体事件,结构功能学派的斯梅尔塞提出了"价值累加理论",即从有利的结构、结构性紧张、普遍情绪或共同信念的产生、集体行动的诱发因素、参加者的行动动员、社会控制能力六个累加的流程来分析群体冲突,为我们全面掌握由于利益差异的效能累加而引发的群体冲突的发生机理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诠释框架,也为我们直面当代中国政治和公共管理实践必须解决的这一重大现实课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对策机制。  相似文献   

3.
政治吸纳是政治体系基于功能实现而对社会的一种制度安排。政治吸纳不同于政治参与,也不同于行政吸纳。我国政治体系的政治吸纳机制主要包括政党吸纳、人大政协吸纳和社会组织吸纳三个方面。政治吸纳能够从创造政治认同、促进有序政治参与和政治调控等方面保障政治稳定。政治吸纳也是促进中国政治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梁波 《北方论丛》2002,3(6):6-9
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领域的重大课题。在研究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稳定问题时,应该从分析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出发,探索从不稳定转向稳定的条件和途径,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对当代中国的政治稳定机制做准确的把握和精当的分析,并提出提高机制效能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论政治稳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治稳定是指政治机制运行的常态性、政治发展的有序性和政治规范的认同性;维持政治稳定的机制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大类。中国政治基本上是稳定的,但也存在不稳定因素,我们要运用各种政治稳定机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实现动态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可以用"政治吸纳"这个分析性范畴来研究。政治吸纳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的逻辑因素,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它能有效扩大政治参与的广泛性和有序性,增强政治有效性和政治合法性基础,以此来维护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但政治吸纳在实践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政治吸纳的机制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截止2008年年底,中国失业农民工已达2000万,这么个庞大的失业农民工群体对中国当前及未来的社会稳定将产生什么影响,很缺乏真实的关注和经验研究。准确的学术研究和判断是政策制订的重要前提。本文认为,目前有些政府和学界对失业农民工将引致中国巨大社会动荡的判断和言论,不仅是学术不严谨,而且对农民工群体非常不公。强调不同的农民工有不同的问题,要从农民工的立场出发,倾听农民工的欲求,建立农民工的利益表达机制。从社会稳定因素角度,本文从比较利益角度认为最需要关注的群体是失业大学生和农民工二代,指出社会稳定最根本的是规则稳定。中国转型已经从资源动员型转型机制过渡到制度重建型转型机制,从长期来看,中国社会的稳定从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政治能否从刚性体制转变为柔性体制。  相似文献   

8.
信息流量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胡键 《社会科学》2004,(2):30-35
信息流量 ① 虽不是政治稳定的决定性因素 ,但它对政治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信息低量或许可以暂时确保政治稳定 ,但长期的信息低量会导致信息贫困 ,表面上的超稳定恰恰是政治危机的前夜 ;信息超量虽然为社会成员间的沟通和政治意愿的表达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但也削弱了社会的控制力 ,特别是互联网的交互性、共时性、开放性和跨地域性等特点 ,信息超量必然导致信息污染 ,这将给政治稳定产生严重威胁。今天 ,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互联网的巨大信息流动也对中国政治稳定产生极大的冲击 ,抵御信息对中国政治稳定的冲击 ,关键是控制信息适量流动。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既是给社会政治带来活力和发展力的过程,又是不断地产生和消除政治不稳定因素的过程。中国现代化进程与改革进程的轨迹是相同或相近的,改革的深化和全方位的拓展,要求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双重同步。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转型期,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凸显,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众多方面。而法治因素则是诸多成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法治的社会基础薄弱。  相似文献   

11.
论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与中国社会政治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度完成赶超型现代化的任务,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色。这一基本事实意味着,农民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新中国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把握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和农村社会,创造性地解决了困惑中国发展的农民问题,缔造了中国农村的稳定局面,进而对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发展政治学的研究表明,评价政治稳定状况,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稳定状况,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一则在于政…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政治参与发展曲折,在政治体制改革由浅入深的关键时刻,政治参与机制和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造成了政治冷漠现象。市民社会作为西方民主政治的重要机制,其理论为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和优化政治参与提供了重要借鉴。中国市民社会已经萌芽,其成长却步履维艰,但是市民社会的发展毕竟为解决公民政治参与冷漠问题提供了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公正作为人们孜孜以求的一种价值目标,它不仅是社会成员获得社会尊重感和群体归属感的基础,也是政治体系粘合社会成员、建构政治认同与获取政治合法性的重要资源.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由公权力的不当行使而引发的社会不公表现得越来越为明显且已经成为消解政治认同、引发社会矛盾、刺激民众抗争和制造社会不稳定的威胁之一.因此,如何通过相关制度的建构与完善来规范公共权力的行使不仅成为实现社会公正和增强人们政治认同感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稳定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必须保持政治稳定 ,而良性的政治稳定机制必须具备制度保障、动力保障和社会保障。政治稳定的制度保障要求有一个具有较强包容机制的政治体系 ,使各种政治主体遵循统一的政治规范 ,同时建立合理的权力制约机制。政治稳定的动力保障是政治体系的吸纳和分配机制 ,政治稳定的持久性和生命力取决于政治体系的自我更新。政治稳定的社会保障是政治体系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机制 ,包括输入机制和输出机制。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在当前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属于较为凸出的战略资源.伊犁河和额尔齐斯河是中哈之间的两大跨界河流,由于河流流经地区的地理因素、两国发展的各自需求以及西方大国的介入,中哈两国在水分配、水保护以及生态问题方面产生争端并引发水威胁一说.水资源的发展走向在两国间处于重要而敏感的位置.面对争端,中国应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力量缓解,并严格遵守国际上的跨界河流规则.此外,中哈两国还应建立双方水合作机制以及发展模式,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目前主要集中在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流动性下降两个方面。正是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下降,使得当前收入差距问题成为经济增长、社会稳定以及体制机制的最大挑战。从经济增长来看,收入差距已经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制约和影响作用;从社会心理影响与社会冲突来看,收入差距扩大与收入流动性的下降会引发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影响甚至阻碍经济稳定增长;从制度挑战方面看,收入流动性下降背后的分配不公,对于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和理念产生了动摇和挑战。对此必须予以高度正视。  相似文献   

17.
社会稳定是指社会系统处于一种有序的良性运作状态。保持现代社会稳定是一个协调社会系统诸因素的历史运动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强化国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扩大政治参与。1 第一,人民的政治参与是转型时期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当今中国社会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必然会引发新的利益分化和重组,导致旧有利益格局的崩塌,形成新的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同时,由于市…  相似文献   

18.
政治稳定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的重大意义.然而处在社会转型期和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下却出现一些政治失稳因素,引人深思.因此,为了实现社会协调与持续的发展,必须客观地分析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控制或减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不稳定因素,从而寻找实现政治稳定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秩序与活力是社会政治稳定的两个基本维度。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行,激发社会活力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秩序与活力只有相互促进、互动共存才能维护社会的长久稳定。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深刻的矛盾,即改革需要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但改革本身又可能引发社会政治的不稳定。当下中国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只有从优化国家控制的角度实现社会政治稳定,既维护社会秩序又增加社会活力,才能为中国继续深化改革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治稳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景峰 《学术界》2003,3(3):41-51
目前中国的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是呈加速度发展态势的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 ,经济上的问题不可避免地反作用于政治领域 ,从而影响到政治稳定。在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诸多挑战中 ,核心是政治挑战。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国家主权、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变革 ,一国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越来越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受到严峻挑战 ,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和摩擦日益明显 ,会使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迷惘 ,甚至错位 ,这些迷惘与错位一旦外化为人们的行动 ,就会构成对政治稳定局面的威胁。同时 ,中国又面临着民族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等潜在威胁。中国政治稳定机制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政治系统自身层面 ;二是国内生态层面 ;三是国际生态层面。这三个层面的机制会同时起作用 ,任一层面的问题都会影响到中国政治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