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帅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5):1-7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战略思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的基本价值诉求,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宗旨意识和厚重的为民情怀,并基于矛盾的逻辑、问题的逻辑与实践的逻辑设计党和国家发展蓝图,谋划“新三步走”的战略图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等。 中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体制机制弊端与利益固化藩篱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态势,这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使命意识冲破体制机制弊端与利益固化藩篱,以实干兴邦的精神与“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政治胆识和领导魄力,基于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改革路径谋划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历史视角,运用科学思维,积极借鉴中华民族传统智慧,妥善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大局.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思维,对于指导实际工作、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邦智慧和经世理政哲理,对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深入地学习,为其治国理政思想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对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为其治国理政思想把握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对传统文化的灵活运用,又为其治国理政思想提供了思想启迪.深入研究和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传统文化意蕴,对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深悟透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东岳论丛》2017,(3):5-14
政治就是参与和推进国家治理。无产阶级执政党治国理政,说到底就是从政治的高度正确处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从而有效发挥政治对经济和社会的特殊促进作用。这就是治国理政所特有的政治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处理政治与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关系,在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中鲜明彰显了一系列特有的政治逻辑。突出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强固治国理政的民主政治架构;坚持国家治理与制度改革有机统一,把握治国理政的民主政治精髓;坚持发展民主与加强法治有机统一,夯实治国理政的民主政治基础;坚持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有机统一,拓展治国理政的民主政治渠道;坚持惩治腐败与立规严纪有机统一,优化治国理政的民主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战以来,德国社会民主党分别在1969和1998年取得执政地位,治国理政长达20多年.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社民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执政理论的与时俱进、执政政策的应时而变和政党建设的适时转型.这些经验对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惠嘉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4):1-3+7
习近平治国理政重要论述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打造共建共享治理格局、推动社会发展、战胜前进路上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必然抉择。通过对两者关系的科学把握,有利于探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科学路径,有利于将我国的制度优势有效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7.
胡安国身处两宋之交历史与政治重大变故时期,现实的屈辱逼迫他思考政治变革的出路问题.他坚守儒家政治立场,从孔孟仁义之道与董仲舒“天命”君权的信念出发,在《春秋传》中集中阐述了他治国理政思想的“义理”精神.其内容主要涉及崇义理之天,坚定儒家理论自信;释尊王之理,坚定君主制度自信;申尊华攘夷之义,坚定华夏民族文化自信.在一定程度上,胡安国把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义理”精神推向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19.
儒学思想重在对"德性""群体"等价值理性的追求并不是一种落后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具有永久性、独特性时代价值的民族文化形态,在不断接受外来文化的洗礼中得以补益自身,彰显其旺盛的生命力。儒学思想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理论资源,其核心价值与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契合,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尹岗寿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22,(3):44-52+128
通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朝韩译本的分析,就原文和译文间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翻译转换进行了考查,发现汉朝韩语请求言语行为都以直接请求为主,标题请求策略翻译转换大多变弱,表明译者在标题翻译上主观性表达较强。正文请求行为的翻译比起标题翻译,变异占比非常少,表明译者翻译时尽可能尊重原文请求表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