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随着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对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和我国高校对留学生的跨文化管理的研究和探讨也越来越深入。文章针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各方面,从文化习得的视角出发,提出高校留学生管理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方媛媛 《江淮论坛》2010,(6):151-155
在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各国的留学生规模都在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留学生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文章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对留学生跨文化压力的心理成因进行社会同一性、归因方式、文化迁移和进化心理四个层面的论证。基于研究结果,对我国留学机构的心理适应培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亚来华留学生是来华留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管理上有其特殊性,文章在借鉴跨文化管理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适合中亚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管理模式。依据中亚来华留学生的现状与文化特征,文章提出坚持"以我为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文化认同感来教育中亚留学生,实施情感管理,从而建立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为海南留学生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海南高校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认可、文化冲突、文化适应。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可以从政府和社会的宏观层面和高校的微观层面两方面入手,通过提高服务、管理和建设水平等手段打造先进旅游文化,可增加和赢得文化认可,减少和克服文化冲突,增进和改善文化适应,从而也可以为国际旅游岛留学生教育赢得更多的国际声誉。  相似文献   

5.
文化习得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华留学生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及跨文化适应问题,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化解文化冲突,顺利度过跨文化适应阶段的重要方式。文化习得是提高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培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因此必须要注重老挝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帮助引导来华留学生克服跨文化适应困难,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在中国生活学习。通过调查,四川高校的老挝留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跨文化适应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要结合实践优化老挝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支持服务,方可促进老挝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帮助老挝留学生顺利渡过跨文化适应期,从生活方面、社交方面以及学习方面等方面给予支持服务,且在实践的过程进行优化,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支持服务问题,促使老挝留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更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跨文化心理探究与高校外国留学生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秋红  李纯丽 《兰州学刊》2009,(Z1):212-215
外国留学生在华能否顺利完成学业,不仅取决于高校能否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质和学术条件,也取决于他们能否在学习期间顺利完成跨文化的心理适应过程。文章探究了高校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心理状态,运用情感管理法帮助留学生克服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不适,使他们尽快适应在中国的学习与生活,进而有效实施科学管理,推进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适应已成为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与文化适应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社会的安定与和谐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文化适应通常与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联系在一起,如抑郁、焦虑和不确定性等,尤其是,文化适应使个体面临许多挑战,导致异文化压力的产生及心理适应不良.  相似文献   

9.
杨颎 《兰州学刊》2012,(12):211-213
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如何帮助众多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顺利完成跨文化的心理适应已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文章就留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强调针对留学生开展心理工作要尊重规律,认为可将西方熟悉的罗杰斯心理思想与受留学生喜欢的东方传统心理思想结合,进行心理咨询及其他心理辅助工作。  相似文献   

10.
鲁修红  李欣 《学术探索》2012,(9):105-107
本调查用Chen和Starosta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对100名国内外中国研究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进行测评,旨在探索国内外中国研究生跨文化敏感度现状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留学国外的中国研究生跨文化敏感度总体水平高于在国内学习的研究生,留学国外的中国研究生比国内研究生更容易接受和认同不同的文化,更能从不同文化互动中获得享受。  相似文献   

11.
刘海涛  洪岩 《理论界》2004,(4):173-173
作为来华外国留学生中的最大群体,韩国留学生的教育管理越来越受到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中韩文化、韩国留学生类型及学习目的的分析,简要阐述了如何做好韩国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自编问卷对68名在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其中适应水平最低的前三位分别是"学习和使用汉语"、"参加中国学者主持的研究项目"和"参加中国的文化课";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年龄、出国经历等因素对其跨文化适应状况具有显著影响;据此,讨论了对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交际对重庆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重庆市留学生规模的快速扩大,留学生日常生活环境不适应、语言交流障碍、教育环境满意度不高、人际交往面狭窄、心理问题突出、管理政策实施困难等因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问题,日渐成为重庆市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瓶颈.根据跨文化交际理论,实行"趋同"管理,建立多种形式的信息沟通网络,加强留学生管理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充分挖掘留学生资源,加强留学生的社会支持等途径,将对重庆市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实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心理资本的跨文化适应模型指出,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是个体-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个体资源与外部环境互动过程的产物,其中心理资本是跨文化适应最具活力和可干预的要素。学校和个人可通过组合心理资本的主要结构维度--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韧性,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进行干预,在个体层面,引导留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韧性;在管理层面,加强初级预防、整合资源,实现心理资本提升的重点突破,最终促进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留学生生活在异国他乡,文化不同,沟通不畅,因此出现跨文化适应障碍,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妨碍其个人的发展。本研究利用箱庭疗法的非言语特性,为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在这个"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里,来访者内心世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内心的负面情感得以自由地宣泄,心理状态有了较好的改善,同时为咨询师解读留学生的心灵困扰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融合人才培养是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也是适应社会发展、人才市场需求的重要核心要求。通过阐释高校跨文化融合人才培养价值,并从培养理念、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氛围等对我国高校跨文化融合人才培养现状展开研究,深入探索促进文化交融、培养跨文化融合人才的策略,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真正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挑战,促进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不断提升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申报》虽因战争的因素数度停刊,但其对留学活动的报道仍能反映当时的留学概况。在抗战前期,《申报》对国民政府的留学活动报道较多,而在抗战后期,《申报》因被日军完全控制而对伪政权的留日活动报道较多。报道的内容包括留学政策、留学生的考选和派遣、留学教育统计、留学生的爱国举措、对留学生的资助和救济、对留学生及留学制度的看法等,这些内容是对抗战时期留学教育研究的一个极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文化群体之间自然会产生言行差异。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使跨文化交际成为了我们时代的突出特征。这种变化要求外语教学要与时俱进,适应形势需要。  相似文献   

19.
李喜所 《河北学刊》2006,26(2):98-103
由容闳奠基的中国留学教育大致只有一个半世纪多一点儿的历史。期间涌现出清末、“五四”前后、20世纪80 年代三次留学潮,出国的留学生达百万以上,形成了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政治、经济、教育、国防、思想文化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现代化进程,留学生贡献良多。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呈现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传播学中文化适应研究的路径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适应研究是当今国外跨文化传播学界最关注的主题之一.它在心理学、传播学和人类学等不同层面展开,形成了引人瞩目的理论景观.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学科关注的重点不一,研究和分析的方法各异,文化适应理论体系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象.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反思不同层面文化适应研究的理路,探求不同学科间文化适应研究的联系与分歧.本文认为惟有广阔的视野、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丰富的知识体系,才能使跨文化传播领域的文化适应研究更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