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维方式差异对语言交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思维、语言与交往方式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文化的诸多因素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影响跨文化交际最重要的因素;东方思维具有整体、直觉、具象、归纳的特点,西方思维具有分析、逻辑、抽象、演绎的特点,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特征在英汉语言上表现出各自的表述方式的不同,所以在语言学习和交往中有意识地从文化的角度养成多向思维方式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2.
儒家与基督教作为中西方文化的代表,在人性论上彰显出旗帜鲜明的价值分野。孔子和孟子作为儒家的奠基者,其人性论流露出浓厚的本善性,而基督教则认为人类始祖的堕落与犯罪致使人性背负了沉重的罪恶。通过剖析儒家与基督教人性论的逻辑脉络,儒家的人性本善与基督教的人性本罪之比较主要体现在身心和谐与灵肉对立、崇尚教化与崇尚规训、儒家的内圣外王与基督教的奔向天国、超越意识与幽暗意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论抽象思维的创新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象思维是在经验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维方式,它的超越性和非确定性反映了它的创新特质。逻辑抽象思维是用抽象思维方法建构起来的思维形式,它的目的性、规范性、集中性、有序性,以及辩证逻辑思维的对立面的互补性、整体综合性都反映了创新的基本性质。创造性直觉是理性抽象与感性形象的统一,在创造性直觉中,抽象思维表现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积极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和儒家都通过抽象的否定完成了本体论的建构.但是,基督教的本体论区分本体与现象,它以神的人格化完成了彼岸对此岸的关照.在儒家的本体论中,本体不离现象,彼岸与此岸不分.基督教的本体论方便救世,儒家的本体论则更加圆融.  相似文献   

5.
形象性,是一切艺术的共同特征。书法作为艺术,当然也具有形象性。形象的塑造有具象、意象、抽象之分。书法不是具象的,它不象具象艺术那样细腻地描摹或再现具体事物的整体形象,但在审美欣赏上又有着类似具象艺术所具有的直观性。书法是抽象的,它是从客观世界中抽取相对独立的形式、关系和形式规律,运用抽象的线条来为塑造艺术形象服务的,因而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方法上有一定的抽象性。但它又不象抽象艺术那样弃绝事物形象和生活内容,作纯抽象的线条挥洒,不象抽象艺术那样令人迷惘费解。抽象艺术是一个特称名词,指特定的绘  相似文献   

6.
论直觉思维     
一、关于直觉思维的界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三种基本类型。本文所讨论的直觉思维是指创造者在创造活动中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直觉思维包括通常所说的直觉、灵感和梦等思维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7.
我们这里仅就造型艺术来谈具象、抽象和意象,旨在对意象问题研究作进一步的思考。从思维角度来考虑,形象思维具有多象性;从造型意识方面来看,形象又具有多变性。 1991年8月在西安召开的意象艺术国际研讨会上,对意象艺术研究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西方艺术基本上属于具象或抽象艺术。这种观点是将具象、抽象、意象作为三种并列的艺术形态展开研究的;另一种认为,意象是一个标示本体的概念,无论具象、抽象都是艺术家头脑中审美意象的物化形态。我们认为,具象、抽象、意象,都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物象的形象反映。形象思维是具有多象性的。  相似文献   

8.
儒家与基督教作为中西方文化的代表,其仁爱与博爱的理念在各自的思想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儒家的仁爱与基督教的博爱进行比较,在审视两者"显性"之异的前提下,管窥背后的"隐性"之通,有利于加深儒家与基督教之间的了解,也有益于中西方文化的深层对话。  相似文献   

9.
由内心深处迸发的灵感而创作的图形,不仅蕴含了设计者的情感、理想,而且在与读者的情感交流过程中,使其形成一种意念继续生长。这种与人的思维关联起来的图形设计作品是设计者从现实具象事物中摄取了重要的特征,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解析图形的视觉形象,实现图形由具象向抽象的转变,达到思维方式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在汉语语境中开展基督教与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对话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开展耶儒对话首先必须注意"基督教"和"儒家"概念的多义性,从"双重身份"或"多重身份"的视角来选择基督教和儒家的代表人物.耶儒对话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儒家对基督教的"救赎论"的理解.儒家虽不承认上帝的存在,但追求人天合一,从目的性上说,这与基督教的救赎目标相似.但是二者的救赎方式不同,儒家主张"内在超越",而基督教的得救方式则类似于"外在超越".基督教的"成圣"比"称义",更容易与儒家的"内在超越"找到契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