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华平 《江海学刊》2004,(1):180-184
《九歌·山鬼》所祀何神 ,历来众说纷纭。但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 ,“山鬼”的本字应为“隗” ,“隗”与“归”、“夔”通用 ,这说明作为“山神”的“山鬼” ,并非一般的鬼怪 ,而应是古“归国”的始祖———夔。考稽史料中关于夔、夔族、夔国的记载 ,也显示出《九歌·山鬼》与夔其人及祀夔乐内容的某种一致性。因此 ,作为中国上古音乐文学性质作品的《九歌·山鬼》 ,应源于古夔国的祀夔乐  相似文献   

2.
历朝历代的《刑法志》都是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基本史料,也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的重要篇章。《刑法志》对各个朝代立法、司法、法制建设及法律思想的记载和阐释,不啻为各封建王朝关于法的理论和历史的官方史料,其观点获得封建统治集团的认可、采用,并作为他们施政和实行法制的指导。可是学界对《刑法志》的研究很少涉及到《宋史·刑法志》。根据《宋史·刑法志》的记载,宋代强化了中央集权的立法思想,记述了宋代刑事立法的主要内容,反映出了宋代独具特色的刑事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自两晋至明清,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学家对早期拓跋鲜卑有详略不同的记载。《魏书·序纪》最早系统地记述了拓跋鲜卑早期历史,是研究拓跋鲜卑早期历史的基本史料。《北史》《通典》《文献通考》关于拓跋鲜卑的内容是以《魏书·序纪》为蓝本的后代史家记述,没有补充新史料,只能作为二手资料使用。  相似文献   

4.
正《天问》向来被认为是一首非常难读的奇诗。该诗内容庞杂,由神话、传说、历史交织而成,涉及天文、地理、四方奇事、上古历史等诸多方面,整首诗却由极其简短的问句来表达。因此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天问》的诸多内容当时的学者已不能明了。自汉以降,不断有学者进行探颐,但是由于资料匮乏,仍遗留了大量聚讼纷纭的义训症结。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出土文献又为我们重新解读《天问》提供了线索。今择其一则,不揣浅陋,就教于方家。《天问》云:"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其中"夜光"乃月  相似文献   

5.
许苏民  李淼 《社会科学》2012,(9):99-107
1727年出版的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约翰·伯克哈特·门肯撰写的拉丁文本《中国哲学史》,论述了研究中国哲学史的目的、中国哲学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与哲学史料等内容,勾勒了中国哲学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该书认为中国哲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提出了中国哲学中有为求知而求知与为政治服务两种传统,其基本原理可分为"理论性的"和"实践性的"两大部分,其特点是注重实践性和政治伦理等重要观点。作为世界上第一本《中国哲学史》,其诞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协状元》作为早期南戏成熟的代表作品,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史料,也是汉语言研究在戏曲方面珍贵的材料。八十多年的《张协状元》研究涉及的内容包括作品时代、作者、地域、艺术体制、文化等诸多方面,其成果为考察早期南戏的艺术面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语言研究缺失的问题,值得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7.
纪晓建 《兰州学刊》2010,(5):166-169,201
根据安德烈·朗格“万物有灵”论和荣格“原型”理论,灵魂不灭自然观在远古社会普遍存在,幽冥世界是上古神话领域一个重要的母题。中华上古冥界神话独具特色。在人神杂糅的上古早期,神鬼相混为一,没有明确的天界、地界和冥界之分。商周时期出现了冥府的雏形,但此时的观念是人死后的灵魂归于极其险恶高峻的大山之上而不是归入地下。昆仑山是此时“天堂和地狱之山”的典型代表。战国中晚期,《楚辞·招魂》的出现显示了较为完整和成熟的冥府神话。它开创幽都冥界在于地下的神话内容,补充和发展了《山海经》《尚书》等置幽都于地上的古老提法,完整地显示了中国上古神话的三维结构模式,堪称是中国上古冥界神话的经典篇章。  相似文献   

8.
《绥远旗志》是一部关于清代绥远城八旗军政事务的资料汇编。通过对该书的基本内容、舛误和失载以及历史价值的进一步探讨,明确其具有的史料价值。《绥远旗志》用丰富的史料记载了绥远城十个方面的史实,为清代绥远城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史料,是研究清代八旗驻防史、内蒙古民族关系史和呼和浩特地区史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关于《甘石星经》的研究和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末期到西汉初期 ,石申 (又称石申夫 )和甘德(又称甘公 )各写了一部天文专著。石申的书叫《天文》 ,八卷 ;甘德的书叫《天文星占》 ,八卷。石申《天文》中的二十八宿距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测算成果 ,并且与公元前四世纪 ,即石申的时代相合。这是一项使中华民族引为骄傲的科学成就 ,更是一项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但是很多教材都先后将《甘石星经》误以为是甘德和石申的著作 ,① 所以有必要对此问题加以考辩。一、《甘石星经》的版本与内容  为了说明《甘石星经》不是甘、石的著作合并而成 ,必须考查《甘石星经》的版本与内容…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荣孟源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史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和编辑工作,批判继承了中国古代和近代史料学成果,凝结而成《史料和历史科学》一书,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基础。荣氏史料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初步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理论体系,科学论定史料学在历史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史料的阶级性论断,同时坚持史学研究要实事求是;从史料形式、性质、版本、内容等多重角度对史料进行分类,加深对史料性质的认识;此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料考证的内容与方法,将考据、辨伪、版本、目录、校勘、辑佚等传统学术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中河南地域的诗篇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其中既有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又有青年男女执著纯真的爱情,还有中原地区独特的风俗习惯。所有这些不但对研究古代河南的民风民俗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说明了当时中原地区在各个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并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中原民歌在《诗经》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困学丛书》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八八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罗尔纲老师的《困学丛书》决定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向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的献礼。这是喜上加喜的大事。罗老的《〈困学丛书〉十种》,内容十分丰富。有象《天地会文献录》、《清代乾嘉道咸同光六朝人口统计表》等重要史料的提供;有《太平天国史  相似文献   

13.
《旧唐书》是中国古代史学名著之一.长期以来,学界多肯定其史料价值,而指斥其编纂的粗糙.实质上,《旧唐书》历三朝史馆而撰成,已脱离国史、实录的史料形态而成为第一部专门记载唐朝盛衰转变的专著.尤其是,《旧唐书》深层次解读了藩镇割据、宦官专政与唐朝兴亡的关系,多重维度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面貌,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新趋势,呈现了唐朝与各民族国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些编纂成就实已超越单纯的史料价值而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因而有必要对《旧唐书》的史学价值与历史地位,从历史编纂学的角度重新予以估量,这对于推进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深入,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骆安生 《东南学术》2002,(3):165-168
《使朝鲜录》是龚氏记录他作为正使出使朝鲜经过的一部日记 ,是明代较早的一部记载中国与李氏朝鲜交往的使臣记录文献。该书比较完整地记载了明代中期中国使臣出使李氏朝鲜的各种礼仪 ,记录了明朝到朝鲜半岛之间陆路交通经过的重要馆驿地点 ,收入了与朝鲜官员、文人的唱和诗作。这些是我们了解研究明代中国与李氏朝鲜交往的第一手资料。本文对龚用卿《使朝鲜录》作简要介绍 ,对其史料价值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朝鲜史书《三国史记》涉及的26条夫余史料,对夫余历史研究的价值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利用这些史料研究相关的夫余王,如大致推测带素的在位时间、夫台与尉仇台的关系等;二是《三国史记》采自朝鲜古籍的相关史料,可与中国正史中的一些史料互为补充,它对夫余王系研究具有一定价值;三是这些史料对夫余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史辞典》(陈旭麓等主编,1982年10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初版)是建国以来第一部中国近代史专业辞典;它的条目完臻,内容丰满,是从事近代史研究者一大福音。对此《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都有专评称誉,这里不再另作添足之语了。 鉴于近代中国集中了过去历史所没有的矛盾,其史情繁杂,盘根错节,史料的浩淼有如大海,而长期以来因种种原因于史料整  相似文献   

17.
《归潜志》是记载金朝史事的重要笔记史料。该书作者刘祁在经历了金末的颠沛流离之后 ,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依据 ,详细记述了金朝中后期的社会政局 ,深刻总结了金朝的政治得失。此外 ,该书还收录了很多金人的诗文作品 ,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金朝末年的士大夫心态。《归潜志》丰富的记述内容为修撰《金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来源 ,因而 ,它也赢得了许多后世史家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金代士人群体,《归遣志》是重要史料,备受史家关注。作为史料的《归潜志》既有其史源学方面的客观价值,又难免带有撰写者个人的主观认识。研习《归遣志》可知金末各族士人已经以金人自居,形成了统一的政治文化认同,而金代得以在中国文化史上拥有自己的地位也与这一士人群体学术上的交流论辩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陈桐生 《文史哲》2004,(3):28-33
"整齐百家杂语"是《史记》主要著述宗旨之一。司马谈所说的百虑一致、殊途同归,是指导司马迁整齐百家杂语的思想方法,而《六经》则是百家学术同归的目的地。司马迁不仅从百家杂语中吸取史料,更重要的是在政治、经济、历史、天文、人生智慧各个方面吸纳百家学术观点,将其整合成一个统一协调的学术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0.
《周易》作为华夏古文明的重要经典,其产生是中国古代文明理性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它承前启后,一方面,上承"巫史传统",系统荟萃了上古以来的巫术及卜筮活动的经验成果;另一方面,在其长期的成书演变及传播过程中,形成铸就了作为中国本土主流文化形态的儒、道两家的思想传统,以及民间社会层面上的吉凶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