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翟志 《北方论丛》2001,(3):55-58
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屐的西安事变,改变了国内的政治关系。张学良将军率领的东北军在西安事变后,遭到了蒋介石的嫉恨,东调改编(实为缩编)于先,抗占中削弱消灭于后。解放战争中蒋介石又把仅存的一些东北军部队全部投入内战战场。但是,中共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在抗战战场上,与东北军密切合作,帮助东北坚持进步,坚持团结。坚持抗战,使东北军实践了张学良将军的夙愿,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石破天惊的一幕,张学良将军从爱国主义立场出发,发动和力倡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在事变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张学良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思想三者交叉的矛盾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从1935年12月5日至1936年12月5日西安事变前夕,毛泽东在争取东北军与十七路军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过程中,3次致书杨虎城将军。特别是1936年12月5日,西安事变爆发前夕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最后一次致书杨虎城,敦促杨虎城旗帜鲜明地站在中华民族联合抗日战线上。这封信内容丰富,态度恳切,对促进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西安事变的爆发,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试就当时毛泽东致书杨虎城的形势、内容及意义,作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西安事变与图存学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12月17日,即西安事变爆发后的第五天,在北平的于毅夫、宋星池、王卓然、陈先舟、张克威等东北爱国人士40多人,在西单小六部口3号宋星池家中开会,建立了爱国抗日组织图存学会。其成员大都为原东北军政机关中的文职官员。他们以高昂的爱国热情,积极从事抗日爱国和西安事变中张、杨两将军的八项抗日主张的宣传活动;联络东北及全国各派政治势力中的上层人士支援西安事变。这对支持张、杨的爱国行动和扩大西安事变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将军被蒋介石幽禁后,便潜心于明史的研究.这已被国人所共知.但张学良为何要研究明史?有何心得体会?国人却绝少知道.《人文杂志》1988年第3期发表了宋文演题为《张学良与明史研究》的文章,对此略有披露.张学良在1982年接受台湾《联合报》记者时说:我研究明史的动机,是由于中国一直被外国欺凌,想从中找出原因.”为此,早在西安事变之前,他已对明史有所留意.“据东北军一些将领回忆,张学良将军在西安事变前夕就认真研究过明末历史;他认为抗战前夕国内形势。有点象明末.”一直到1947年6月他被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争取东北军联共抗日方面的作用陈肖沫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之所以能够走上联共抗日道路并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因素诸多,其中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以及中共中央和红军领导人对其的争取应是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直接领导这项工作的毛泽东在争取东北...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与西安事变潘利红西安事变的发生,为由内战转向抗战提供了宝贵的契机,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全国的形成提供了历史性的机会。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的全权代表,临危受命,遇变不惊,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完善了党中央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逼...  相似文献   

8.
对于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过去人们多从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对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影响;中国人民,特别西北人民要求抗日的呼声等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西安事变是国民党内部在抗日问题与国内改革问题上,因政见不同而发生的。”①本文就西安事变的当事人张学良和蒋介石的政见分歧,谈谈西安事变发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论西安事变与张、杨的爱国主义房成祥陕西师范大学马列部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领导发动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充分表现了他们的爱国情操和英雄气概。近年来关于西安事变的史料记述、研究评论、文学作品、影视话剧都肯定张、杨是爱国将领,但有一个共同点,...  相似文献   

10.
60多年前,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位将军,毅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了剿共内战的误国方针,走上了联共抗日的正确道路,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但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说服了张学良、杨虎城,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定性因素;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苏联和共产国际指示中共做出和平解决之策,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起了决定性作用便有甚者竟认为张学良和杨虎城扣蒋后,被其“精诚”所“感召”,迅速“…  相似文献   

11.
董说平 《理论界》2000,(5):55-56
张学良在其政治生涯中 ,曾经两次离开东北军 ,第一次是在 1933年 ,热河战役失败后 ,他代蒋受过 ,背着“不抵抗将军”的骂名 ,下野出洋 ;第二次是在 1936年 ,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实现全民族统一抗日之目的 ,他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 ,被蒋扣压 ,一扣就是半个世纪 ,再也没回到东北军中。在两次离军之时 ,张学良均指定客籍军官 ,第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为其代理人 ,授予他统率东北军的权力。本文就张学良两次启用于学忠的原因 ,作初步探讨。 一东北军与其前身奉军相比 ,是一支新型的 ,具有进步性的队伍 ,但是 ,奉军原有的封建忠君思想依然被原封…  相似文献   

12.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以国民政府的名义,从1936年底到1937年春,对陕甘方面进行了所谓的“善后处理”。他们采取政治上分化瓦解和军事上进逼威胁相结合的办法,企图迅速将西安事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引起的波澜平息下去。在此期间,作为西安事变的发动者之一,当时名义上的陕西军政最高首领——杨虎城将军,提出过哪些政治主张?采取过什么相应对策?发挥过何种作用?对于这些问题史学界尚无专文论述,本文拟对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山城堡战役与西安事变的爆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11月21日至22日,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后,在甘肃环县以北山城堡地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反击国民党军队追击围攻的战役,即闻名史册的山城堡战役。此役沉重地打击了蒋介石的反共嚣张气焰,稳定了西北的局势,促使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更加坚定了与我党联合抗日的决心,使他们与蒋介石集团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导致了西安事变的爆发,成为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本文对山城堡战役与西安事变的爆发问题做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三位一体是指西安事变时期红军与国民党东北军、十七路军结成的抗日联合体。它与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解决,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本文试从三位一体与西安事变的关系这一测面,对西安事变的前因后果,作一点概略的探讨和分析,以求得某些启发。一、三位一体形成的历史背景三位一体局面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以后,各革命根根地红军陆续退出苏区,进行长征。鄂豫皖苏区的红二十五军,由程子华等率领,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封  相似文献   

15.
▲1西安事变时的游行队伍 (西安事变纪念馆供稿、▲尘西安事变时期中共代表(右至左、J.≈恩来、叶剑英、 秦邦完在西安的合影 (西安事变纪念馆供稿、V荸座落在长安县的杨虎城:恃军陵园 (黄伟、梁鑫哲摄、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照片)@黄伟 @梁鑫哲  相似文献   

16.
西安事变中的何应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事变中,何应钦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他在部分国民党元老和部分黄埔将领的支持下,出任“讨逆军”总司令,力主武力讨伐西安。对此,史学界几乎众日一辞地认为,何应钦这样做,是为了炸死蒋介石或假张、杨之手杀掉蒋介石,取蒋而代之。如何评价何应钦在西安事变中的行为,不仅涉及到对何应钦本人的评价,而且也涉及到其他有关问题和有关人员的评价。本文试图将何应钦在事变中的行为与产生的影响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以求教于史学界的专家学者。第一、应该承认,何应钦在事变开始时的确有取蒋而代之的意图,但何应钦十分清楚,他无法…  相似文献   

17.
蒋介石与西安事变蒋文祥在西安事变研究中,张学良与西安事变、杨虎城与西安事变以及周恩来与西安事变之类的论著已经不少,他们是西安事变的主要发动者和有力调停者,确实值得研究。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对于作为事变主要受动者的蒋介石与西安事变的研究,可以说至今还...  相似文献   

18.
为郭松龄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事变时,张学良每遇困难,常自感叹:“有茂宸在,哪用我犯这份难。”①1981年“九一八”事变50周年之际,将军在台北与齐士英谈到:“若郭松龄反奉成功,中国历史将改写,可能就没有民国二十年的‘九一八’事变。”②将军回首往事,扼腕长叹:“如果当时郭松龄在,日本就不敢发动‘九一八’事变。”③1990年8月,将军在台北首次公开接受日本NHK采访组专访时也几次提到郭松龄。可见张学良对郭松龄眷念至深。然而,郭松龄并未引起史学家们的足够注意,偶尔提及,仍有“郭鬼子”。“叛乱”、“军阀混战”等等说法。笔者常为…  相似文献   

19.
瓦窑堡会议后,周恩来对东北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促成了红军、东北军、17路军的西北大联合,也直接推动东北救亡运动出现生机.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过程中,周恩来特别关注东北军前途与命运,并组织成立具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东北救亡总会,使东北救亡运动进入新时期,汇入全国抗战的洪流.东北民族解放事业是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为东北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西安事变把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都卷了进去。抗日的主张和行动 ,形成了一种合力 ,在中共的努力下 ,最终和平解决。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张、杨发动兵谏的本意 ,当时国内所面临的形势以及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及方针的制订和产生的影响 ,认为西安事变最后和平解决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所作出的正确决定 ,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