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是维系国家团结统一的重要纽带。公民教育是建构和提升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公民教育强化公民的身份认同及国家归属感,这是建构和提升公民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公民教育促进公民对国家制度的认同,这是建构和提升公民国家认同的关键;公民教育促进公民对国家核心价值的认同,这是建构和提升公民国家认同的核心;公民教育培养公民的国家责任感,这是建构和提升公民国家认同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香港因修例风波再次进入国际舆论焦点区,并对一国两制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深入实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回溯香港历来的运动潮均可以管窥其本土意识背后的国家认同的迷失。历史文化与政经交错是香港青年认同弱化的重要原因,寻求适合香港人,且年轻人认同的教育方式尤为重要。香港的回归不仅是版图上的回归,更是人心的回归,提高香港青年一代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加强其国民身份的认同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2019年香港爆发暴力示威事件,相关统计显示:暴力示威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以青年为主。香港事态的严重反映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教育是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场所,香港国家认同教育缺失的背后既有殖民期间遗留的教育问题,又有现阶段学校国家认同教育要素的漏洞问题。加强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需要以"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为基础,大力发展国家认同教育,优化国家认同教育各要素。同时社会、家庭、学校等均是培养和影响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场所,家校社的协同合作将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相似文献   

4.
族群与民族虽可解析为想象的共同体,但在世界各地它们都无一例外的存在。个体公民化,是处理少数族群文化认同与国家政治认同矛盾的最好方法。强化公民身份有助于消弭族群冲突并增强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5.
回归前的港台交流,既间接塑造了香港青年的"大中华情结",也烙下了"反共"的深刻印记。回归以来,频繁交流的港台两地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台独"思潮在部分香港青年中快速传播,甚至形成"以台为师"的"港独"与"台独"串联之势,对当代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造成影响与干扰,急需"拨乱扶正"。本文立足于辩证地看待回归前"台湾因素"对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作用,梳理现阶段"台独"对香港青年世代的负面影响,探讨提升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度的"国家经验"之统战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国家认同是基于众多民族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而产生的集体认同意识,展现了各民族对共同历史记忆、国家政治体系、中华文化一体性的认可,对维护民族团结、推进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作为中国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着与一般青年共有的国家认同感,也有着反映边疆民族地区文化环境、民族特性和地域特色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因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全球化的日益推进而使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在国家认同的表达上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异与冲突。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构成了国家认同表达的中介形式,对民族、政治和文化场域的共同认同有利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与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的高度嵌合。所以,以民族、政治、文化等实体要素构成的"场域集合"嵌入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教育,是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由自在走向自觉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学界就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关系的争论,本文既拒绝彻底分离二者的切割论,同时也不赞成将二者简单地连接在一起的维系论,而是提出了一种匹配论,即在区分两种公民身份(政治—法律公民身份和文化—心理公民身份)和界定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赞同性国家认同和归属性国家认同)的基础上,确立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双元结构之间的逻辑匹配和结构对称关系。在理论上,匹配论将超越切割论和维系论;在实践上,匹配论不仅为公民理性地确立自己的国家/民族认同给出了策略性选择,而且为国家构建公民的国家认同提供了战略性指南。  相似文献   

8.
国家认同是近年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民族国家在当今受到超国家的区域认同及次国家的民族认同两个方面的冲击。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国家认同,梳理其理论兴起和理论产生的渊源,探讨国家认同的本质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始终是现代国家构建的核心主题.伴随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民族之间矛盾与冲突的变化,致使中国各民族政治认同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我国现代公民文化的培育和国家政治认同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继承与创新、变革与重构的复杂态势.公民文化作为一种现代性、包容性的主导政治文化,成为加强和完善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的文化基础和新型资源.发展公民社会、培育公民意识、建构公民身份、维护公民权利,形成现代公民文化体系,是建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认同边界的改变能够激发或者强化新的认同类型,而社会发展和结构转型可以加速这一过程。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手段和政治力量实现了多民族的国家整合,实现了少数民族认同结构的有序排列。而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结构的变迁,又重新激发了少数民族原有认同序列,出现了认同的冲突和矛盾,其中国家认同表现更为明显。因此就需要对少数民族的价值和认知实现重建,而公民教育就扮演这种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
香港回归后,广东作为香港与内地金融合作发展的中继站,粤港两地都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粤港两地金融衔接应该求同存异,以金融组织体系的衔接为微观基础,以金融法规衔接为根本,同时做好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和金融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就香港回归后报业、电视与电台等主要传媒的特点进行了一定的梳理与概括,认为:报业竞争的白热化、网络冲击的悄然化、经营的公司化与发展的多元化、内容的小报化与低俗化并存;而电视则出现数字电视开创新纪元、收费电视平分秋色、无线电视一枝独秀、亚洲电视命途多舛的现象;至于香港电台依旧定位不清,商业电台还是言词尖锐。  相似文献   

13.
回归以来,香港政治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主要特征是:爱国爱港成为社会主流;民主潮流势不可挡,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政党成为民主发展的明星;中产阶层成为民主发展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翔实和最新的资料分析和研究了香港目前的经济状况。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旅游中心,香港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其特殊的原因,例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由贸易和外汇制度、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律法规等,但其面向世界,背靠内地,长期得到祖国的大力支持,是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香港与内地经济的互补与联动,既为香港的繁荣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推动了内地的繁荣与发展。香港的回归,不仅对香港本身的发展、对港台和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香港殖民化的历史过程及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统一的正义斗争史。在香港主权回归即将实现之际阐明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综合实力日益强大,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维护领土完整及主权不可分割的新中国才是香港回归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用大量翔实的资料,分析了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以及香港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理念、实践模式等.中文大学通识教育历史最为悠久,通识课程独具特色,香港大学十分重视非形式课程教育,两所理工科大学则极为重视中国文化研读.他们的做法对大陆高校正在进行的通识教育改革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工程教育是培养工程人才的主要渠道,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工程人才的客观要求,工程人才的公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人才的公民教育过程中要转变教育观念,实现专业教育与公民教育的有机融合;发展继续工程教育,保持工程人才公民教育的可持续性;注重社会实践,强化公民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8.
汉字教育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期的重要命题。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和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要素和核心内容,加强汉字教育的实质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认同是个体对所属群体同一性的认知和归属感的建立过程。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汉字教育是遵循共同的汉字文化理念,通过大众媒介将汉字的文化意义还原为日常生活内容,在汉字文化系统的背景中对汉字进行文化的解释与教学,使学习者能够对汉字所蕴藏的文化因素进行选择、创新和构建,获得汉字文化群体认同感,建立和强化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汉字文化认同的产生、维持和变化的研究,既是汉字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其文化反思与实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小说与“香港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 0世纪 90年代的香港小说中 ,经常出现“此地他乡”与“失却城市”的主题 :可能是漂流异国怀念故乡 ,可能是感慨眼前的城市面目全非 ,或者是新旧移民在安居乐业中透露对城市的陌生感 ,更对现代都市形态(噪音、建筑、生活方式 )感到疏离。文章将具体分析以上几种“他乡”与“失城”故事类型 ,试图探讨这些小说创作与所谓“香港意识”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