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含水率逐渐升高,开采难度逐渐加大,油田进入低产期。随着开采的逐步推进,产量将降低到经济极限产量,若继续开采,油田将出现负效益生产的不利局面。针对这一现状,以Arps双曲递减法、广义卡彼托夫公式法等油田产量预测模型为依据,对影响经济极限产量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投入产出平衡原理推导出经济极限产量关于成本、油价的函数关系,并确定最优产量下的成本、油价临界值,降低经济极限产量。对延长油田开采年限、增加经济可采储量、提高产油量、增加经济效益等油田开发规划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老君庙油田开发难度不断深入,增产措施作业量不断增大,增产措施效果持续下降.分析了老君庙油田油井增产措施的特点;从投入产出平衡原理出发,建立措施井经济极限产量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为油田提高油井措施效果,合理有效利用措施费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盈亏平衡分析,结合天然气开发企业的特点,考虑了收入、成本费用、投资等经济参数,建立了天然气经济极限储量评价模型。利用模型,通过试算得到了在一定内部收益率的条件下,天然气价格、井深与经济极限储量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了不同内部收益率下的经济界限值。选择了某低渗透气田的10 个井区进行了实例分析,把这10 个井区根据经济效益的好坏分成了3 类,最后利用这10 个井区的计算结果进行回归,得到了含气面积与经济极限储量成幂指数关系的结论。因此,根据一个井区的井深和含气面积就可以粗略的估算经济极限产量和经济极限储量,为天然气经济效益储量评价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复杂小断块油藏地质构造、流体性质、油水系统等特点,通过分析研究水平井与直井夹角、渗透率、有效厚度、水平井段长度、油水粘度比、直井完井井段等因素与注采井距的关系,研究不同条件下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和直井采油、水平井注水2种组合井网的开发规律,找到合理的井网组合形式。研究证明,油藏的采出程度随着渗透率的增加、水平井段的增长、油水粘度比的减小而不断提高,有效厚度对采出程度影响不大。采用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的组合井网可以更充分地发挥直井和水平井的双重优势,极大地提高复杂小断块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5.
S 油藏属于复杂断块和局部异常高压油藏,在对其地质特征以及现有10 口试油测试和试采井共23 井次的测试资料系统分析基础上,运用层序地层学、试井边界探测分析、产能评价等多种油藏工程方法对S 油藏P1、P2、P3 组等3 套含油层系的压力系统、原油性质、测试产能、米采油指数和采油强度等开发设计所需技术政策界限进行了评价,认为:P1 组为一套正常压力系统、普通黑油为主、测试折算日产油能力在20 t 左右、米采油指数较高的弹性水压驱动油藏;P2、P3 组为异常高压、轻质挥发油为主、测试折算日产油在4050 t 左右、米采油指数较高的天然能量驱动油藏。结合S 油藏地质条件,综合运用单井经济极限控制储量、经济极限井网密度、以及经济最佳井网密度等计算方法确定了S 油藏合理井网密度和井距,运用复杂断块油藏建模及数值模拟方法对注水开采S 区块P1 油藏、天然能量间歇开采P2 和P3 油藏的开发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最佳开发方案为部署直井14 口井,水平井3 口,预测15 年后方案累产油93.48104 t,采出程度分别达到22.53%、8.19% 和12.95%。  相似文献   

6.
深分支井一般温度较高、压力较大,从安全角度考虑,双管柱在深分支井中下入的可行性很低,如何采取单一管柱实现对深分支井分采/合采的智能控制是国内外都在不断改进和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设计了一种深分支井分采/合采智能控制的采油管柱,不但实现了分支井分采/合采的智能化,而且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国内分支井采油面临的几个技术难题:(1) 有效解决分支井井间干扰、窜流等问题,能保证各分支的产能得到充分发挥,为用分支井开采裂缝、孔洞型油藏提供了技术支持;(2) 无需另行下入专用测试工具及封堵工具,即可找到哪一个分支出水并有效封堵出水分支;(3) 能够满足高温、高压井的需要,为用分支井开采较深油层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多测点物理模拟装置,利用整体压制的特低渗长岩芯,研究了特低渗油藏超前注水开发的压力传播特征、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和采油井合理开井时机。实验结果表明:为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合理地层压力应保持在原始地层压力的110%_120%,合理的油井开井时机为压力传播到油水井间距的30% 左右时。压力传播速度沿岩芯长度逐渐减小,建议注水强度与压力传播速度相匹配,初期适当增加注水强度,有利于尽快建立驱替压力系统,后期适当降低注水强度,保持温和注水,以获得最佳的注水效果。  相似文献   

8.
加强理论学习服务油田生产马效忠长庆油田采油二厂我是1976年高中毕业的回乡青年,1981年毕业于长庆石油学校,与石油工人摸爬滚打了十几个年头,先后干过采油、化验、试井,当过技术员、助工、工程师,现为采油二厂生产技术科科长,西安石油学院九四届函授毕业生...  相似文献   

9.
问题的提出 七十年代以来,提出了在老油田内部打加密井和新发现的油田、新发现的油层采用密井冈的措施。采用密井网可以提高油井对储量的控制程度,从而达到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即增加可采储量的目的。也可以提高油田采油速度,达到增长和稳定油田产量的目的。但是,老油田加密井网不能无限制的加密,新油田和新油层采用密井网也不能是无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低孔低渗储层产能预测模型受敏感因素影响大,主次因素在低产情况下区别不明显,产能预测评价相对较困难等实际问题,以准噶尔盆地夏子街地区夏77井、夏79井为例,开展低孔低渗储层产能预测的前期试验研究,对多个产能预测模型及其适用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Darcy模型、Jones(1976)模型、Vogel/Harrison(1968)模型、裂缝模型中进行优选和调试。通过分析产能预测模型结果与测试结果在产量上的相关性,表明基于测井资料的预测结果与试油测试结果相当吻合,从而确认产能预测模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