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这学期,我们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神奇"地开设了一门新课,每周二由高级化妆师陈婷主讲,教同学们通过化妆让自己变得更漂亮,这对爱美的女生来说极具"杀伤力"。很快地,化妆课在学校里拥有了大量粉丝。现状:女生很关注化妆化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美容技术。古时,人们在面部和身上涂上各种颜色和油彩以祛魔逐邪,并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后来这种行为渐渐具有装饰、装扮的意味,如今化妆则成为人们追求外在美的一种手段。对一般人来说,化妆最实际的目的是对自己容貌上的缺陷加以弥补,以扬长避短,使  相似文献   

2.
江文胜 《百姓生活》2014,(10):49-50
1956年,23岁的裴道益入赘岳父母家时,答应双手有残疾的妻子,要好好赡养她的双亲。结婚50多年来,裴道益本着爱妻子就要爱她的亲人这一信念,一直践行对妻子的承诺,把岳父母当成自己的亲爹娘一样孝敬与照顾。如今,裴道益已经81岁,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年过百岁的岳母王集娥耳不聋、眼不花。这位百岁老人说,她这辈子最值得庆幸的是,女儿"娶"了一个好丈夫,让她也得到一个好"儿子"……  相似文献   

3.
路金波 《可乐》2010,(10):21-21
路琏城现在三岁。她经常认为自己是个大姑娘了。你让她讲个关于自己的故事,她就会摆好架势,一字一顿、摇头晃脑地说:"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我还是个很小很小的Baby……"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化妆     
林清玄 《社区》2012,(2):27-27
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相似文献   

5.
美琦 《山西老年》2012,(9):32-33
在山西省寿阳县有这样一位老人,提起她时,有人称她是寿阳的雷锋,有人称她是寿阳的解黎明。在更多人眼里,她是共产党员中的楷模,是老年人眼中的知心大姐,青年人眼中的好妈妈,孩子们眼中的好奶奶,她叫郭唐珍。郭唐珍老人今年70岁,退休前在寿阳县朝阳镇政府工作。已过耄耋之年的郭老,儿女们都在外地工作,是一位典型的空巢老人。按理说,作为一名空巢老人,她更多的是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照顾,但是郭唐珍老人始终把共产党员的责任看得比什么都重,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党员,永远不能忘记自己的诺言。我虽然退休了,但党员的责任和追求永远不能忘。"多年来,她用自己最朴实的方式帮助着许许多多的人,默默地做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好事、实事。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小就树立了"善待每一天"的生活理念,她从不为自己身处逆境而气馁、烦恼、颓唐。相反,她自感每天都活得很"滋润"。她每天渴望雨露,渴望阳光;她每天都给自己留下想象的空间,灿烂的朝霞,悠然的远山,茫然的星空;她每天充满自信力,与命运挑战;她每天求知不渝,从而"唤醒了我的心灵,给了它光明、希望和快乐,使它重获新,  相似文献   

7.
京根儿 《北京纪事》2014,(11):27-29
可能因为自己就是个普通百姓的缘故,所以一直很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希望把这最为普通的百姓生活传达给您一种普通的惬意与欣慰。认识刘老师还是通过一篇文章《电话里的爸爸》,文章中那位很会管孩子的"孩子王"便是她,一个热爱北京的北京老师。和我一样,她也是北京的根儿。小酱房儿胡同,儿时最珍贵的记忆听说我经常写关于北京文化的散文,她找到了我。  相似文献   

8.
"一间自己的屋子"既是妇女独立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她们自我身份确认的精神空间。《火山恋人》中的女主人公埃玛出身贫穷,凭借美貌和才能依附男人生存。她试图独立,重塑自我的一生也是她寻找"一间自己的屋子"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老小孩 《老友》2012,(6):40-41
出生时只有4斤2两的外孙女,是我们的希望之星。我们希望她能成国家的栋梁之才。于是,我们有了一个设想,首先要引导她学会做人,再帮她选定最适合她发展的路径,同时竭尽全力为她"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接到友人短信,说她和男友分手了。她说:"很难过。与他无关,只是放不下自己的那些付出。"她说了一句实话,我放心了,相信清醒的人更容易度过情殇阶段。通常,女人很难在分手伤心之际说出这么清醒的话来,更多的情况是倾诉自己如何秦香莲,他如何陈世美,巴不得世间处处有包公,  相似文献   

11.
萨福的残诗为H.D.提供了不同于男性文学传统的文学范式。萨福跳跃的诗行和诗中独特的意象不仅为H.D.诗思翱翔提供了潜文本,而且也是她开辟自己创作世界的基础。在她五首都以萨福残诗为副标题的"断章"诗中,她依照自己的构思对萨福残诗进行拓展,重构了这位文学祖母的声音,展现了女诗人如何坚定自己的缪斯身份。  相似文献   

12.
2009年6月到10月,她开始了很多想做的事情……她学会了坐在钢琴前,弹奏出唯美的《KisstheRain》她开始写博客,在新浪网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和受众。她成立了自己的书友会。她去了都江堰,探望因地震而肾衰竭的小男孩。她拿下英语,和外国人沟通自如,甚至发脾气吵架。她成立了"星光成长计划"的四个公益项目,其中二号计划引起了远在澳大利亚某校老师的注意,决定全程赞助她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他和她吵了半辈子。他的嗓门大,她也不让须眉。于是,家庭矛盾在整个院子里赫赫有名。为此,他曾自嘲说:"我和老伴,是这个世界上活得最不寂寞的人。"  相似文献   

14.
简·奥斯汀和弗吉尼亚·伍尔芙是英国两位杰出的女性作家。结合伍尔芙自己的小说批评思想以及她对夏洛蒂.勃朗特姐妹、乔治·艾略特的评论,本文从分析伍尔芙在《普通读者》中对于简.奥斯汀的评论入手,试图找出伍尔芙称奥斯汀为"最完美的女艺术家"的原因。本文作者认为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伍尔芙对于女性写小说的深刻见解和认同以及奥斯汀的作品很全面地体现了伍尔芙自己的小说批评思想。  相似文献   

15.
"2009年7月24日上午,"感动2006—中国十大真情故事人物"92岁的美国老人牧琳爱(Eunice Moe Brock)女士,从山东省公安厅副厅长秦黎手中接过公安部颁发的"绿卡",终于圆了自己的中国梦。在颁发仪式现场,她激动地说,在中国幸福快乐地度过余生是她一生的梦想,十分感谢中国朋友多年来用真心去爱护她,她将尽最大努力发挥余热为中国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6.
苗颖 《百姓生活》2014,(8):25-25
人常说,日久见人心。这个"日久"究竟是多久?9年够长吗?9年间,一个来自四川的打工女骗了一个西安汉子的心,还骗得"夫家"的信任。她痴迷赌博,在"夫家"人的眼里却是"善良贤淑的女人、某厅的公务员、厅长的好朋友……"她是怎样日复一日地与"夫家"亲朋周旋,又是如何让"夫家"亲朋陆续将400余万元掏出来,供她赌博玩乐的呢?同居期间,她说自己是某厅公务员范梦,今年45岁。2004年,她从四川老家来到西安,在高新区一家工地打工,当年认识了如今的丈夫陈奇。当时,陈奇在西安开一家房屋中介公司,没事时,他常去隔壁的美容店串门,和来这里做美容的范梦熟悉起来。聊天中陈奇得知,范梦是省上某厅的公务员。一来二往,两人很快便同居了。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以其令人耳目一新的"传奇"小说和"流言"散文成为上海沦陷区作家中最耀眼的一位,成为中国现代文坛最具影响力,同时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第三个十年通俗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说到传奇,张爱玲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她的小说虽然继承了古代传奇志怪小说的写作方式,然而她的作品又不是一般的传奇,特别是从主人公、调子及恋情三方面来感受"传奇中的反传奇"。  相似文献   

18.
一个是站在大学讲坛意气风发地"传道授业",一个是蹲在床上用手帮产妇揉搓"催奶",你能想象得出,这两样职业场景会是一个人演绎的吗?宜昌,就有这样一个女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竟辞去令人生羡的大学讲坛,成为应招"催乳工"!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市场之大却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不到4年的时间,她把"催乳"事业从宜昌发展到武汉,并占领两个城市90%以上市场份额,令万千产妇尽开颜。如今,她已成为统领全国近万名催乳师的"总教官"。她的催乳事业正以"星火燎原"之势波及全国!  相似文献   

19.
分析指出,张爱玲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她的小说具有浓郁的悲情色彩和苍凉的审美风格。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使她对"苍凉"有着深刻的体会,她把自己的苍凉情怀写进了小说,把苍凉诠释于亲情的无情、爱情的无爱,为世人描绘了一个无情无爱的苍凉世界。  相似文献   

20.
刘东华 《华人时刊》2009,(12):79-79
在写字楼旁的小巷口,老太太经常坐在那里。老太太是相当老了,最能说明她老的是那双小脚,恐怕是传说里的"三寸金莲"吧,尖尖瘦瘦的,或许站都站不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